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10316032
  • 上传时间:2023-09-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9.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2年浙江丽水中考语文试题山水诗源“诗话丽水”学习小组邀请你加入“瓯江山水诗路”主题短片制作团队,请参加下面的活动(16分)活动一:搜集资料1.下面是小组成员搜集纪录片时听记下的文字,阅读并按要求完成(1)-(3)题4分)瓯江,一条始于百山祖的yuān( )源之河,贯穿整个浙南山区,沿途气候景象变□出奇 孕大含深,从古至令引发无教文人墨客jìng( )相吟诵,为承载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提供了广阔语境摘自求索纪录频道《山水诗话丽水人》)(1)听记的同学遇到两个不会写的字,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yuān( )源 ②jìng( )相⑵两位同学对“变□ 出奇”一词的写法产生分歧,请为处选出恰当的汉字1分)A.换 B.幻(3)听记的同学没听清楚“ ”这一处的短语,请根据语境选出怡当的短语1分)A.秀山丽水 B.山清水秀 活动二:撰写文案2.学习相关纪录片后,小组成员拟写了一段文案,请将其中引用的诗文补充完整4 分)八百里瓯江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可谓“奇山异水, ⑴ ”(吴均《与朱元思书》)登临处州烟雨楼,会遥想“ ⑵ ,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风雅;翘望景宁敕木山,能心生“ 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豪兴;穿渡云和浮云溪,可意会“浮云游子意, ⑷ ”(李白《送友人》)的绵邈。

      瓯江山水,隐藏着文人墨客的心灵密码活动三:学习取景3.小组用右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4分)A.王湾《次北固山下》 B.李白《渡荆门送别》 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活动四:学习取名4.小组用下列名著学习如何巧妙地设计短片的名称请选择其中一部,结合名著的内容与主题分析其书名的妙处4分)A.《朝花夕拾》 B.《海底两万里》 C.《红星照耀中国》 人文诗脉“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城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分)莫言:我一直牵挂着龙泉的父老乡亲!.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龙泉管氏后裔莫言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高密管氏宗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2010年,莫言到龙泉寻根问祖时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

      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 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场和第十届龙泉青瓷宝剑节举办在即,记者专程赴北京采访了莫言 (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 记者:莫言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在北京采访您2010年您曾赴龙泉寻根问祖,一晃七年过去了,龙泉在您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莫言:回头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觉没那么长时间,好像也就两三年前的事情上次龙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记载的——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龙泉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都迁出来了,迁到我去过的后甸村(龙渊街道一村),也就是管师仁故居、管氏祠堂那里,当然还参观过大窑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方,还深入到铸剑铺里去,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总之这一行是很丰富的,印象也很深刻,所以我才感觉到仿佛没那么长时间 (二)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记者:您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刚刚您也提到了石马村、后甸村、下樟村,有没有跟您儿时的记忆有重叠,或者勾起你似曾相识的印象?莫言:龙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样,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清水秀很美的风景。

      我的故乡高密就是一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点,所谓的南山,海拔只不过五六十米的样子最近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水也很缺我印象中的高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万物萧杀以后,也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所以和龙泉对比非常的强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的鲜明 (三)龙泉之行在为创造做准备记者: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龙泉老乡都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作,更想在您的作品当中能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面的打算么?  莫言:这可能要慢慢地来吧,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材,但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些我来到龙泉看了两天,写一个龙泉游,去了温州,就有个温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但真的要把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可能还是,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突然会记忆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小说素材总而言之,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我的创作做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东西。

      选自《今日龙泉》2017年8月7日,有删节)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参加本次研讨活动,请结合专访为他量身定制一封请柬5.小组准备给请柬配上莫言的题诗,但成员们对“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这两句是否合适产生了分歧,请发表你的意见2分)6.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用文字对画面加以描述3分)7.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在研讨活动中发表演讲,请结合专访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拟一个适合莫言演讲的话题,并说明理由4分) 天地诗心“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松荫溪流域开展“名士诗文品赏”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9分)山居之美月山草堂四咏(明)汤显祖 (一) 楼转松风韵紫虚,眠云夜冷昼芙蕖山中所有应如此,直是江南陶隐居 (二)风露涓涓浣竹林,月窗秋影夜来深不知丛桂山中客,长听潇湘云水音 (三) 君子山前放午衙,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 (四)酒是金盘露滴成,花如素女步轻盈西风幕雨何辞醉,便向池亭卧亦清[注释]①选自《汤显祖诗文集》月山,在遂昌县城西8.下列是四首诗歌的标题,请将诗歌序号分别填到对应的标题后面2分)松屋卧云( ) 竹院烹茶( ) 荷亭酌酒( ) 竹窗延月( )9.你从这组诗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 尺牍之致与袁六休①(明)汤显祖②出关数日作恶念与君家兄弟五六人,相视而笑,恍若云天一路待君不至,知君已治吴吴如何而治?瞿洞观③相过,应与深谭 (选自《玉茗堂尺牍》)与汤义仍书(明)袁宏道作吴令,备诸苦趣不知遂昌仙令④趣复何如? 俗语云:“鹄般白,鸦般黑由此推之,当不免矣人生几日耳! 长林丰草,何所不适,而自苦若是每看陶潜,非不欲官者,非不丑贫者但欲官之心,不胜其好适之心;丑贫之心,不胜其厌劳之心故意“归去来兮”,宁乞食而不悔耳弟观古往今来,唯有讨便宜人,是第一种人故漆园⑤首以《逍遥》名篇鹏唯大,故垂天之翼,人不得而笼致之;若其可笼,必鹅鸭鸡犬之类,与夫负重致远之牛马耳何也?为人用也然则,大人终无用哉?五石之瓢,浮游于江海;参天之树,逍遥于广漠之间大人之用,亦若此而已矣且《易》不以龙配大人乎?龙,何物也?飞则九天,潜则九地,而人岂得用之!由此观之,大人之不为人用久矣对大人言,则小人也弟,小人也人之奔走驱逐我,固分⑥,又何厌焉?下笔及此,近况可知知己教我!(选自《袁中郎尺牍》) [注释]①袁六休:即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体 ②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又号海若。

