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线的深度校正与计算.ppt
26页曲线的深度校正与计算介绍技术支持|主要依据是Q/SH1025 0062(油管输送射孔施工作业规程)和Q/SH1025 0173(射孔深度校正与计算)深度的校正与计算严格遵守“二合一,一审核的原则” |为了减小各个测井队之间使用不同电缆和深度计量装置给测井深度造成的误差,所用测井队的电缆记号采用同一套滑轮、井口马达和加重在同一口井上举行深度标定在电缆上作记号,按照规定每隔25米作一个磁记号、每个500米作一个大磁记号测井的深度以记号深度为准,图上的深度作为参考数据 组合图|深度比例为1:200的用于储集层评价的全套测井曲线图放磁图|下完套管后测得的深度比例为1:200的自然伽码与磁性定位器组合测井曲线图平差|概念:放磁图中用1:200比例尺量出两个磁性记号的实测距离,求出实测距离与标准距离之间的差值,把差值平均分配到两个电缆磁性记号之间,以计算出单位深度的误差值平差的计算方法|K=(L1-L2) /L1|式中:|K——放磁原图上相邻两深度记号间的长度与其标定长度的平均误差值;|L1——放磁原图上相邻两深度记号间的标定长度,单位为米(m);|L2——放磁原图上相邻两深度记号间的实量长度,单位为米(m)。
接箍深度计算|1 接箍深度以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2 量图视差±0.05m3 深度计算按公式计算| D=D1±L3(1+K)式中:|D——套管接箍深度,单位为米(m);|D1——放磁原图记号深度,单位为(m);|L3——放磁原图记号单峰到被标注接箍单峰间实量长度,单位为(m);|K——放磁原图上相邻两深度记号间的长度与其标定长度的平均误差值 接箍深度计算| L3正负号的规定,当放磁原图记号单峰到被标注接箍单峰间实量长度位于上部时(即浅于D1)其值为负,当放磁原图记号单峰到被标注接箍单峰间实量长度位于下部时(即深于D1)其值为正 校深|4.1 放磁测井原图必须是放射性曲线和磁定位曲线同时测量、记录在一张测井原图上,其深度比例均为1:2004.2 以组合测井原图深度为准,进行放磁测井原图深度对比4.3 深度对比误差小于±0.10m4.4 选择对比曲线,必须有明显的地层相关性校深|以薄层(油层)为主,上下邻层彼此对应,绝大多数层有明显变化对应规律4.6 校正值相差±0.2m以上时,要分段取校正值4.7 放磁测井原图自然伽马曲线与组合测井原图自然伽马曲线进行校深对比时应参考井径、自然电位、感应、声波等曲线。
4.8 校正值超过±2m时,应查出原因 校正值计算|校正值=组合图深度-放磁图深度通过校正值把放磁图的地层深度与组合图的地层深度上提值计算|一、油管输送射孔上提值计算采用独立的计算程序上提值计算|电缆射孔上提值计算|Ld=(D1+L4)-(D2+L5)式中:|Ld——电缆提放值,单位为米(m),正值为上提,负值为下放D1——套标深度,单位为米(m);|L4——总炮头长度,单位为米(m);|D2——目的层顶界深度,单位为米(m);|L5——上界面差,单位为米(m)施工施工现场现场|下井前的准备|核对下井仪器的零长数据|核对地面仪器所填写的仪器是否与井下仪器一致按照套补距套补距和井口高预置深度(套补距-井口高为预置数据)|设置采样点(射孔为100点/米)施工施工现场现场|遇阻位置的确定 1、张力突变减小 2、磁定位曲线出现直线 有以上两点确定遇阻位置自然伽码曲线因存在统计起伏现象一般不用来确定遇阻位置施工施工现场现场|深度的确定1、单参数仪器所测的遇阻深度加上记录点到本串仪器尾部的长度2、多参数仪器所测遇阻深度为仪器最下部参数所测的深度加上的记录点到本串仪器尾部长度。
施工施工现场现场3、用定位器校深应与放磁图接箍作为参考数据,再加上校正值4、用自然伽码校深只需用组合图校深,不能再加校正值5、所测套管短接的长度误差10厘米、深度与防磁图在经验值之内其他套管实测长度与放磁图误差在±20厘米以内 |测量重复曲线|测统计起伏90秒 ( 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00%施工施工现场现场|伽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自然伽码曲线出现很高的数值,与裸眼井自然伽码曲线没有对应性施工施工现场现场一、原因初步分析1、油管污染 从所测自磁图可见自然伽码异常与油管存在对应性2、地层内放射性同位素的残留物3、长期注水造成原生水所溶解的钾、钍等放射性元素沉积在岩石颗粒的表面施工施工现场现场4、产液层中的流体移动造成钾、钍沉积在岩石颗粒的表面5、油水井套管外串槽导致放射性物质的结垢6、其他原因造成的长井断地层放射性污染施工施工现场现场二、解决方法1、中子伽码测井 中子伽码所测五口井有4口井成功,一口井没测成,经了解该井进行过注灰作业另外由于放射源的限制无法在2英寸油管中使用施工施工现场现场2、磁记号校深 其他油田采用过该办法,测井公司经过两个月的试验发现误差较大,不能在中原油田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