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组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docx
12页涡轮增压器压气机壳组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一、 汽车轻量化产业概况汽车轻量化是指汽车在保持原有的行驶安全性、耐撞性、抗震性以及舒适性等性能不降低,且汽车本身造价不被提高的前提下,有目标地减轻汽车自身的重量汽车轻量化是设计、材料和先进的加工成形技术的优势集成,是汽车性能提高、重量降低、结构优化、价格合理四方面相结合的一个系统工程随着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日趋重视,各国对于燃油车油耗和排放法规日益严厉,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5.0升百公里、节能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降到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施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4.0升百公里、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能耗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此背景下,通过汽车轻量化降低能耗成为各大车企应对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路径之一实验研究表明,约75%的油耗与整车质量有关,汽车质量每下降10%,油耗下降8%,排放减少4%汽车质量减轻不仅降低了油耗,而且带来了汽车驾驶安全性以及驾驶舒适性等其他方面的改善。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驶需求增加,轻量化带来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将更加迎合消费者需求,轻量化优势更加明显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国内电动车市场产销量逐年攀升2020年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年新车销量约20%;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全球其他主要汽车工业国也均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投入新能源汽车搭载三电系统和大量智能化设备,相对传统能源汽车增重较大同时基于目前的电动车供能和储能技术,续航里程偏短以及充电不便带来的续航焦虑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减轻汽车重量、增加续航里程对新能源汽车有着更重要的意义目前实现汽车轻量化可以通过三种途径:1)轻量化材料,如使用结构更轻的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对传统普通钢结构进行代替;2)轻量化设计,如通过开发全新的汽车架构实现轻量化,包括优化车身零部件数量、减少零部件尺寸等;3)轻量化工艺,如热成型、激光拼焊板等工艺实务中轻量化主要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搭配特定的轻量化工艺来实现减重效果。
目前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当前市场上最主流的轻量化材料为铝合金材料和高强度钢,铝合金良好的减重性能和成本效益,因此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根据赛瑞研究和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21年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占据汽车轻量化市场的85%以上,其中铝合金的比例接近65%从性能角度,铝的密度约为钢的三分之一,汽车使用1kg铝可替代自重2.25kg的钢材,且铝合金结构设计优化可以实现二次减重,整体减重效果大于50%,此外铝合金具有强度高、可循环、耐腐蚀、密度低等优点从成本角度,铝合金价格仅为钢的2.5倍,远低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镁合金的价格和铝合金相近,但镁合金的易腐蚀问题限制了其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因此铝合金是现阶段最佳的轻量化材料之一根据长城汽车发动机内、外板的轻量化数据,铝制发动机内外板较钢制发动机内外板分别轻6/4.5kg,轻量化率(减重质量/原件质量)达到57%/54%,但价格同比增幅仅为43%/53%,价格增幅要低于轻量化效率随着铝制零部件制作工艺提升,逐步形成量产型生产线,制造成本下降,未来汽车各部件铝制化将加速渗透,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铝合金的密度低质量轻可加工性强,能够根据特定需求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尺寸,叠加其拥有的价格优势,是目前实现整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主要运用于汽车前后防撞梁、水箱框架、机器盖、翼子板、前后悬挂的摆臂、副车架等。
铝合金大规模化应用于汽车行业始于1970年代,目前铝合金已成为用量仅次于钢材和铸铁的汽车材料全球铝材消费的12%-15%以上用于汽车工业,部分发达国家已超过25%随着技术工艺的提升,以铝代钢正在成为全球范围内汽车轻量化的潮流根据全球权威咨询机构StrategyEngineers的调查和预测,2017年全球汽车铝合金市场空间约为480亿美元,预计2025、2030年将达到1,000、1,500亿美元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根据国际铝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用铝量评估报告(2016—2030)》,由于轻量化的需要以及铝合金使用量的上升,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铝比例将从目前占铝消费总量的3.8%升至29.4%二、 中国汽车零部件仍处于进口依赖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化主要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进程当中,当前我国汽车核心零配件仍处于进口依赖的阶段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2021-2022年,我国多家上市大型汽车零配件相关厂商持续看好并深化布局汽车零配件市场,代表性企业包括均胜零配件、拓普集团、中国长城、安洁科技、奥特佳、华工科技、保隆科技、得润零配件、银轮股份、北斗星通、拓普集团等。
三、 汽车零部件政策环境分析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推进汽车行业调整升级,鼓励研发制造高质量、高技术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车,并对新能源车保持较大的扶持力度,依靠政策红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凸显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对汽车制造业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也不断涌现,并形成了汽零行业自律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汽车零部件种类与数量繁多,且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在技术标准、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国家关于汽零制造业相关政策主要分布在汽车产业相关政策中四、 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汽车零部件的上游为钢铁、塑料、橡胶以及电子元件等原材料,而汽车零部件行业位于汽车产业链中游下游根据不同的目标客户市场,可以分为整车配套市场以及售后维修市场两大领域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包含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汽车电子、底盘系统、内外饰等,新能源汽车则不含发动机和变速箱,增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动力电池系统等核心零部件,根据钜大锂电数据,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约占50%汽车零部件是除汽车机架外的所有零部件和部件。
