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232866361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15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章区域经济开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开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一 东北地区开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区域位置:东北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北区所处的纬度位置较高,其最北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东北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面、北面、西面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东隔日本海、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并与华北地区相连接特点影响气候条件温带带湿润润、半湿润润季风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量3001 000毫米,且集中于夏季,雨热热同季制约约着区域农业农业 的生产产品种、耕作制度、生产产季节节;可满满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地形、土壤条件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东东北黑土、黑钙钙土广布、土层层深厚、有机质质含量高影响农业农业 生产产的类类型该该地土壤有利于农业农业 生产产社会、经济经济条件是重要的工业业基地,为农业发为农业发 展提供机械设备设备 、化肥等;交通发发达,对对外联联系方便;开发发晚,人口密度低有利于农业产业农业产业 化的发发展,形成农农牧兴兴工,工促农农牧的经经济济格局为发为发 展外向型农业农业 提供机遇使农业经营规农业经营规 模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有利于绿绿色农业农业、大农业农业 的发发展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

      核心点二 农业布局特点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有耕作业、林业及畜牧业以下是对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比较,主要从分布区、农作物种类及分布考虑,如表所示农业农业 区主要分布区主要农农作物名称分布耕作农业农业 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辽河平原玉米很普遍,由南向北逐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逐渐渐增多水稻辽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林业业和特产产区大、小兴兴安岭和长长白山区森林区大、小兴兴安岭鹿茸、人参长长白山区苹果、梨延边边柞蚕茧茧辽东辽东 低山丘陵和半岛岛丘陵苹果辽辽南畜牧业产业产 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牛、三河马马呼伦贝伦贝 尔市三河地区东东北红红牛松嫩平原西部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东北地区为什么能够开展水稻种植业?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和东部山区河谷盆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热、水以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因此,这一地区为东北地区主要的水稻产区但是,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随着纬度的升高,积温逐渐减少,在农业开展过程中仍可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等措施,使水稻种植向北扩展到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一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东北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特点表现现原因(条件)影响大规规模机械化生产产建立国营农场营农场 100多个,拥拥有大重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联合收割机7 000多台,使用大型机械进进行机械化生产产,东东北地区成为为我国农业农业 机械化(尤其是大型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集中连连片,耕地面积积广有利于推广先进进技术术,实现实现机械化生产产;商品率高地区专专业业化生产产就作物品种来说说,水稻和小麦(春小麦为为主)是本区的重要细细粮作物,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东部的山间间河谷盆地和辽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为为集中松嫩平原玉米分布较较集中,已经经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玉米带带”建立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础上是农业农业 科技进进步,商品生产产发发展,生产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发展的结结果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思维拓展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开展各种商品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

      它在兴旺国家较为普遍,尤其在美国美国农业分区专业化,一方面,表现为个别农业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在各地区农业部门结构中,主要专业化部门的比重很大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二 农业的开展方向1农业开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如图)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2.不同区域农业农业 开展方向与重点:东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农业 开展方向及重点:农业农业区域农业发农业发 展的方向农业发农业发 展的重点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农产 品需求市场场,继续继续 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农产 品的生产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农产 品进进入国内市场场能力为为重点,发发展适应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优质 、专专用品种,提高产产品质质量和竞竞争力;加快发发展农产农产 品加工业业,促进进粮食转转化,延长产长产业链业链 条推进农业进农业 向规规模化、专业专业 化和生态态化方向发发展,建设绿设绿 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围绕 生态态建设设与增加农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题,结结合退耕还还林、还还草工程的实实施,大力发发展生态农业态农业 和舍饲饲畜牧业业强化人工草地建设设,发发展草业经济业经济 ,推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围栏 限牧工程的顺顺利实实施,发发展集约约化草食性畜牧业业山区以森林资资源保育为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护工程”的同时时,多元开发发特色农业产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实现 “立体开发发”,在山区发发展特色农业农业和特色产产品配套加工业业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经济 作物,实实现现由原料型生产产向原料及产产品加工并举举的转变转变思维维拓展东东北地区实现农业实现农业 可持续续开展的原那么:必须须从改善农业农业 生态环态环 境入手,坚坚持开发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护相结结合,坚坚持经济经济 效益、生态态效益的统统一。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1和图2,结合相关知识答复2、3题2.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3.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双选 A.水土资源丰富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BC CD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读区域图 ,完成1、2题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DD.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7年表,答复79题7.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8.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少但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C.地形平坦 D.机械化水平高9.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开展方向和重点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基地的建设B.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C.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开展D.积极开发宜农荒地BBD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一 改革开放前沿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由西江、北江、东江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政府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共9个地级市2兴旺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旺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兴旺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出路,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契机3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4良好的区位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这样的区位条件使本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

      5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改革开放以后,广阔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他们在海外的各方面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为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开展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1)第一阶段特征及成因19791990年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发挥当地的优惠政策、廉价土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和效劳设施优势,吸引外资,引进生产设备、技术指导以及原料、配件、图样,进行加工、组装,开展工业生产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2)第二阶阶段特征及成因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业化进进入第二阶阶段:抓住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开展和兴兴旺国家与地区新一轮产业结轮产业结 构调调整,推进进高新技术产业术产业 开展的机遇,进进行产业产业 升级级,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产术产业业,取代劳动劳动 密集型产业产业 ,并使之成为为主导产业导产业 。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3)珠江三角洲工业业化对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动作用一方面,许许多乡乡村地区迅速变变成城镇镇,使城镇镇数量猛增,呈现现出城市与乡乡村交错错分布的景观观;另一方面,城市的规规模迅速扩扩大两方面综综合的结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思维维拓展东东莞的工业业化与城市化进进程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的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2城市建设设相对对落后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3生态环态环 境问题问题 日趋严趋严 重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核心点二 解决问题的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兴旺,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以产业根底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开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靠外资推动,因而形成“遍地开花,分散开展的局面,各城市功能不清,结构趋同另外,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与港、澳的功能和结构逐步趋同,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动力逐步减弱。

      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在积极努力,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城市群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九点 五分3加强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都制定了开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根底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通过规划与治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