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法学课程实施意见.doc
7页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法学专业《宪法学》课程教学实施意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宪法学》系法律类(专科)学员的统设必修课《宪法学》作为一门基础的法律专业 课程,涉及到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木的问题为帮助学员学好这门课程,特提出以卜教 学实施意见,希参照执行一、 教学基本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学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立法原则;熟悉宪 法条文的规定;提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要性的认识,增 强法制观念,口觉维护宪法的权威;为学习法律专业其它课程打下基础二、 教学媒体设置与教学进度(一) 教学媒体设置1. 《宪法学》教材采用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焦洪昌主编,2004年8月第1版配套 教材为《宪法学参考资料》(岀版社、编写人员及印刷版木均同上)主教材部分是教学的基 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配套教材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学习指导书 和参考资料,它有三个功能:一是学习主教材的向导和补充;二是连接主教材和录像教材的 媒介;三是白学和复习的必要补充,包括练习、案例等2. 录像教材是重要教学环节,是文字教材的导读、拓展、深化和补充,是学生获得课 程知识的强化媒体。
木课录像教材共计9学时(含复习课)3. 网上资源:网上发布包括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公告,问题咨询、案例分析、学科 动态、参考资料,并按照教学进度,陆续刊登练习自测题,不定期地进行BBS网上讨论与答 疑等4. 学生应积极通过网上论坛、E-MAIL.、信函等形式与教师联系,共同探讨教学 中的问题,交流学习体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二) 教学进度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建议1周4学时,18周结束新课,19周进行综合复习参考 教学进度如下:第一章宪法的基木理论6学时第二章宪法的产生和发展5学时第三章国家性质8学时第四章政权组织形式10学时第五章选举制度8学时第六章国家结构形式8学时第七章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9学时第八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学时第九章国家机构8学时第十章国家标志2学时三、各章教学内容及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体系结构,本课程共三个部分,10章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教学内容:第一节宪法的概念第二节宪法的分类第三节宪法规范第四节宪法的作用第五节宪法实施的监督教学要求:了解:宪法词义的演变;宪法的民主原则;宪法的分类掌握: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宪法与民主制度的关系重点掌握:宪法的概念;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主要表现(宪法与普通法律的联系与区 别);用阶级观点分析,宪法是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表现。
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近代宪法的产牛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牛和发展第三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牛和发展教学要求:了解:宪法的发展及趋势;宪法如何反映特定国家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发展变化掌握: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牛和发展垂点学握:英国宪法、美国宪法、法国宪法的历史地位;我国宪法的发展史及四部宪法 的比鮫;1982年宪法的基本精神第三章国家性质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节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第三节爱国统一战线第四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的8个民主党派掌握:继续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的地位及作用重点掌握:国家性质的概念;我国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共产党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核心;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组织形式;政党制度概述;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我国的基木政治制度第四章政权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第一节政权组织形式概述第二节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教学要求:了解:封建国家和资木丄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掌握:政权组织形式的种类巫点掌握:政体的概念及政体与国体的关系;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在 人民代表大会中的表现及其与“三权分立”的界限;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章选举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选举制度概述第二节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第三节选举制度的民上原则第四节我国选举的组织和程序教学要求:了解: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掌握:选举的组织和程序;如何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重点掌握:选举制度的概念和基木理论;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第六章国家结构形式教学内容:第一节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第二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三节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教学要求:了解:我国民族区域口治制度的优越性掌握:行政区划的划分;特别行政区同中央的关系;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法制制度、性质、 自治权,明确特别行政区的国家机关重点掌握: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及分类;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民族区 域白治的概念及含义;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白治机关及向治权;行政区划的概念;特别行 政区的概念、政治法律制度、性质和享有的自治权;一国两制理论第七章 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教学内容:笫一节 经济制度概述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三节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对财产权的保护第四节 国家的根木任务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第五节 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第六节 保护环境和控制人口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多样性和分配形式的多样性;经济制度的概念。
掌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内容及重要意义;我国控制人口和坏 境保护的重要性巫点掌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宪法修止案对我 国经济制度所作的新规定;宪法修正案及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 有关宪法规定第八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皐木权利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四节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及行使的原则教学要求:了解:我国人民权利口由的历史发展;人权与公民权掌握:公民与人民的联系和区别;公民权与人权的关系及其宪法地位;公民的基木权利 和义务的概念;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遵循的原则重点掌握:公民的概念;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及其特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确 认公民国籍的原则第九章国家机构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第二节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四节国务院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六节地方国家机关笫七节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第八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教学要求:了解:国家机构的历史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的职权和机构设 置掌握: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职权以及城市居 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作用。
重点掌握:国家机构的概念;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原则;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及其常务 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权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地位、产生、任期、职权和特点; 国务院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领导体制和会议制度;机关首长的任期、组成和领导体 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任期和领导体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棊层 群众性组织的性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期及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第十章国家标志教学内容:第一节国旗第二节国徽第三节国歌第四节首都教学要求:了解:国歌和首都的有关规定及意义掌握:宪法、国旗法、国徽法对国旗、国徽的规定注:学习各章时,应加强对宪法相关条文和修正案的掌握四、作业与考试1. 成绩构成开放教育专科本门课的成绩由“平时作业成绩+期未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20%,期未考试成绩山80%2. 木课程期末考试以重庆电人下发的期未考试文件为准3. 其他相关资料请教学班在网上查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