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2.ppt
56页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平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算机技术(1~3)网络技术(4~6)数据库技术(7~10),1、计算机系统与技术,(1)计算机的定义:用于计算的机器 (2)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个人机工作站,(3)计算机硬件结构,基本结构:冯•诺依曼结构——五大部件输入设备 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中央处理器(CPU)CPU+内存=主机存储器:内存、外存(辅助存储器)外部设备: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总线(Bus):各种数据和命令的传输通道总线的数据传输率表征数据的处理能力4)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相关文档资料的集合系统软件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系统支持程序: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开发程序:程序设计语言应用软件通用应用程序专用应用程序软件、硬件的关系: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用来书写计算机可以执行的程序的常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等最新出现的是面向对象的语言4GL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5)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字长:一次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运算速度:每秒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MIPS(百万条指令/秒) 内存容量:内存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主频:CPU的时钟频率,主频=外频×倍频存取周期:存储器完成一次读/写信息所需时间总线宽度: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2、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机,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五类媒体——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输信息表示的载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 多媒体系统(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特征: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数字化,3、数据通信技术,(1)数据通信技术——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基础,通信的目的是交换信息,信息载体一般是数字、文字、语音、图形、图像等 (2)数据通信模型信号——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物理表示形式数字信号:以脉冲形式变化模拟信号:信号电平连续变化 (3)通信系统的任务信号接口 路由与寻址呼叫与应答 可靠传输,(4)带宽,模拟信号的带宽:带宽指的是输系统能够响应的信号的最高频率它反映了传输系统的传输能力带宽的单位是Hz 数字信号的带宽:信号的传输速率BPS。
5)传输介质,有线介质双绞线(twistedpair)同轴电缆(coaxialcable)光纤电缆(OpticaI Fibre)无线介质微波通信,(6)数据传输,基带传输:最基本的数据传输方式频带传输:调制解调器,(7)调制与解调 (8)多路复用技术 (9)数据交换技术 专线连接 电路交换 存储转发交换(包交换):通信控制处理机存储转发交换(包交换)的特点:①将发送数据、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规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②通信网中的结点机由通信控制处理机担任,具有存储转发、差错检验、路由选择等功能报文交换——不论传送数据长短都按格式传送 报文分组交换——当前公用数据交换网中的主要交换技术种类,方式,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a. 共享数据b. 共享程序c. 共享设备分布处理:并行处理、分布作业,(2)计算机网络的结构,通信子网,资源子网,(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按其地理分布范围 局域网 LAN(Local Area Network) 分布范围一般在几米到几公里之间 广域网 WAN(Wide Area Network) 分布范围可达几千公里乃至上万公里。
按网络传输技术 点对点式:星型、环型、树型 广播式:总线、环型、卫星型,(4)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拓扑——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线和面的特性的方法 在网络中则是指连接各结点的形式与方法把网络中的工作站和服务器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网络中的电缆等抽象为“线”影响网络性能、系统可靠性、通信费用a、星型结构,b、环型结构,c、总线型结构,d、树型结构,(5)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需要共同遵守的一定规则数据或控制在网络上传输的规则与方法OSI是由ISO组织于1979年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成为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该模型将网络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TCP/IP协议,将网络分为4个层次ISO/OSI是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核心每个层次完成特定的功能;同层进程之间进行相互通信;这种通信是通过调用下层功能来实现的5、局域网,(1)局域网硬件局域网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络适配器(网卡)、通信介质、转接部件等 转接部件:集线器(Hub)中继器(Repeater)网桥(Bridge)网关(Gateway)路由器(Router),(2)网络软件,网络上的软件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网络应用软件,(3)通信介质(传输介质),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介, 是网络用于通讯的线路。
