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地面积计算方法.docx
13页〔一〕居住区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以绿地边界距宅间道路、 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边缘1米为准,小区道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便道边缘;临 城市道路、 居住区〔级〕道路时算到 道路红线;临建筑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 米围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公共绿地〔二〕居住区公共绿地以外的其他 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算到道路边缘;临建筑 物时算到距建筑物墙脚1.5米,1.5米围的绿地按其面积的60%计算为绿地;绿 地边界对其他围墙、院墙算到其墙脚〔三〕居住区公共绿地的园林设施〔包括亭、台、楼、阁、廊、喷泉、雕塑、假山石、游泳池、硬覆盖地活动场等〕占地面积小于该块 绿地面积30%的局部,计 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大于30%的局部,不计算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四〕地下建筑顶板至室外自然地面, 或半地下建筑高出自然地面1米以,且采 用自然山势隐蔽式绿化布置、覆土厚度不小于 0.6米的,按其面积的2/3计算为 绿地〔五〕独立人工造景水域按其面积的 1/3计算为绿地〔六〕零星乔木每株按1平方米计算绿地面积〔七〕行道树的株距不大于8米时,按照其种植长度乘以1米计算为绿地〔八〕空心砖种植草坪的,按其面积的 25%计算为绿地。
〔九〕屋顶和地上架空层的人工绿地覆土厚度不小于0.6米的,按其面积的25%计算为绿地建筑物大面〔屋顶〕上的绿化〔可上人〕,当覆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分别情况折算绿地:三层以下〔含三层〕,乔灌木覆盖率大于 40%,可按绿化覆盖面 积的50%折算绿地面积;四层至六层〔含六层〕的,可按绿化覆盖面积的40%折算绿地面积;六层以上即距地面16米[含16米]以上的大面〔屋顶〕绿化按10%计入绿地面积如覆土大于120cm,乔灌木覆盖率大于40%的全地下、半地下屋顶绿化,,可全部计入绿地面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GB 50180^93(2002年版〕8道路8.0.1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以下原那么:8.0.1.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8.0.1.2小区应防止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防止往返迂回,并适于 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8.0.1.3有利于居住区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8.0.1.4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8.0.1.5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8.0.1.6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 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8.0.1.7城市旧区改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存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8.0.1.8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同时保证行人、骑车人的平安便利。
8.0.1.9〔取消该款〕8.0.2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以下规定:8.0.2.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8.0.2.2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 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8.0.2.3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 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8.0.2.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 2.5m;8.0.5居住区道路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8.0.5.1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 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M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80m,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道路 坡度 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 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 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 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 轮椅 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M2m 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 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1.05m2 .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0.11m,以防儿童坠落3 .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1.10m4 .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置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一是室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通常采用0.35m和0.125m这两个参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区分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圈扶手或简壁0.25m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0.22m的要求,这点在防火规上有明确规定为加强对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视,提高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 ?(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 规?(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 ?(1998-05-01)、CJJ/ T91-2002?园 林根本术语标准?(2002-12-01)、?市城市绿化条例?、?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 中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那么、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 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订正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 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85灌工程技术规CJJ 48-92 公园设计规(1993-01-01)CJJ 75-9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1998-05-01)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围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 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地3.2 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 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欣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 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根底绿地3.4 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立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3.5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立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3.6 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3.7 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欣赏绿地为主3.8 建筑根底绿地在居住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根底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3.9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效劳,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那么4.1 居住用地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展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展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展建立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4.2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展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 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展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4.3 居住区开放式绿地应设置在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中,可安排儿童游戏场、老人活动区、健身场地等如居住区规划未设置小区游园,或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规模满足不了居民使用时,可在具有开放条件的宅间绿地设置开放式绿地4.4 组团绿地的面积一般在 1000 m2以上,宜设置在小区中央,最多有两边与小区主要 干道相接4.5 宅间绿地及建筑根底绿地一般应按封闭式绿地进展设计宅间绿地宽度应在20 m以上4.6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必须根据居住区外的环境特征、立地条件,结合景观规划、防护功能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那么进展植物规划,强调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
植物种植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那么:4.6.1 适应地区气候和该居住区的区域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防护作用的植 物4.6.2 应以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为主,不宜大量使用边缘树种、整形色带和冷季型欣赏 草坪等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5.1 在居住区绿地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展开放式绿地或封闭式绿地的设计绿地设计的容包括:绿地布局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分析、竖向设计、地形处理、绿地各类设施的布 局和定位、种植设计等,提出种植土壤的改进方案,处理好地上和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等5.2 居住区如以高层住宅楼为主,那么绿地设计应考虑鸟瞰效果5.3 居住区绿地种植设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展:5.3.1 充分保护和利用绿地现状树木5.3.2 因地制宜,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的多种植物 配置形式5.3.3 选择寿命较长、病虫害少、无针刺、无落果、无飞絮、无毒、无花粉污染的植物 种类5.3.4 合理确定快、慢长树的比例慢长树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树木总量的40%5.3.5 合理确定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种植比例其中,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 的比例应控制在1:3〜1:4之间5.3.6 在绿地中乔木、灌木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应控制在70 %,非林下草坪、地被植物种植面积比例宜控制在 30 %左右。
5.4 根据不同绿地的条件和景观要求,在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前提下,可设置适当的园林小品,但不宜过分追求豪华性和怪异性5.5 绿化用地栽植土壤条件应符合CJJ 48-92的有关规定5.6 居住区绿地的灌溉系统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或滴灌系统,也可安装上水接口灌溉喷灌设计应符合GBJ 85的规定5.7 绿地围一般按地表泾流的方式进展排水设计,雨水一般不宜排入市政雨水管线,提倡雨水回收利用雨水的利用可采取设置集水设施的方式,如设置地下渗水井等收集雨水并渗入地下5.8 绿地乔、灌木的种植位置与建筑及各类地上或地下市政设施的关系,应符合以下规士 7E:5.8.1 乔、灌木栽植位置距各种市政管线的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