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习惯受益终身.doc
4页小学语文好 习 惯 受 益 终 身——浅谈如何纠正“唱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摘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诵读教育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法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诠释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所以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想象,阐述了如何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关键词:唱读 朗读 好习惯 唱读讲传引言:习惯的好坏会影响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养成了将受益终生,俗话说:“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反之,不良的习惯会贻害终生,所以,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诸多的学习习惯中朗读习惯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这不仅因为诵读教育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法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正诠释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朗读”,赋予它更广泛的内涵,老师,给予它更广泛的引领,为孩子们朗读,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读,成为一颗播洒书香的种子,把孩子们带上精神富足的人生之路,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公认的从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必要的朗读方法,能使学生深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各种弊病:有的学生朗读时,不是姿势不正确,就像“小和尚念经”;或是扯着嗓门大喊大叫,要不就是手拿着书,眼望着天花板或其它地方读“望天书”…… 针对这些现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怎样做学生的朗读“引路人”呢?一、养成正确的读书姿势,做到“三到”朗读时养成“坐如钟”的读书姿势:身正、肩平,双手捧书,挺胸,小手臂靠在桌面上,使课本成倾斜状做到心到、口到、眼到,这样注意力较集中,记忆力会增强,整体学习能力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二、说好普通话,赢得人际交往的第一张名片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的普通话将成为世界的语言,在小学给孩子们给与相应的指导与训练,将给他立下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纵观目前学生的语言环境,却不容乐观,方言普通话已成为定势,再加之现在孩子的很多都是有爷爷、奶奶带大,爷辈的方言的侵蚀,社会语言的杂乱,处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要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难上加难怎样在学校建立一块净土,营造纯净的普通话交往空间呢?1、利用字典学好汉语拼音,养成读准字音的习惯有人说:字典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在上新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宋代的朱熹对朗读曾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牵强暗记,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他们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习惯2.、营造愉悦的口语交际氛围,养成学好、用好普通话的习惯老师应该是普通话的典范,在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营造口语交际氛围,鼓励学生讲普通话形式,讲普通话的风气提倡人人都说普通话,以说普通话为荣,说标准的普通话为荣,努力成为家庭、社会的普通话宣传员三、养成朗读好习惯,受益终身1、 大声朗读,树立信心 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2、跟录音读 ,过好“入门关” 录音磁带大多是和教材配套的由专业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
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学生学习初始阶段,应要求学生扫清字句障碍,理解意思,然后在教学生读句子时,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句间停顿,读一段课文时,又教会学生句、逗号的停顿,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保持正常的说话速度,这样反复训练,就使学生不读破句,学正腔圆,语言流畅的习惯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开展“我和老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3、用“心”读 ,体验读的乐趣 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在集体朗读的时候更要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4、学会聆听,体验朗读之美通过听一些优美的朗读文章,给学生展示出“朗读之美”,让学生对优美的声音有直观的感受,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出学生自我朗读的兴趣,培养出学生的语感。
要防止或纠正唱读,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应做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齐读应安排得少一点,再少一些,我们借助学生模仿力强,好胜心强的优点,采用各种方式的读,如比读、挑战读、请读得好的同学领读等,来激起学生朗的欲望,提高其朗读能力,克服朗读中“拖腔拖调”的现象四、持之以恒养成朗读好习惯 1、合理安排朗读时间 “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季在于晨朗读的关键在早晨,教师应抓好早晨的朗读让学生养成早晨一到教室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哪怕只来了一个人,也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采用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自觉早读的氛围,让学生把书读起来首先以激励、欣赏的方式,激发学读书的欲望其次,培养好领读的学生,让她(他)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带动全班学生读书长期训练,用我们的耐心、恒心来浇灌,相信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成果2、固定朗读时间 班级是培养孩子朗读习惯的主要场所,但学生的自觉性是有限的因此,教师要陪同阅读,根据班级学习情况的不同调整时间,在教室内阅读的时间通常是10分钟或15分钟,每周安排这样一段固定的朗读时间,就能使朗读成为一种习惯朗读中,每个学生可以自行挑选要看的图书、杂志或报纸,在一次阅读中尽量不要变换,才能保证阅读的深入。
特别提示:老师不必提问、打断孩子的阅读,或做这样那样的要求,让孩子尽情自由阅读吧3、注意朗读形式多样化 儿童的天性好动,喜欢嬉戏,玩耍,单纯的背诵很难让儿童接受因此,朗诵也必须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采用集体读,指名读,接龙读,男女对读,竞赛读,传悄悄话等形式朗读时不时地给孩子竖起大拇指,给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给读得好的小组亮小红旗等等这样,孩子们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信心十足除此之外,教师积极大胆地将传统的游戏“击鼓传花”、“抢椅子”、“抽卡片”、“摸彩”、“奇妙口袋”等儿童喜爱的游戏编入到朗读活动中,让儿童节边玩边背,在乐中学,乐中背,使读经活动增添乐趣和动力 4、结合“唱读讲传”把经典根植于心结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唱读讲传”活动,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国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读得好的学生随时给予表扬和不同方式的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相互竞争的积极性另外黑板右下解的每日一格言,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点经典的氛围,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需要我们精心去培养,只要我们有耐心,有恒心,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得到养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为孩子们朗读,带着孩子们一起朗读,成为一颗播洒书香的种子,把孩子们带上精神富足的人生之路,是我们的义务与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 作者:长沙小学 黎春花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