通信介质决定了网络的传输速率、网络段的最大长度、传输的可靠性及网卡的复杂性 常用的通信介质主要有两类: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无线介质:微波、卫星、激光和红外线等中高速局域网络:双绞线远距离传输:光缆移动站点:无线介质,(4)局域网工作方式,共享介质式:任一时间段,只能有一个结点占用公共通信信道交换式,(5)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总线CSMA/CD控制令牌环传递Token Ring控制令牌总线传递Token Bus控制,(6)局域网通信协议,LAN是遵循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学会(IEEE)局域网标准化委员会(简称802课题组)制定的关于局域网的IEEE 802标准系列7)局域网中计算机的相对地址对等网络模式客户/服务器网络模式,(8)网络互联技术在互联的网络之间提供链路在不同网络结点的进程之间提供适当的路由提供网络记帐服务提供各种互联服务6、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国际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与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1)Internet组成 通信线路 路由器 主机 信息资源 (2)Internet通信协议:TCP/IP,(3)Internet网络地址,物理地址(MAC):网卡上的地址,48位,6×2位十六位地址,如0A:73:7C:D2:06:3BIP地址:32位,4个十进制,0~255之间如:58.62.159.29 58.62.159.30网址用有意义的”文字”来代替IP地址这个标识,把此段”文字”映射到相应的IP地址 ,如 → 58.62.159.29域名(Domain Name)标识了Internet上的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系统,标明了用户所属的机构或计算机网络,通常就是用户所在的主机的名子或地址。
如:顶级域名 .com .cn .net .中国二级域名 ,DNS(域名管理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把域名转换成为网络可以识别的IP地址如IP地址通过DNS会自动转换成为202.108.42.72 DHCP (动态主机分配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连接到局域网的客户端通过访问提供DHCP服务的主机自动获取IP地址,避免了手工操作的繁琐和冲突,同时也便于网络管理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管理4)Internet应用,信息服务:信息浏览、信息发布、信息检索、文件下载网上通信:电子邮件、网上聊天、IP、网上寻呼协同工作:协同办公和联合研究、网上讨论、IP网络视频会议电子商务网上教育网上娱乐,(5)Internet 的连接方式,通过网接入:MODEM通过局域网接入(专线连接)DDN专线、ISDN专线,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 中国金桥互联网(GBNET), 中国联通公用互联网(UNINet).,(6)企业内部网Intranet,利用Internet 技术,以TCP/IP协议为基础,以WWW为核心,构成企业内部专用和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
WWW(万维网):以网页为基础的环球信息网服务系统超文本技术和超媒体技术,三 个 阶 段,集中处 理阶段,浏览器/服 务器模式,客户机/服 务器模式,,,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Intranet的特点与组成,特点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界面使用方便,节约费用和时间完善的内部通信 Intranet的基本结构服务器客户机防火墙物理网络是建立在TCP/IP协议上,(7)企业外部网Extra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对企业外部特定用户的安全延伸利用Internet协议和标准,通过公共通信系统,使通过认证的用户访问企业内部网中的部分信息什么是企业外部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区别?,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三种数据模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7、数据库的基本概念,① 数据库: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所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统一组织,减少了数据的冗余,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同一数据的重复存储我们称为“冗余”② 数据库管理系统,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操纵数据库,人们研制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户用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商品化的软件产品目前,DBMS的产品很多,如:FoxBASE、FoxPro、Oracle、Sybase、Informix、SQL Server、DB2、MySQL等,它们都是关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组成——三个基本部分,数据描述语言(DDL):用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供用户建立数据库数据操纵语言(DML):用于数据存储、查询、更新(添加、修改、删除)等 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数据安全、通信以及工作日志等数据控制语言(DCL)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的标准数据库语言,是一种非过程化语言,一般用来建立查询和视图向导(Wizard):是以逐步提示的方式,指导操作者正确、快速地创建操作对象的工具③ 数据库系统(DBS),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组成有:数据库计算机软硬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数据库管理员),④ 数据库应用系统(DBAS),定义: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例如:人事管理系统、飞机票订票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等,都是运用数据库技术来管理实际应用中的数据的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首先要选择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⑤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结构化 数据共享 数据独立性物理独立性逻辑独立性 可控冗余度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为共享而建立的,不同的应用程序可以共同使用同一数据,尽量避免了数据冗余 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子模式(外模式,用户模式):用户眼中的数据模式(概念模式、逻辑模式):描述逻辑结构内模式(物理模式):描述在存储器上的存储模式二级映像:,8、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1)模型的概念模型: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模型满足以下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容易被人理解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认识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