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型医疗设备介绍.doc

52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3677432
  • 上传时间:2018-02-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9.50KB
  • / 5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T一、医学中的 CT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CT 是一种功能齐全的病情探测仪器,它是电子计算机 X 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1971 年,英国科学家汉斯菲尔德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诊病机,定名为 X 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机 这种机器由 X 光断层扫描装置、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显示装置组成,可以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灶他和一位神经放射诊断学家一起,第一次为人体进行检查的对象是个怀疑患了脑瘤的妇女,结果在荧光屏上不仅现出了脑瘤的位置,甚至连形状和大小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一成功宣告了一个新技术的诞生CT 机投入到临床以后,以它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等优越性,发挥了有别于传统 X 线检查的巨大作用什么是 CTCT(Computed Tomography),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 X 线束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每次扫描过程中由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后的衰减 X 线信息,再由快速模 /数(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然后输入电子计算机,经电子计算机高速计算,得出该层面各点的 X 线吸收系数值,用这些数据组成图像的矩阵。

      再经图像显示器将不同的数据用不同的灰度等级显示出来,这样该断面的解剖结构就可以清晰的显示在监视器上,也可利用多幅相机或激光相机把图像记录在照片上由于 CT 影像完全屏除了重叠干扰,利用窗口技术使密度分辨率大大提高,对软组织及实质性器官的显示能力明显优于普通 X 线检查,CT 检查的适应范围大致如下:①颅脑部的检查: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等血管畸形)、脑外伤等;②对五官及颈部的检查:五官部位的肿瘤及炎症、咽喉部位肿瘤、颈部甲状腺及淋巴系统肿瘤、颈部肿块等;⑶胸部检查:肺内肿瘤及炎症,纵隔及胸腹的肿瘤、炎症等;④腹部检查:肝肿瘤、脓肿、血管瘤等,胆脏、肾脏感染及肿瘤,脾脏及胰腺肿瘤、脓肿、结核等,肾上腺增生及肿瘤,腹腔及腹膜后肿瘤、炎症,肠道肿瘤,盆腔内器官的肿瘤、炎症;⑤骨关节、脊柱部分的检查适用于其肿瘤、外伤、转移瘤、关节脱位、结核等疾患CT 检查主要是横断面的检查,直接的冠状检查仅限于颅脑和五官CT 的检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平扫或称普通扫描和增强扫描平扫 CT 又称普通扫描,指不给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扫描,通常用于初次 CT 检查者CT 平扫最主要的是掌握各个不同部位或器官以兴趣区的厚度和层间距的选择技术。

      对腹部或盆腔检查前应口服阳性造影剂使肠道非透性化,作为其 CT 检查前的常规准备用造影剂标志胃肠道器官,使胃肠和实性器官的界限清楚增强 CT 扫描:指给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造影剂,同时或紧接的进行 CT 扫描的检查方法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增强扫描是根据造影剂进入人体内后在各部位的数量和分布常依各个不同器官及其病变的内部结构的特点呈现一定的密度和形态异常,而更清晰的显示病灶或明确病变的性质等目前使用的 CT 扫描机多为三、四代全身 CT 扫描机,CT 机的分代主要以其 X 线管和探测器的关系、探测器的数目、排列方式以及 X线管与探测器的运动方式来划分第三代全身 CT,它有一个热容量为 1.5MHU 的旋转阳极 X 线管和含有 512 个探测器的高压氮气探测器系统,X 线管和探测器组合做同步旋转扫描,扫描时间有 2.8 S /层和 1.8 S/层使不随意运高动伪影减小到很低限度第四代螺旋CT 机,它有一个 2MHU 的旋转阳极 X 线管和 4800 固体探测器,探测器环行排列,固定在在扫描架上,螺旋扫描是利用 X 线管连续旋转,配合检查床的连续均匀运动,对某一部位持续不断的扫描,得到该部位连续的螺旋式断面解剖图像。

      其特点就是螺旋扫描中无间隙,避免了器官随呼吸而运动时“小的病理”改变被漏掉,假如把传统的 CT 切层当成象切萝卜片那样一片一片的切,则螺旋式 CT 就象做螺钉那样的螺旋式切割一片一片的萝卜螺旋式 CT 并且可重建出比传统 CT 扫描质量高的 CT 三维图像比如传统 CT 扫描肺底和上腹部器官时长因呼吸运动而漏掉病,而螺旋式 CT 扫描有效地克服了传统 CT 扫描而出现的漏层现象,大大地改进了这些器官 CT检查的正确性螺旋扫描时间,将原来传统 CT 扫描一个部位需几分钟缩短到几秒到几十秒钟就能完成如肺部 CT 扫描用传统 CT 扫描需用几分钟,而用螺旋式扫描,屏一口气十几秒就能将整个胸部扫描完毕尤其适于不和作病人的检查,明显的改变了儿科病人、急诊病人,以及有智能缺陷的病人的检查,可免除这些病人在检查前用安定、镇静或麻醉药物处理的麻烦由于扫描时间的缩短,还可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药物副作用,也降低了造影剂费用CT 的发展到目前已经历了一~五代的发展,其中第五代 CT 为电子束 CT,它是利用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来扫描靶环来产生 X 线扫描速度很快,又称为超快速 CT (U FC T),其扫描可达 20 层 /秒,使心脏大血管系统的 CT 检查成为可能。

