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秋季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教学计划2300字.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6772288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7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xx年秋季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教学计划2300字    大将-宏名中学20xx年秋季期高一年级化学科教学计划------邓超林一、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03,04,05共三个班,有两个班是实验班,还任化学科组长,高一年级副级长,04班班主任从中招成绩看,全年级学生无论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成绩,都十分不理想,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教学情况分析:对于高一新班,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规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不允许进入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每一节课都要认真做笔记二、指导思想和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从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出发,配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抓好学生的“双基”,注重全体学生在初中原有基础上的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同时,努力探索教育教研的新路子,加强与达高合作,用好‘一张纸教学案’,诣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三、教学目标突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健康、环境的联系,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化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渗透于融合,充分开发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增强学生的探究性、亲历性和体验性,通过“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以及习题等的设计,最大限度增加学生活动狠抓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两个关键点,重视作业的布置,收缴,批改抓住记忆遗忘规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益的提高;缩小化学差生面,提高及格率和平均分;扩大尖子生面,提高优秀率;加大化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力度,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认真组织学科培优,认真做好竞赛工作四、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2、教学难点(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四、具体工作和措施1.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做到读懂读透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深刻地挖掘教材内容,想方设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努力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方面贯穿其中。

      2.要注意深入实际,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好,中,差学生的平衡发展,同时作好分层教学工作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准确性训练和技巧性训练;中等基础的学生紧跟老师,落实好课堂和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进行答疑和,在最基本知识的落实上狠下功夫,狠抓‘一张纸’的落实3.订阅的化学教学刊物,了解教改动向,指导教学工作,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和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教学任务的阶段性,适时调整活动的内容,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经常在备课组和教研组老师间互相听课、评课,探讨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方法,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将新课程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出有特色的课时教案;认真组织学科培优,认真做好竞赛工作五、教学进度高一化学科教学进度计划表周次 起讫日期 进度计划 备注1 9、2—9、7 《化学1》 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约4课时 2,3 9、11—9、19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约4课时 4 9、19—9、25 练习、测验、评讲、学生实验 约4课时 5 9、26—9、30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约3课时6 10、1—10、8 国庆放假7 10、9—10、11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约3课时 8 10、12-10、18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约3课时 9 10、1-10、25 练习、检测、评讲、学生实验 约3课时 10 10、26-11、1 前两章内容复习 约3课时 11 11、2 —11、8 期中考试与试卷讲评12 11、9—11、15 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13 11、16-11、22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4 11、23-11、29 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5 11、30—12、6 练习、评讲、学生实验16 12、7—12、13 第四章 第一节硅17 12、14-12、20 第二节 氯18 12.21—12、27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19 12、28—01、3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20 1 、4-1、10 练习、测验 评讲21 1、11-1、17 练习 讲评 复习22 1、18-1、25 期末考试20xx年x月x日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1课时 约3课时 约2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 约3课时第二篇:20xx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4100字20xx年秋季学期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同学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的趋势因此,从本学期开始,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习思想引导、学习方法指导,特别是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监控,不仅要让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巩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二)教材分析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动物的行为,健康的生活几部分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基础性,体现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关于第五单元的内容我主要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1)、关于动物部分教材先探讨动物的行为,它们分别有哪些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再探讨它们的运动、行为以及在生物路边中的作用,其知识结构简图如下:这样的安排改变了长期以来按进化顺序逐门逐纲讲述各类群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做法,强化了动物与环境紧密联系的认识,其中“水中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陆地生活的动物”重点探究蚯蚓和家兔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空中飞行的动物”重点探究鸟和昆虫适应空中飞行的特点,这样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关于动物的类群重点阐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要求而关于其他动物的类群则在相应的节中简单介绍这样的安排突出了重难点2)、关于细菌、真菌部分其内容包括“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两大部分本单元的第四章标题为“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第一节,还安排了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内容,这些内容尽管与具体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却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突出人与生物圈的思路在说到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时,必然要说到发酵食品的制作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物技术,因此,将课程标准中这两项内容合在一起。

      2、关于第六单元的教材分析第六单元包括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现状及保护对策等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课标要求达到层次是学生能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莲山课 件 ]这是个热点问题,所以教材从生物各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以便让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对策有更深入的认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如下:三、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5、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6、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7、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二)过程与方法: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如:(1)尝试教学法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以上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科学的方法流程2)问题导向法指导学生按照“生物有哪些形态结构特征?如何适应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如何?”等基本问题自主学习、自主解答、自主测试、自主反馈,辅以同伴互助和教师点评,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法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做到知识源于生活,学以致用4)识图学习法新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可读性强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读图,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把握和理解记忆5)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得到尝试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尝试学习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2、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辩证的技术观和价值观四、主要措施: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倡导探究性学习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初中生物学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