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关怀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docx
8页人文关怀在产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Summary:目的:探讨分析在产科病房护理中对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于产科开展,总计选取研究对象68例,均是在我院产科生产的产妇,已对其基本资料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基于对照实验进行分组,将68例患者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并在护理期间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护理表扬率更高(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产科病房护理有助于减轻产妇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服务效果Keys:产科病房;人文关怀;情绪状态;护理服务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占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明显提升,原有护理理念已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护理要求,亟待改进人文关怀是一种先进理念,是当前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临床护理中,也需充分贯彻落实人文关怀产科是医院重点科室,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科护理工作中愈加关注产妇的个体情况,基于个体情况实施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这对落实人文关怀、满足护理服务需求有积极意义。
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策较为单一、局限,缺乏针对性,可能无法满足产妇的心理和生理护理需求[1]有研究表明,将人文关怀理念用于产科护理有极高价值,有利于减轻产妇负性情绪,并可促进拉近护患关系、减轻心理压力对此,以下研究便围绕人文关怀用于产科病房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开展时间为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总计选取6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是产科收治在确认68例产妇均符合实验纳入标准后,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4例,实施不同的病房护理措施例如对照组,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29.05±1.24)岁,包括21例初产妇、13例经产妇;再如观察组,产妇年龄范围21-36岁,平均(28.79±1.02)岁,包括22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两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有意义纳入标准:①依从性良好;②产妇、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③意识正常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类疾病;②存在器质性病变;③存在心脏疾病1.2 方法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产妇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体位指导等1.2.2 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人文关怀护理。
①成立小组:为确保人文关怀护理有效落实,应在产科护理队伍中成立人文关怀护理小组,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若干具备丰富产科护理经验的护士作为小组成员;组织小组成员集中学习人文关怀理念,充分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也应定期考核,并由小组成员对科室其他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相关的宣传教育,促进落实人文关怀;此外,人文关怀护理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人文关怀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人文关怀理念真正落到实处[2]②环境护理:可从病房护理角度落实人文关怀理念,为产妇提供一个优质、舒适的病房环境应安排专人每日早、晚清洁病房,保持整洁;病房内需合理调整湿度、温度,一般可分别设置为50%-60%、24℃-26℃,每日定时通风,保持采光;病房内应基于产妇的个人喜好适当增减物品,并配备热水等便利设施③树立人文关怀理念:产科护理工作中,护士是重要的参与者、实施者,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水平,尤其需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并真正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护理的始终例如在产妇入院时,护士应主动沟通,注重面带微笑、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给产妇及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再如,应在护理期间充分进行健康教育,期间可配合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于产妇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均应详细解答,真正为产妇提供细致、优质的服务。
④心理人文关怀:虽然分娩是女性正常生理过程,但产妇仍旧会因多因素影响产生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对此,护士应积极落实心理干预,例如对于初产妇,护士可在产前使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分娩过程、分娩方式、不同分娩方式的比较、产后注意事项、母乳喂养等内容还应注重发挥家属的作用,引导家属在陪护期间多多为产妇提供支持、鼓励,以促进减轻不良情绪1.3 观察指标1.3.1 情绪状态以SAS、SDS作为情绪状态的评估工具SAS评分的临界分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50-59分、60-69分、>70分分别对应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SDS评分的临界分值为52分,分值越高表明抑郁情绪越严重,53-62分、63-72分、>73分分别对应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3]1.3.2 护理服务效果统计两组的不良事件、护理投诉和护理表扬发生率1.4 统计学处理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2.1 情绪状态经SAS、SDS评估,护理前两组产妇的情绪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较低(P<0.05)表1 SAS、SDS评分对比(分)(`x±s)组别例数SASSDS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3454.24±2.5335.29±2.1255.29±3.2636.11±1.54对照组3454.78±2.2642.51±3.3155.18±3.1141.57±3.26t值0.32111.2140.1259.105P值0.2140.0010.8740.0012.2 护理服务效果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服务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表2 护理服务效果对比(n/%)组别例数不良事件护理投诉护理表扬观察组341(2.94)031(91.17)对照组345(14.71)4(11.76)25(73.52)X2值4.1146.25810.214P值0.0210.0120.0013 讨论产科是医院重点科室,产妇往往可能存在负性情绪,容易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以往常规护理模式缺乏护理服务,甚至对护理服务的重视度不足,以至于护患关系相对一般。
随着人文关怀这一先进护理服务理念的出现及应用,促进了临床护理模式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在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下,可在护理中更加关注、尊重、关心患者,将其用于产科病房护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产妇心理问题是产科病房护理中的重点内容,以往在护理中缺乏针对性,对心理状态的关注度较低[4]本次在观察组实施了人文关怀护理,从多途径落实人文关怀例如,非常关注病房环境,在护理期间护士注重加强病房卫生清洁,合理调整湿度、温度,并根据产妇的个人喜好适当增减物品,能够在该方面体现出对人文关怀理念的落实,同时有助于促进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再如,产妇心理问题的原因因人而异,其中初产妇无分娩经验,可能会因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母亲角色的转变等方面产生不良情绪护士在产妇入院时便积极主动地与其沟通,加强健康教育,充分解答产妇及家属的疑惑,便于产妇及家属纠正错误观念;不仅如此,也注重评估产妇的个体心理状态,积极落实心理干预,同时也注重引导家属参与到对产妇的心理疏导总之,人文关怀理念的落实充分发挥了作用,对减轻产妇负性情绪、稳定心理状态、促进分娩顺利有重要帮助从结果表1可见,在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5.29±2.12)分、(36.11±1.54)分,对照组分别为(42.51±3.31)分、(41.57±3.26)分,观察组以上评分明显较低(P<0.05)。
因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极有可能出现护理不良事件或护理投诉,一旦发生此类情况不仅会损害医院社会形象,更会耽误临床工作的开展[5]本次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实施期间,于产科成立了专门的人文关怀护理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及产科护士深入学习人文关怀理念,促进落实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预防不良事件,并可降低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从表2数据可见,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分别为2.94%、0,对照组分别为14.71%、11.76%,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不仅如此,观察组的护理表扬率高达91.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52%(P<0.05)产妇往往伴有复杂的心理问题,在临床护理期间应从综合、整体角度评估产妇个体情况开展护理干预综合本次研究分析可见,将人文关怀护理用于产科病房护理有极高价值,可促进减轻不良情绪,并可提高护理服务效果Reference:[1]张玉芬. 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3, 2 (11): 153-155.[2]王小燕,俞梅芳,黄建芬. 人文关怀联合病友互动模式对肿瘤科患者的影响分析 [J]. 心理月刊, 2022, 17 (06): 94-96. [3]杨艳艳,杨艳琴,杨华,等. 人文关怀在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 28 (04): 8-13. [4]王玲玲.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 13 (07): 187-190.[5]闫佳欣,沈歆宜,韩继明. 人文关怀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 2020, 18 (32): 4412-441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