      现国内仅有 1~ 2 台CT血管造影(CTA)及 CT 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CTVE),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的观察血管及腹腔器官内部结构的方法 MRIMRI 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初曾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作为医学新技术的 NMR 成像(NMR imaging)一词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随着大磁体的安装,有人开始担心字母“N”可能会对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另外, “nuclear”一词还容易使医院工作人员对磁共振室产生另一个核医学科的联想因此,为了突出这一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放射学家和设备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技术特点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一种,它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人体信息 1946 年斯坦福大学 的 Flelix Bloch 和哈佛大学的 Edward Purcell 各自独立的发现了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技术正是基于这一物理现象1972 年 Paul Lauterbur 发展了一套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空间编码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重建出人体图像。

      MRI磁共振成像技术与其它断层成像技术(如 CT)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它们都可以显示某种物理量(如密度)在空间中的分布;同时也有它自身的特色,磁共振成像可以得到任何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体图像,甚至可以得到空间-波谱分布的四维图像像 PET 和 SPECT 一样,用于成像的磁共振信号直接来自于物体本身,也可以说,磁共振成像也是一种发射断层成像但与 PET 和SPECT 不同的是磁共振成像不用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成像这一点也使磁共振成像技术更加安全从磁共振图像中我们可以得到物质的多种物理特性参数,如质子密度,自旋-晶格驰豫时间 T1,自旋-自旋驰豫时间 T2,扩散系数,磁化系数,化学位移等等对比其它成像技术(如 CT 超声 PET 等)磁共振成像方式更加多样,成像原理更加复杂,所得到信息也更加丰富因此磁共振成像成为医学影像中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MRI 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 CT,带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有某些金属异物的部位不能作 MRI 的检查,另外价格比较昂贵工作原理核磁共振是一种物理现象,作为一种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到 1973 年才将它用于医学临床检测为了避免与核医学中放射成像混淆,把它称为磁共振成像术(MR)。

      MR 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内,经射频脉冲激后产生信号,用探测器检测并输入计算机,经过计算机处理转换后在屏幕上显示图像成像原理核磁共振成像原理:原子核带有正电,许多元素的原子核,如1H、19FT 和 31P 等进行自旋运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自旋轴的排列是无规律的,但将其置于外加磁场中时,核自旋空间取向从无序向有序过渡这样一来,自旋的核同时也以自旋轴和外加磁场的向量方向的夹角绕外加磁场向量旋进,这种旋进叫做拉莫尔旋进,就像旋转的陀螺在地球的重力下的转动自旋系统的磁化矢量由零逐渐增长,当系统达到平衡时,磁化强度达到稳定值如果此时核自旋系统受到外界作用,如一定频率的射频激发原子核即可引起共振效应这样,自旋核还要在射频方向上旋进,这种叠加的旋进状态叫做章动在射频脉冲停止后,自旋系统已激化的原子核,不能维持这种状态,将回复到磁场中原来的排列状态,同时释放出微弱的能量,成为射电信号,把这许多信号检出,并使之能进行空间分辨,就得到运动中原子核分布图像原子核从激化的状态回复到平衡排列状态的过程叫弛豫过程它所需的时间叫弛豫时间弛豫时间有两种即 T1 和 T2,T1 为自旋-点阵或纵向驰豫时间,T2 为自旋-自旋或横向弛豫时间。

      医疗用途磁共振最常用的核是氢原子核质子(1H) ,因为它的信号最强,在人体组织内也广泛存在影响磁共振影像因素包括:(a)质子的密度;(b)弛豫时间长短;(c)血液和脑脊液的流动; (d)顺磁性物质(e) 蛋白质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是,磁共振信号愈强,则亮度愈大,磁共振的信号弱,则亮度也小,从白色、灰色到黑色各种组织磁共振影像灰阶特点如下:脂肪组织,松质骨呈白色;脑脊髓、骨髓呈白灰色;内脏、肌肉呈灰白色;液体,正常速度流血液呈黑色;骨皮质、气体、含气肺呈黑色核磁共振的另一特点是流动液体不产生信号称为流动效应或流动空白效应因此血管是灰白色管状结构,而血液为无信号的黑色这样使血管很容易与软组织分开正常脊髓周围有脑脊液包围,脑脊液为黑色的,并有白色的硬膜为脂肪所衬托,使脊髓显示为白色的强信号结构核磁共振(MRI)已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的成像诊断效果最佳的是颅脑,及其脊髓、心脏大血管、关节骨骼、软组织及盆腔等对心血管疾病不但可以观察各腔室、大血管及瓣膜的解剖变化,而且可作心室分析,进行定性及半定量的诊断,可作多个切面图,空间分辨率高,显示心脏及病变全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优于其他X 线成像、二维超声、核素及 CT 检查。

      在对脑脊髓病变诊断时,可作冠状、矢状及横断面像仪器设备医疗特点MRI 提供的信息量不但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术,而且不同于已有的成像术,因此,它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 CT 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MRI 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瘤、颅内动脉瘤、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非常有效,同时对腰椎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诊断也很有效检查目的: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优点:1.MRI 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损伤;2.MRI 能获得原生三维断面成像而无需重建就可获得多方位的图像;3.软组织结构显示清晰,对中枢神经系统 、膀胱、直肠、子宫、阴道、关节、肌肉等检查优于 CT4.多序列成像、多种图像类型,为明确病变性质提供更丰富的影像信息缺点:1.和 CT 一样,MRI 也是影像诊断,很多病变单凭 MRI 仍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的诊断;2.对肺部的检查不优于 X 线或 CT 检查,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不比 CT 优越,但费用要高昂得多;3.对胃肠道的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4.对骨折的诊断的敏感性不如 CT 及 X 线平片;5.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 MRI。

      6. 危重病人不宜做7.妊娠 3 个月内者除非必须,不推荐进行 MRI 检查8.带有心脏起搏器者不能进行 MR。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