其中,零件是不可分割的单个组件,而部件是实现运动或功能的零件组合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汽车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汽车所有权不断增加,对汽车维修、汽车改造等后续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汽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行业的基础,是支持汽车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汽车零部件事业部在传统零部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以化工新材料为原料,引进国际一流制造技术,开发汽车零部件轻量化技术,搭建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发展先进制造业五、 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平衡分析结合上述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供给及需求情况来看,我国本土供给能力有所增强,需求也处于逐步恢复的状态再从国际形势来看,2020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全球蔓延影响,出口停滞,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经营压力2021年汽车半导体短缺现象开始在更大范围蔓延,全球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均不同程度受到汽车半导体供货不足的影响,部分车型出现生产延误、减产,甚至停产等问题截至2021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车用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汽车芯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急需增强。
综上所述,我国中低端零部件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而高端零部件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汽车零部件是指除汽车机架以外的所有零件和部件,其中零件指不能拆分的单个组件,部件指实现某个动作或功能的零件组合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是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汽车行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近些年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维修和汽车改装等后市场对零部件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对汽车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六、 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发展于欧洲、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期,该些国家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量较大、人力成本较低,由此使得全球汽车工业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在前述背景下,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借此得以快速发展,并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汽车行业发展于欧洲、北美,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对众多其他工业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能够改善工业结构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资金技术密集、规模效益高、综合性强的特点过去十年,全球汽车销量总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自2010年起,得益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和各国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回暖,并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根据OICA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相较于2010年上升至9,042万辆,上涨20.61%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宏观经济受到负面冲击,全球汽车销量总计7,803万辆,较2019年同比下滑约13%2021年,全球市场尤其是主要市场疫情的恢复给汽车行业的需求带来有力的刺激,全球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约6%,达到8,268万辆在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是主要市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汽车需求增长的地理分布特征产生明显的转变,由传统的发达国家市场转到了以中国、巴西、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市场新兴国家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结构升级,正成为全球汽车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2021年,中国、巴西、印度合计汽车销量为2,581万辆,占比达31.44%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汽车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全球汽车产销量稳中有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经较为成熟,汽车需求以车辆更新为主,部分国际汽车厂商已经开始加大对新兴国家的产能投入,新兴国家人均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大,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二)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我国汽车产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业成为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汽车行业总体发展保持稳定,在经历高增长的成长期后正处于向稳步发展的成熟期过渡阶段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1,806万辆,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至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高达2,577万辆,连续九年位列全球汽车市场第一受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31万辆,同比下降1.9%随着疫情逐步向好,2021年全国汽车销量进一步实现增长,达到了2,628万辆,同比增长3.8%从月度销量情况来看,2020年4月我国汽车单月实现销售207万辆,同比增长4.41%,汽车销量开始进入正增长轨道。
2021年3月我国汽车单月销量253万辆,同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