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启蒙运动.ppt
24页第四课欧洲的启蒙运动欧洲的启蒙运动1一、启蒙运动基本概况v1、时间:2、地点:3、中心:4、代表: 5、核心:6、内容:7、性质:8、作用:v 二、启蒙思想家人物代表作基本主张社会评价社会作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共同主张2一、启蒙运动基本概况(一)背景:17-18世纪,西欧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摧毁封建制度3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手手 工工 工工 场场 的的 发展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4(二)基本情况v1、时间:18世纪v2、地点:欧洲v3、中心:法国v4、代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5v5、核心:理性主义v6、内容: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威度和天主教的世俗权威 ;要建立政治民主、要建立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新制度v7、性质: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v8、作用:为法国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法国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影响和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和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鼓舞;鼓舞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了亚洲国家仁人志士改造旧 社会的斗争社会的斗争 。
v 6二、启蒙思想家人物代表作基本主张社会评价社会作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共同主张7二、启蒙思想家人物代表作基本主张社会评价社会作用伏尔泰 《哲学通信》自然权利说、开明君主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说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美国1787宪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法国大革命的“圣经”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共同主张1、都怀疑和反对教会的权威,反对君主专制;2、强调人要有独立自主的精神状态,用“理性”指导自己的行动;3、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共和、君主立宪、三权分立)8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无可争辩的领袖((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反对教权反对教权主主张张而赞成开明君主而赞成开明君主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而而主张主张信仰上帝信仰上帝局局 限限抨击天主教抨击天主教9伏尔泰v伏尔泰(1694.11.21-1778.05.30):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10伏尔泰思想观点 v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他把教皇教皇比作比作“两足禽兽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文明恶棍”,说天主,说天主教是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狂热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提倡对不同的宗教信仰采取宽容的态度,终生与宗教偏见作斗争,但又认为宗教作为抑制人类情欲和恶习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11v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他在哲学上信奉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的经验论v 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时,那一切都完了” 12伏尔泰与中国伏尔泰与中国v 伏尔泰推崇中国文明他认真研究了中国的儒家思想热情歌颂中国是一个理性主义国家他根据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法译本,写了一部悲剧《中国的孤儿》,赞扬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德行,在法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 这些争论怎样促使中国取缔基督教>>出现在其著作<<路易十四时代>>最后一章.13((1689--1755))发展发展17世纪英国洛克三权分立学说世纪英国洛克三权分立学说提提出出三权分立学说三权分立学说立法立法行政行政司法司法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制约与平衡制约与平衡14v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伯烈德庄园的贵族世家。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除此之外,还包括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的名著《波斯人信札》,1734年发表的《罗马盛衰原因论》 15v孟的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他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黑格尔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以专制政体为三种基本的政府形态之一,使得专制政体成为18世纪政治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不仅如此,他还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他因此,孟德斯鸠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欧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其说尽管在当时受到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则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16v 当时的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论法的精神》中多对中华帝国的专制有批判。
孟德斯鸠曾在鲁昂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交谈,本着严谨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认识尽管他的见解不免偏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是较为接近事实的,也丰富了《论法的精神》的材料 17((1712--1778))提提倡倡“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人民主权”说说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违背否定封建王权,认为统治者违背公共意志,人民有权推翻他公共意志,人民有权推翻他 卢梭卢梭18v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让·雅克·卢梭)(1712.6.28——1778.7.2)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百科全书》的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19v他认为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和官吏是人民委任的,人民有权委任他们,也有权撤换他们,直至消灭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这就是人民主权思想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但是卢梭抛弃了他自己的孩子,因为他觉得凭自己的经济情况无法抚养自己的孩子,把他们送到育婴堂让国家培养是对孩子的最好安排这一点在《悲惨世界》中也被雨果反复嘲笑挖苦而他自己的《忏悔录》也极内疚地提到了这一点20反迷信,反狂热,反宗教迫害,反迷信,反狂热,反宗教迫害,反专制,反社会不平反专制,反社会不平百科全书派 ---狄德罗21洛克洛克(英)(英)((1632-1704))唯物主义经验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 他在自己的著作他在自己的著作《政府论》《政府论》中,中,提出了最早的提出了最早的 三权分立学说。
三权分立学说22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比较名称时间中心核心 性质 内容 作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3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比较名称时间中心核心 性质 内容 作用文艺复兴14-16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性反对神学资产阶级的兴起启蒙运动18世纪法国理性主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人的权利反对封建王权以法律对抗专制;以提倡科学对抗蒙昧主义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