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量监控员质量手册.doc
43页重庆富皇混凝土有限公司质量监控员质量手册2011年4月7日星期四(第一版)第一章 预拌混凝土概述一、预拌混凝土的定义、分类及标记1、预拌混凝土: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拌合物2、预拌混凝土分为通用品和特制品A、通用品:强度等级不大于C50、坍落度在25mm~180mm、粗集料最大粒径为20mm、25mm、31.5mm或40mm,无其它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B、特制品:任一项指标超出通用品规定范围或有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5-C80、坍落度大于180mm,粗集料最大粒径小于20mm、大于40mm3、混凝土的标记a)通用品用A表示、特制品用B标示;b)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用C和强度等级值表示c)坍落度用所选定以毫米为单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值表示;d)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用GD和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值表示;e)水泥品种用其代号表示;f)当有抗冻、抗渗及抗折强度要求时,应分别用F及抗冻等级值、P及抗渗等级值、Z及抗折强度等级值表示示例1: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坍落度为15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0m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无其它特殊要求,其标记为: A C20-150-GD20-P.O示例2:预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180mm,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25mm,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抗渗等级为P8,其标记为: B C30P8-180-GD25-P.O第二章 预拌混凝土原材料基本性能及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检测项目及国标控制指标和内控指标一、水泥或R及以上等级的水泥,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
1、水泥的性能在混凝土中,水泥作为主要原材料主要考虑其强度、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两个方面1.1 熟料四种主要矿物含量的影响 四种矿物对减水剂吸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3A>C4F>C3S>C2S所以含C3A多的水泥,减水剂的适应性差 1.2熟料烧成温度和烧成速度 高温烧成的熟料比低温烧成的熟料与泵送剂相容性好 1.3冷却制度的影响 快冷熟料比慢冷熟料所磨制的水泥与泵送剂相容性好 1.4 混合材料种类和品质的影响 混合材对减水剂具有吸附作用,吸附量由大到小为煤矸石>粉煤灰>矿渣 1.5水泥调凝剂石膏品种和掺加量的影响 (1)石膏的种类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也很大天然二水石膏与高效减水剂适应性好,硬石膏有不利的影响应限制,工业副产品石膏中的某些微量成分可能使水泥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变差1.6 水泥含碱量的影响 水泥的碱含量主要是指水泥中Na20和K20的含量含碱量越高,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越差.还将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增大1.7 水泥比面积和颗粒分布的影响 水泥比表面积大即水泥细颗粒多,水泥与水接触的面积大,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膜所需水量就大,相同水灰比条件下,颗粒之间的自由水相应减少,水泥浆体流动性变差,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差。
1.8 水泥温度的影响 水泥粉磨温度高,二水石膏脱水成半水石膏和硬石膏,而半水石膏和硬石膏较二水石膏溶解度下降,不能有效阻止水泥快速水化生成絮凝结构,减水剂对其的塑化作用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也快控制粉磨温度为110~120℃为宜,出厂水泥温度高,水泥水化反应速度快,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差2、水泥的检测项目及控制范围根据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各检验项目和控制指标如下:2.1水泥的强度指标,见表1和表2 国标控制标准 表1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天28天3天28天普通硅酸盐水泥42.5≥17.0≥42.5≥3.5≥6.5普通硅酸盐水泥52.5≥23.0≥52.5≥4.0≥7.0内部控制标准 表2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3天28天3天28天普通硅酸盐水泥42.5≥29.0≥50.0≥5.0≥8.0普通硅酸盐水泥52.5≥37.0≥58.0≥6.0≥9.02.2进厂水泥净浆流动度水泥净浆流动度是检验进厂水泥与泵送剂的适应性的,无具体控制指标,质量监控员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配合比。
