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小班安全《防溺水》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小班安全《防溺水》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孩子们天真活泼,好奇心强,但安全意识不强,因此在夏季游泳季节,需要及时引导幼儿正确了解水中危险,掌握自救方法本次教学的对象为幼儿园小班,通过有趣、生动、贴近幼儿童心理的教学手段,使幼儿正确认识水中安全,并掌握相应防溺水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 能够明确认识在游泳池、河流等水域环境下安全问题的意识;2. 能够说出几种自救的方法(如漂浮、翻滚、避让);3. 能够简单描述溺水前的自我保护措施2.2 能力目标:1. 能够正确运用自救方法进行自我保护;2. 能够从实际案例中警惕水中安全问题2.3 情感目标:1. 提高幼儿对自我保护的意识;2. 提高幼儿对水中危险的警觉性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 教学道具:3个球、4个标签;• 教具:PPT;• 素材:提供水中安全相关图片3.2 教学过程及方法3.2.1 导引(10分钟)• 外教用引导孩子们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在轻松愉快中能顺利的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游戏、更色彩的表达方式,例如跳舞、用手语等等,引导孩子们进入教学状态3.2.2 基础知识(15分钟)• 老师首先用PPT播放相关水中安全知识的图片,引导孩子们逐步认知水中的危险与安全;• 然后结合游泳等场景,向孩子们讲述溺水的危险性,引导孩子们在800米范围内,将危险向其他孩子们传递,要求每个孩子到哪里时记得说出危险,并向下传递,直至所有孩子听到为止。
3.2.3 自救方法(15分钟)• 老师要求幼儿围在一起,玩“打捞球”游戏,每一组有个队长,其他队员负责拍打水面让自己的球飞出水面供队长尽快打捞,队长不能入水,成功积累到3枚球的队员将当选第二个队长;• 老师在游戏中不断引导孩子们注意自救,介绍常见的自救方法,如漂浮、翻滚、避让等3.2.4 汇总知识(5分钟)•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了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知识3.2.5 再现实际情景(15分钟)• 教师选取案例,引导孩子分析案例中的安全问题,并结合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协助系统梳理教学策略,并与家长讨论,协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都能够准确和及时的寻求帮助3.3 教学反思此次课堂教学中,首先老师通过引导,让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PPT和游戏让孩子们掌握了水中部分危险与安全知识,教授自救方法、警惕危险中潜藏的安全知识,最后通过案例给以小班孩子实用经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身体情况和心理需求进行调整,其中,考虑到孩子们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教师要特别注意保证教学和游戏的安全性,因此运用游戏或其他方式来巩固孩子们学到的知识,顺利带领学习课程,切实体现教学效果。
此次教学也启示我们,应该多向家长沟通,提醒孩子要确定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寻求帮助,认识水中了解的相应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自我保护,提醒家长应该时刻追踪孩子的安全情况,确保孩子时刻保护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