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17874086
  • 上传时间:2021-12-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5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诱芯田间诱蛾效果 王红托 姜海平 盛世蒙 宣维健 盛承发摘要2007年7~9月在江苏省如东县进行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诱芯诱捕斜纹夜蛾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科标2号和科标0号诱芯每日每盆分别诱蛾4.76头和2.20头,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05)关键词性诱剂;诱芯斜纹夜蛾;诱蛾效果S435.112.1 A 1007-5739(2009)08-0072-01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寄主作物多,分布范围广,是蔬菜、棉花、大豆等作物的主要害虫,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旱作物危害极大[1]目前,防治基本依赖化学农药,问题较多昆虫性诱剂经济、高效、简便、安全、环保,在测报和防治中作用突出,对绿色农产品生产有较大潜力[2-5]同种性诱剂、不同诱芯的诱蛾效果差异往往很大[6],因而必须改进诱芯质量为此,笔者于2007年研究了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型号诱芯的诱蛾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诱芯及诱捕器斜纹夜蛾性诱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载体为绿色或深蓝色天然橡皮塞(含性诱剂时称为诱芯),反口钟形,长1.5 cm性诱剂基本成分为z,e-9,11-TETRADECA DIEN-1-YL ACETATE (Z,E-9,11-14Ac)和z,e-9,12-TE TRAECADIEN-1-YL ACETATE (Z,E-9,12-14Ac),用不同方法制作2种诱芯,分别标记为科标0号和科标2号。

      用于诱捕器的水盆为市售的直径25cm、深8cm的蓝色硬质塑料盆,内盛0.2%洗衣粉水,用细铁丝穿1枚诱芯横放在盆口中间并固定,与水面距离为0.5~1.0cm每日傍晚将诱盆水面添至排水孔;每周或大雨过后补加1次洗衣粉自7月15日放置至9月14日未更换诱芯1.2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0号诱芯和2号诱芯,3次重复,对比排列,重复间距离50m,重复内诱盆间距离30m1.3试验田概况试验设在如东县掘港镇掘西村蔬菜基地,该基地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和豆科等作物,作物连片,长势良好,日常管理基本一致斜纹夜蛾发生量中等1.4数据收集及统计处理每日将盆中斜纹夜蛾死蛾捞出,分盆记载死蛾数统计检验2种型号诱芯的诱蛾效果差异时,对每5日累计诱蛾数,采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结果与分析2.1斜纹夜蛾性诱剂2种型号诱芯的诱蛾效果比较由表1看出,在试验的连续62d中,0号诱芯和2号诱芯平均每盆累计诱蛾量分别131.95头和285.50头,2号是0号的2.16倍0号诱芯和2号诱芯平均每盆最高日诱蛾量分别为16.3头和33.3头,2号是0号的2.04倍统计检验,平均每盆每日诱蛾量0号诱芯和2号诱芯分别为2.21头和4.78头,2号诱芯诱蛾量显著高于0号诱芯(df=11,P=0.019<0.05)。

      2.22种型号诱芯的诱蛾量消长由图1看出,在62d试验期间,2种型号诱芯平均诱蛾量的动态趋势是一致的,无论蛾峰日还是峰期历期都很接近如东县斜纹夜蛾3代、4代蛾峰也较明显,两者差异仅峰值高低不同期间有2个发蛾高峰,3代发蛾高峰在7月26日,4代发蛾高峰在8月28日2.3诱蛾量测报与田间害虫发生实况比较经田间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斜纹夜蛾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与用性诱剂诱蛾量测报结果相吻合3小结与讨论试验表明,供试的种不同诱芯对均有一定的诱杀能力,但田间诱蛾量存在较大差异科标2号诱芯具有较强的引诱能力,在每个时间段都有较好的诱蛾效果,表明同种害虫的不同诱芯的诱蛾效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提高诱芯质量有较大潜力,笔者认为科标2号诱芯值得试用4参考文献[1] 张向前,孙俊铭,韦刚.庐江县棉田斜纹夜蛾发生特点、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2(3):462,466.[2] 高培荣.沿江地区斜纹夜蛾暴发原因及控制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9):163-164.[3] 施海燕,郑尊涛,朱国念.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04,30(1):l7-20.[4] 王方晓,程新胜,杨明辉,等.斜纹夜蛾的诱集及防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968-4969.[5] 兰雪琼,黄庆文,薛洪远,等.斜纹夜蛾性诱剂试验初报[J].广西植保,2006,19(2):6-7.[6] 王红托,宣维健,何广全,等.二种小菜蛾性诱剂诱芯田间诱蛾效果的比较[J].昆虫知识,2008,45(5):806-807.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8期现代农业科技的其它文章夏谷栽培技术杨树黑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植物草酸代谢及调控研究进展谈基层党组织在新农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照市亚I-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检测与分析报告沙棘雌株扦插育苗技术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