      ③瞿洞观:人名④仙令:对县令的雅称⑤漆园:指庄周 ⑥固分:本来如此 10.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3分)文言词句方法解释应与深谭查阅词典法:①延伸,延及②扩展扩大③同“谈”,谈论1)长林丰草课内迁移法(2)又何厌焉语境推断法(3)11.袁宏道在信中称汤显祖为“知己”,汤显祖也视袁宏道为“知己”吗?请结合(与袁六休)一文加以分析3分)12.文中画线句中的“鹏”,有的版本写成“雕”,你认为写成“雕”可以吗?请结合语境阐述理由3分)13.尺牍渐行渐远,却弥足珍贵小组成员阅读两则尺牍后拟写了一篇读后感,请你帮他补全空缺的内容4分)尺牍者,代言之书也而言为心声,对人言必发自肺腑也汤义仍问⑴ ”,袁中郎言“作吴令,备诸苦趣”,皆诚挚之语也凡尺牍之道,婉曲详尽,惟以与朋友洞为尺牍,然汤、袁大异其趣《⑵ 》奔腾似万丈倾泻之瀑布,而《⑶ 》深沉如千里绵长之滑流尺牍多而千言,约而数语,真情时时流诸字里行间,正可谓⑷ (用四字短语总结) 清莹诗境“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好溪流域开展“名胜古迹采风”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8分),仰视缙云张抗抗 缙,赤色之帛。

      缙云,彤云彩霞缭绕之地缙云位于浙东南丽水地区,唐武周登封元年(公元696年)建县缙云城东著名的仙都风景区,有一株石笋,其型拔地而起,顶部有一方四时不竭天然池水,相传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所形成石笋又名鼎湖峰,自晋代起闻名于世缙云氏是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夏官的号名,也是黄帝族势力南扩至缙云地区的古老记忆至唐天宝年间,曾有祥云仙乐回旋于缙云山,唐玄宗听闻惊叹:“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笔写下“仙都”二字缙云、仙都、鼎湖,皆为有出处的美地美景美名春日去仙都,满眼皆绿,绿树碧水青草滩,被饱满的绿山谷环抱,山间弥漫的雾气如翠纱飘拂走过绿荫蔽日的水上长堤,透过山崖上红殷殷的杜鹃花,穿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轻风吹开雾气,一座摩天石塔,若隐若现地兀自耸立它从一池波光盈盈的湖溪里升起来,远望一眼,并不觉得它何等雄奇,只是与我以往见过的石笋有些不同,它不在幽暗的山洞、不在高高的山巅,而是以略显谦逊的姿态,低低伫立于群山之谷,有如平地凸现的泰山然而,当我渐渐走近它,一直走到它的脚下它的体积与高度,随着我的步步靠近而逐渐壮大我凝视它,然后仰起脸,再仰脸,仍然望不到它的峰顶那一刻,我被它惊到了:这是一块直上直下、囫囵敦实的巨石,四壁峰岩光滑陡峭,经受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磨砺,未有太多损蚀剥落。

      就像一个强壮伟岸的裸身巨人,灰褐色的肌肤,在酷烈的阳光和雷暴下,被锤炼得厚实坚韧南方多雾多雨的湿润空气,使它吸储了太多的宇宙精华而拥有强大的气场巨石半腰有一凹陷的圆洞,很像巨人的肚脐,日夜吐纳着释放着大自然的能量再次抬头,依稀望见石柱顶端那一层层茂盛的灌木,错落有致地披挂下来,像是给石柱披了一件硕大的雨篷尽管巨岩四壁可供攀缘,但据说只有极少人登上过巨石的绝顶,见过峰巅苍松翠柏间的神秘水池我踮足翘望,未见缭绕缤纷的彩云,却有一群小鸟倏然惊飞,传说中,轩辕黄帝在此铸鼎炼丹后跨赤龙升天而去……鼎湖峰,相传生成于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融融岩浆凝固成花岗岩,其后风雨侵蚀,周围的石灰岩渐渐风化,只剩下一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直通地底深处漫漫岁月,它稳稳矗立于此,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