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答案.doc
18页《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及设计》练习题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 表演唱也称歌表演,指一边唱歌一边做身体动作表演,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个人合作动作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身体的*一部位2. 范唱在唱歌教学中,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进行示范性地进行演唱,称为范唱3. 轮唱轮唱:两个小组(或声部)一先一后按一定间隔开始演唱同一首歌曲,如间隔一小节的轮唱《闪烁的小星》4. 对唱对唱:是指幼儿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答的方式进行的歌唱5. 接唱接唱包括个人对个人的接唱,也可以是小组对小组的接唱一般将一首歌曲分成几个乐句,由幼儿分组轮流一句句接唱,也可以是半句接唱6. 齐唱齐唱:是幼儿园集体唱歌活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演唱完全相同的曲调和歌词7. 音色音色:由于发音体的形状、性质不同,发音的方法不同而发出的声音各具特色,如乐器中钢琴、小提琴、二胡、笛子发出的声音各具有不同的音色,这种不同声音的特色就叫做“音色”8. 幼儿园的律动幼儿园的律动是指在音乐伴奏下的韵律动作,一般分为三种: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9. 独舞独舞:是一个人随着伴奏做韵律动作,主要指一个人的表演,也有多人一起表演的时候,但相互间不发生交流或配合关系。
10. 集体舞集体舞:是许多小朋友一起参加的、有一定的队形和动作规定的并可交换舞伴的一个舞蹈形式11.幼儿园音乐欣赏幼儿园音乐欣赏是人们感受、理解、鉴赏和品评音乐艺术的一种活动,也是通过音乐来了解世界的一种认识和思维的活动学前儿童主要通过直接参与活动来感知音乐、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12.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实施艺术启蒙教育的过程13. 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原则幼儿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原则指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艺术能力和兴趣14. 渗透的艺术教育活动所谓渗透的艺术教育活动,是指除专门的艺术活动以外,随机、灵活地蕴涵、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及其他教育活动之中的丰富而多样的、“隐性”的音乐或美术教育活动,是既应用了艺术又并非以艺术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其他教育活动二、简答题1.简述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幼儿音乐教育观柯达伊,是匈牙利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家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影响波及全世界的幼儿园至音乐学院柯达伊高度重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幼儿园能为儿童提供一个集体创造音乐的环境,所以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以便使儿童尽早获得音乐体验。
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材料,柯达伊重视民族文化成分,他提出把民间歌曲和歌唱游戏曲作为幼儿园的音乐材料,同时他也认为优秀的创作音乐,即名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也可以居为儿童音乐教育的材料他认为唱歌这一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能使孩子们的歌喉日臻完美2.简述奥尔夫的幼儿音乐教育观奥尔夫,是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戏剧家和儿童音乐教育家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核心他强调儿童音乐应该从“元素性”音乐教育入手,强调利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节奏和音高元素,以人类最根本、最自然,也是最古老的音乐实践形式(拍手、打击乐、即兴合作等方式)面向每一个儿童,唤起他们身上潜在的音乐本能,使音乐成为他们自发的要求他认为,音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而不是旋律,从小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不仅容易而且富有生命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课程内容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声音造型三方面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同时,奥尔夫也注意儿童的主体创造,在节奏练习与形体动作练习中,他强调,教师不应该只限于传授技能,而是要注重发挥儿童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儿童在即兴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创造3.制订艺术教育目标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制定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幼儿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以及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学科发展特性。
4.幼儿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游戏性;生活性;整体性;综合性5.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有哪些影响.在身体方面,幼儿的身体直接决定艺术教育的内容,而合适的艺术教育也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艺术教育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感知能力也同样受艺术教育的影响比较大,一方面幼儿感知能力为幼儿艺术教育提供生理基础,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也能促进幼儿感知能力的发展幼儿艺术教育还能促进幼儿情感、意志、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6.什么是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原则.审美性原则,是指在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穿于艺术活动欣赏、表演和创造等各种形式之中7.