
全国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新旧教材对比.pdf
4页2015 年全国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新旧教材对比年全国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新旧教材对比 整体变化介绍:整体变化介绍:2015 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内容上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 技术部分的改错和文字的说明的更改,目录和页码都没有改变 页码页码 20152015 年年教材教材 20142014 年年教材教材 备注备注 P17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表 2A311022-5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50 年30 年I—A C30 C25C25I—B C35 C30C25I—C C40 C35C30II—C Ca35、C45 Ca30、C45Ca30、C40II—D Ca40 Ca35Ca35II—E Ca45 Ca40Ca40III—C、 IV—C、 V—C、III—D、IV—D C45 C40C40V—D、III—E、IV—E C50 C45C45V—E、III—F C55 C50C50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40; Ca 代表引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表 2A311022-5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 50 年 30 年 I—A C30 C25 C25 I—B C35 C30 C25 I—C C40 C35 C30 II—C C35、C45 C30、C45 C30、C40 II—D C40 C35 C35 II—E C45 C40 C40 III—C、 IV—C、 V—C、III—D、IV—D C45 C40 C40 V—D、III—E、IV—E C50 C45 C45 V—E、III—F C55 C50 C50 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40。
P17 2.保护层厚度 一般环境下,设计使用 年限为 50 年的钢筋混凝 土结构构件,其受力钢 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 径且应符合表 2A311022-6 的规定 2.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 它 不仅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和适用性, 而 且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有决定性的影 响因此,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 筋 的 公 称 直 径 , 且 应 符 合 表 2A311022-6 的规定 P17 新增“一般环境中普通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 小厚度 c(mm)”表 2A311022-6 删掉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 小厚度(mm) ”表 2A311022-6 注意表中注释的 变化 P17 3.水胶比、水泥用量的 要求 3.水灰比、水泥用量的一些要求 全 书 所 涉 及 的 “水灰比”全部 换成了 “水胶比” P32 立方体试件以 3 个为一 组进行评定,以三个试 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 体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 (f2) (精确至 0.1MPa) 立方体试件以 3 个为一组进行评定, 以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 1.3 倍 (f2) 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试件 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 0.1MPa) 。
此处去掉看 1.3 倍 用心服务用心服务 创造价值创造价值 P32 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 土小型砌块》 GB/T8239-2014 的规定,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 块出厂检验项目有尺寸 偏差、外观质量、最小 壁肋厚度和强度等级; 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 GB/T8239-1997 的规定, 普通混凝土小 型空心砌块出厂检验项目有尺寸偏差、 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A) 、一等品(B) 和合格品(C) ; P33 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小 (一般为 14%以下) 混凝土砌块的吸水率小(一般为 5%~ 8%以下) P47 当填土场地地面陡于 1:5 时, 应先将斜坡挖成 阶梯形, 阶高不大于 1m, 台阶高宽比为 1:2 当填土场地地面陡于 1:5 时, 应先将斜 坡挖成阶梯形,阶高 0.2~0.3m,阶宽 大于 1m P50 2A312023 砖、石基础 施工技术中二、砖基础 施工技术要求(5)中增 加“竖向灰缝饱满度不 得低于 90%“ P56 二、基坑监测(4)检测 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 15~20m 二、基坑监测(4)检测点水平间距不 宜大于 20m P60 (四)钢筋连接 4.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 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 于 28mm 时,不宜采用绑 扎搭接接头。
