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docx
5页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结果: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为75.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为94.2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商指数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各项健商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方式具有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足度,提高患者健商指数,从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关键词:脑血栓;护理;优质护理;作用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脑血栓的病发率逐年增加为进一步控制脑血栓的病发率,并且改善脑血栓患者的质量质量,国际上提出在其护理中强化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的理论[1-3]目前,国内外针对脑血栓患者护理中改进措施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其中针对优质护理管理实施的作用探讨的内容较少[4]。
因此,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研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作用,现报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4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0例,其年龄范围在48岁~81岁,平均年龄(66.583.58)岁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1例,其年龄范围在50岁~81岁,平均年龄(65.283.2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方法实施临床护理优质护理管理:优质护理管理主要分为生活优质护理管理、药物优质护理管理、运动优质护理管理、心理优质护理管理四个方面其中生活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各项临床特征和表现进行检测、观察、记录,实现数据的科学化管理,从而及时的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药物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药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药物使用健康教育,为其建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和用药习惯;运动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强度进行管理,例如针对患者肺活量制定强化肺活量运动计划,从而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及身体体质;心理优质护理管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进行护理,利用心理疏导、行为暗示、语言暗示等活动,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和预防心态,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采用院内自主护理满足度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的满足度状况问卷调查采用七大项十小项的方式根据护理交流方式、护理技巧、健康引导、护理清洁度等方面系统的对患者满足度实施调查调查结果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和十分不满意四个档次,护理总满足度=(十分满意+满意)/患者总人数*100%本次研究中为进一步明确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采用健商指数评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估分析健商指数主要包含自我保健、健商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思想内容,总评分为十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健商指数越高,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越佳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数(n)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对护理满足度组间比较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足度组间比较[n(%)]组别n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十分不满意总满足度观察组5229(55.77)20(38.46)3(5.77)0(0.00)49(94.23)对照组5218(34.62)21(40.38)9(17.31)4(7.69)39(75.00)x29.02980.07716.52277.99757.6640P0.00260.78110.01060.00460.0056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商指数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健商指数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前后健商指数比较结果(s)组别自我保健健商知识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对照组(n=52)护理前2.010.112.680.583.020.113.260.34护理后5.010.25a5.690.16a6.010.06a6.280.77a观察组(n=52)护理前2.110.062.980.353.580.293.110.21护理后6.590.217.260.39ab8.010.24ab9.010.21ab注:a表示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P<0.05;b表示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P<0.053讨论脑血栓是由脑动脉主管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患者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最终形成血栓的一种脑补血液堵塞疾病[5]根据国际医学组织调查研究,每年因脑血栓突发致死率高达0.98%[6]由此可见脑血栓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正在急剧的上升,因此针对脑血栓的预防与治疗刻不容缓[7]本次研究中针对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进行研究,明确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提高脑血栓的治疗效率及预防效率,进一步明确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方式具有提高护理满足度,改善患者健商指数的作用。
护理满足度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和护理之间的护患关系,从而有效的利用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最终实现提高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的作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足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75.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94.23%,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足度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足度,从而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此外,为进一步明确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本次研究中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健商指数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组内护理前后的健商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商指数,促进患者恢复和预防针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的健商指数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管理能够更加强化护理效果,从而大幅度的提升患者健商指数,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综上所述,针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方式具有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足度,提高患者健商指数,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陈秀英.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15(01):235-236.[2]蒋蕊,沈铁军.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09):278-279.[3]刘润香.优质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和患者满足度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5(03):718-720.[4]李燕.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4,14(02):118-119.[5]张桂荣.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07(02):1342.[6]张莉.优质护理在改善脑血栓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足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5,33(03):114-115.[7]钟雪芝.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1(02):204-208.-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