简述当代中国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在当代中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艺术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幼儿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为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土壤具体表现在:幼儿艺术教育的发展起点比较高;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关注学科体系与技能;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受政治影响比较大;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关注学科的整体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走向多元化时代8.幼儿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9.制订艺术教育目标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制定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幼儿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对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以及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学科发展特性10.幼儿园唱歌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唱歌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一定数量的歌曲;相关的唱歌技能;唱歌表演形式11.唱歌过程中如何保护嗓音. 嗓音保护主要指在唱歌过程中,不要大声喊叫,不在剧烈运动时大声地唱歌,不长时间地连续唱歌,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唱歌,不迎着风唱歌,不在感冒、患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唱歌等12.幼儿园唱歌活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唱歌教学的材料主要包括:歌词的选择;曲调的选择;与教学设计相配套的图片13.舞蹈教学过程有哪些. 在幼儿园各种舞蹈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存在对熟悉音乐、舞步设计、直观示范、动作分解、语言指导与具体帮助、舞蹈队形等过程14.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内容有哪些.幼儿园的韵律活动一般以律动与律动组合、舞蹈、相关的节奏活动等为主,同时还包括与韵律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规则三、活动设计1、请以歌曲《小海军》为题设计一次唱歌活动小 海 军1= D 2/4 参考要点: 活动目标: 1. 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性质,熟悉旋律,学习大胆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2. 能根据歌词创编“小海军”的不同动作 3. 积极参与表演,体验“小海军”的英勇与威武 活动准备: 1. 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海军的资料 2. 准备有关还在海上活动的图片和海军帽子若干 3. 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海军图片,让幼儿知道是海军在海上保卫着我们的国家 2、播发歌曲音乐磁带,让幼儿熟悉旋律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4、启发幼儿通过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表演音乐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讨论,为歌曲创编一个歌表演,并引导幼儿在创编过程中想办法充 分利用每个人的小椅子 6、将椅子布置成舰艇的形状,再加上其他有关音乐组成一个音乐表演游戏2、请以歌曲“大风车”为唱歌材料,为大班儿童设计一个唱歌活动参考要点:1、活动目的2、活动材料3、重难点分析4、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中要包括对旧有经验的唤醒;儿童的兴趣激发,新歌曲的习得与练习方式等方面3、请以东北民歌《歌唱春天》为材料,为大班儿童设计一个唱歌活动方案(第十套)参考要点: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活动准备:图谱每人一张活动过程:1、感受歌曲旋律1)幼儿听乐曲2)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观看2、学唱新歌3、看图谱完整演唱4、请以歌曲“小树叶”为题,为大班儿童设计一个唱歌活动方案小 树 叶 1= b E 2/4 3 3 3 2 │ 1 5 │ 3 3 3 3 │ 2 —│秋 风 起 来 啦 秋 风 起来 啦,小 树 叶 沙 沙 沙 沙 沙沙 沙,2 3 5 │ 3 3 2 │ 1 • 6 │ 1 —│小 树叶 离 开了 妈 妈,好 像在 勇 敢的 说 话:7• 7 │ 7 7 6 5 │ 6 1 │ 1 —│飘 呀 飘呀 飘 向 哪 里"春 天 春天 我 会 回 来,2 3 5 │ 3 2 │ 1 —│1 0 ║心 里 可 害 怕"打 扮 树 妈 妈!参考要点: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参与音乐的乐趣。
2、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歌曲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尝试领唱、伴唱的形式活动准备: 1、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被风吹落飘动的样子,倾听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与幼儿共同讨论小树叶离开大树妈妈的心情 2、秋季树林背景图活动过程: 1、导入 (1)由树叶图片引起幼儿的对秋天落叶的想象,并体验树叶离开妈妈后的情感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2、展开(1)教师范唱,并引导幼儿倾听歌词2)学习两段歌词,并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朗诵歌词,要求幼儿在朗诵时尽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象3)教师用两种不同的情绪弹奏歌曲的曲调各一遍,请幼儿指出每一遍各是表现哪段歌词内容的,并鼓励幼儿尽量说清楚自己匹配的理由4)请幼儿集体随琴声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相关处理方法:教师请幼儿对演唱形式和表演要求提出处理建议,并要求他们尽量说出处理理由,然后组织全体幼儿按这些方案尝试四、案例评析1、*大班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个音乐活动“快乐的脚步”,请你对此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进行评析快乐的脚步”方案如下:(第二套)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复习跑跳步、前踢步、后踢步等基本舞步。
2、引导幼儿创编具有一定意义的短小快乐的舞蹈3、激发幼儿积极参与舞蹈活动的愿望,体验舞蹈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1、鼓一面、鼓棒两根、录音机、音乐磁带2、学习各种舞步活动对象:大班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教师鼓点的变化而做动作,训练幼儿节奏感二、游戏“快乐的脚步”首先,通过做游戏使幼儿的小脚与教师的鼓棒移动方向一致其次,老师就用快乐的脚步,加上手和身体的动作,编出了舞蹈让小朋友欣赏 三、教师示范舞蹈,幼儿模仿动作1、教师听音乐舞蹈,幼儿欣赏舞蹈2、幼儿随教师学舞蹈 四、教师变换舞步舞蹈,启发幼儿创编1、教师变换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