轴心受拉及偏心手拉杆 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 杆等)的纵向受力钢筋 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 头 (四)钢筋连接 4.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 28mm、受压钢筋 直径大于 32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接头 轴心受拉及偏心手拉杆件 (如桁架和拱 架的拉杆等) 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直接承 受动力荷载结构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均 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P65 (4)在浇筑竖向结构混 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 以不大于 30mm 厚与混凝 土…… (4)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 在底部填以不大于 50~100mm 厚与混 凝土…… P67 (5)……水胶比不宜大 于 0.50, ; 砂 率 宜 为 35%~42%;拌和…… (5)……水胶比不宜大于 0.55,;砂 率宜为 38%~42%;拌和…… P68 (12)……每昼夜可不 应少于 6 次;入模…… (12) ……每昼夜可不应少于 4 次; 入 模…… P72 (6)……墙底部宜现浇 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 为 200mm (6)……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 其高度宜为 150mm P82 (三)防水水泥砂浆施(三)防水水泥砂浆施工 工 (2)……接茬位置应错 开 100mm 以上,离转角 200mm 内不得留接槎。
(2) ……接茬位置应错开 150mm 以上, 离转角 250mm 内不得留接槎 P82 (四)涂膜防水层施工 (2)施工环境温度:水 乳型涂料宜为 5~35℃ (5)……胎体材料长边 搭接不应小于 50mm,短 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70mm (四)涂膜防水层施工 (2)施工环境温度:溶剂型涂料宜为 0~35℃,水乳型涂料宜为 5~35℃ (5)……胎体材料长短边搭接不应小 于 50mm,相邻短边接头应错开不小于 500mm P85 ( 5 ) …… 不 应 小 于 500mm (5)……不应小于 300~500mm P85 五、涂料防水层施工 (1)无机防水涂料宜用 于结构主体的背水面或 迎水面,有机…… 五、涂料防水层施工 (1)无机防水涂料宜用于结构主体的 背水面,有机…… P86 (6)……底板宜采用 1:2.5 水 泥 砂 浆 层 和 50~70mm 厚的细石混凝 土保护层;顶板采用细 石混凝土保护层,机械 回填时不宜小于 70mm, 人工回填时不宜小于 50mm防水层与保护层 之间宜设置隔离层侧 墙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 护材料或 20mm 厚 1:2.5 水泥砂浆。
(6)……底板、顶板应采用 20mm 厚 1:2.5 水泥砂浆层和 40~50mm 厚的细 石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 宜设置隔离层 侧墙背水面保护层应采 用 20mm 厚 1:2.5 水泥砂浆侧墙迎水 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 20mm 厚 1:2.5 水泥砂浆 P93 三、施工方法(二)变 形缝设置 (3)……纵向伸缩缝间 距不得大于 6m,横向缩 缝不得大于 6m…… (5)……木搁栅与墙之 间留出 20mm 的缝隙…… 垫层及面层与墙之间应 留 有 不 小 于 10mm 空 隙…… 三、施工方法(二)变形缝设置 (3)……纵向伸缩缝间距不得大于 6m,横向缩缝不得大于 12m…… (5)……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 30mm 的缝隙……垫层及面层与墙之间应留 有不小于 100mm 空隙…… P147 (15)……墙底部宜现 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 宜为 200mm (15)……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 其高度宜为 150mm P227 五、施工现场灭火器的 摆放 (3)增加“也可直接放 在室内干燥的地面上” P266 一、基本规定增加三项, 内容也有所调整 P267 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的划分增加一项,内容 也有所改变 P267 三、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增加两项,内容也有所 改变 三、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删除了“子分 部、子单位” 注意检验批的合 格质量规定多一 项 P268 四、建筑工程质量验收 程序和组织删除了一 项,内容也有所改变 P276 二、砌筑砂浆(1)增加 “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 水泥》GB 175 的有关规 定” P276 二、砌筑砂浆(1)中将 “有机塑化剂”改为 “砌筑砂浆增塑剂” 二、砌筑砂浆(1)删掉了“有机塑化 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P278 五、填充墙砌体工程 (4)……墙底部宜现浇 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 为 200mm。
五、填充墙砌体工程 (4)……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 其高度宜为 150mm P316 三、工程施工(二)材 料进场(1)增加“建筑 装修采用的花岗石、瓷 质砖、磷石膏制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