二、矿渣粉矿渣又称粒化高炉矿渣,是由高炉炼铁熔融的矿渣骤冷时,来不及结晶而大部分形成的玻璃态物质,经磨细的矿渣微粉就是矿粉,其主要组分为氧化钙、玻璃态的氧化硅和氧化铝1、矿渣粉的性能1.1矿粉替代水泥可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矿粉比表面积比水泥大,相对流动性优于水泥,能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1.2矿粉替代水泥可减少坍落度损失矿粉因其水化速度慢,所以在最初两小时内混凝土的流变性易于控制,尤其能明显地减少其坍落度损失1.3矿粉替代水泥可降低水化热矿粉本身的水化速度慢,水化放热低在浇筑筏板、承台、转换层、C40及以上的高强度、大体积等混凝土时必须使用1.4矿粉替代水泥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矿粉比水泥、粉煤灰还细,所以它又填充了水泥、粉煤灰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矿粉具有超高活性,水化形成水化硅酸钙产物,减少界面过渡区的空隙和Ca(OH)2数量,增加密实度;掺磨细矿粉混凝土致密的结构和优异的抗渗性能限制了自由水分进入混凝土的毛细孔道,混凝土中无法再发生碱骨料反应1.5 矿粉替代水泥对混凝土的显著增强作用特别是在高标号混凝土中,适量的掺入矿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3 天、7 天) 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近,混凝土的后期强度(28 天、60 天) 要比普通水泥混凝土高许多(抗压强度比约为130 %) 。
1.6矿粉替代水泥容易出现泌水现象由于矿粉需水量较小,过量的矿粉可能造成混凝土泌水离析,甚至可能板结,造成质量事故2、矿粉的检测项目及控制指标根据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矿粉性能指标见表3检测项目有比表面积和活性指数,内控指标与国标要求一致,见表3表3项 目级 别S105S95S75密度,g/cm3 不小于2.8比表面积,m2 /k g 不小于350活性指数,% 不小于7d95755528d1059575流动度比,% 不小于859095含水量,% 不大于1.0三氧化硫,% 不大于4.0氯离子2),% 不大于0.02烧失量2),% 不大于3.0三、粉煤灰粉煤灰,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1、粉煤灰的性能1.1粉煤灰的“滚珠效应”为多孔性的中空圆球体,优质的粉煤灰含有大量球形度良好的玻璃体,球形玻璃体可以改善水泥的流变性能,提高水泥与泵送剂的适应性1.2粉煤灰的“填充效应”粉煤灰较细,所以它又填充了砂的空隙,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
1.3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粉煤灰是经过高温煅烧的,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以及CaO等,有部分硅酸盐矿物能在后期水化形成水化硅酸钙产物1.4粉煤灰部分替代水泥可降低水化热粉煤灰本身的水化速度慢,水化放热很低在浇筑筏板、承台等大体积混凝土时使用,既能满足泵送要求,又能解决水化放热的问题1.5粗粉煤灰和含碳量大的粉煤灰的性能差粗粉煤灰和含碳量大的粉煤灰中含有较多未燃尽的碳.而未燃烬的碳具有多孔结构,能吸附大量的减水剂和水分1.6掺入粉煤灰除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降低外,其他作用与矿粉一致28天后有一定强度增长2、粉煤灰的检测项目及控制指标依据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检测项目有细度、需水量比、活性指数内控指标与国标要求一致,见表4表4 项目技术要求(不大于/ %)I级II级III级细度(45u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F类粉煤灰12.0 25.0 45.0 C类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 %F类粉煤灰95.0 105.0 115.0 C类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 %F类粉煤灰5.0 8.0 15.0 C类粉煤灰含水量,不大于/ %F类粉煤灰1.0 C类粉煤灰三氧化硫,不大于/ %F类粉煤灰3.0 C类粉煤灰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F类粉煤灰1.0 C类粉煤灰4.0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不大于/ mmF类粉煤灰5.0 3、特殊品种粉煤灰3.1永川粉煤灰永川粉煤灰属髙钙C类粉煤灰范畴。
一方面硫含量特别髙,导致颜色泛红,另一方面烧失量偏髙,导致需水量增加,所以使用在混凝土中出现泵送剂掺量髙,坍落度损失大的情况,同时混凝土拌合物颜色泛红但是永川粉煤灰的活性指数髙,能够部分替代水泥,节约生产成本3.2Ⅰ和Ⅱ级粉煤灰Ⅰ和Ⅱ级粉煤灰由于其比表面积大、烧失量低的原因,需水量小,活性指数较髙能够部分替代水泥,节约生产成本3.3机制磨细灰 主要用来取代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填充效应,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石灰石与水泥发生反应生成水化碳铝酸钙,对强度的贡献较小四、粗骨料凡是粒径在5mm以上的为粗骨料,要求粗骨料形状较好,片状颗粒少,级配较好,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等有害杂质少1、粗骨料的性能常用的有10-20mm的碎石和卵石、5-10mm的碎石和卵石1.1卵石较碎石密度大,硬度高1.2卵石表面比较光滑,与水泥浆体的粘结性能较差,混凝土强度稍低,但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阻力小,宜泵送1.3碎石有一定的含粉量,石粉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改善作用1.4在使用碎石时需严格控制碎石中含泥量以及泥块含量,含泥量或泥块含量较高时一方面要达到相同的和易性需增加泵送剂用量,同时坍落度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含泥量较大影响水泥与粗细骨料的粘结强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粗骨料的检测项目及控制指标依据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粗骨料的检测项目有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内控指标与国标要求一致,见表5和表6表5 碎石的级配范围方孔筛(mm) 规 格2.364.759.5016.019.026.531.537.55~10mm95~10080~1000~15—————10~20mm—95~10085~100—0~15———表6 碎石的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值项 目指 标 值I类II类III类含泥量(%)<。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