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儒学的兴起(公开课)ppt - 幻灯片1.ppt
39页2005年在山东曲阜举行的纪念孔子2555年诞辰公祭大典,世界看孔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中国两千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在首尔,孔子在柏林,孔 子 在 巴 黎,董仲舒,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第二课 儒学的兴起,,秦始皇像,毛泽东所说的“秦皇”略输文采主要是指他在文治方面的欠缺,请加以说明秦始皇像,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坑儒谷 在陕西临潼县西南,《史记秦纪》始皇三十五年,诸生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寰宇记》坑儒谷,唐明皇改为旌儒乡一.“焚书坑儒”批判——儒学受到打击,(秦),(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明]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积极:消极:,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的兴起,春秋战国,秦,,汉,,,唐,,开创,,打击,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
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1.采取措施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频繁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组成“中朝”参与机要,与外朝相对应2.改革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3.设立刺史制,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推行盐铁官营,开通了丝绸之路……,对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毛泽东却评说:“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他对汉武帝的评价,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2 汉武帝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汉武帝的文治:,,1)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3)确立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4)令全国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5)起用通晓儒学的人参政3.儒学在两位帝王统治时期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的发挥中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获得“独尊”地位。
评价:,1)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2)适应了汉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3)加强了对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 推动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4)结束了各学派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彻底结束),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4.汉武帝在位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政策有没有关系?,仲舒墓(下马陵)在西安南城墙东段内侧,有一条小街道,叫“下马陵街”这条街偏东北侧就是董仲舒墓所在董仲舒墓也叫下马陵,这条街因此而得名董仲舒生平,董仲舒是广川人,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枣强县人,这个人在景帝朝已经是做了博士了……博士就是指他的博学,……所以这个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学者……建元元年的十月,他(汉武帝)就下诏让天下的诸侯让一些高官推举贤良方正,……发现了董仲舒,董仲舒考了个第一名,就是举首这样,既然他是第一名,是举首,汉武帝就连续向他问了三次,……这才流传下今天的“天人三策”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董仲舒,二.罢黜百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西汉),材料1:“《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材料2:“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3:“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儒学独尊”,“君权神授”(天 = 君),“大一统”,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思想主张,作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统一,兴办太学,评价:与时俱进,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统治者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在哪里?,1.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批上了神学外衣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3.外儒内法,皆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他的生命力4.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先秦之儒和董仲舒之儒的区别,汉代讲学图,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兴办太学过程与意义: ①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
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做官 ②作用:太学的兴办, a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使非贵族官僚家庭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入仕; b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儒学的兴起,春秋战国,秦,,汉,,,唐,,开创,,沉重打击,成为正统,,贵族,德才,门第,成绩,世袭,推举,考试,隋唐,三.科举制——儒学地位的强化,大清金镑,先秦,汉代(汉武帝),魏晋,三.科举制——儒学地位的强化,(隋唐),材料2: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 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散序进士》,材料1: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以上材料反映的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探讨今天我们应当怎样来看待材料3的现象?,材料3: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材料1:材料2:材料3:,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思想控制),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儒学的兴起,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开创,,沉重打击,成为正统,,,地位强化,清代考棚(四川阆中 ),清科场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命题,“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五经”除了《诗经》外还有A.《尚书》《礼》《易》《春秋》B.《大学》《论语》《中庸》《孟子》C.《大学》《论语》《尚书》《春秋》D.《尚书》《中庸》《孟子》《春秋》,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12分),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6分),,参考答案,(1)晚清组1分)(2)①东汉组、宋代组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每组2分,共4分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2分)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2分)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2分),,,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宋明时期的儒学发展材料一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
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文人心中的旧理想 ——钱穆《国史新论》请回答:(1)材料所说北宋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并据材料一指出北宋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打开“新风气”借鉴的其他理论新风气”“新”在何处?,,代表人物:北宋五子政治理想:治国、平天下理论:佛教和道教的理论新在创立了理学主要主张见教材),(一)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1.思想来源:2.基本含义:3.北宋五子各自的主张: (二程),①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就是“仁”,理的本质:,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知识点拔,儒学+佛教思想+道教思想,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新儒学),材料二 (修身之要)言忠信。
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再2)据材料一分析书院兴起的原因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材料三反映了理学家怎样的思想追求?,,(2)原因:佛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理学家的倡导培养目标: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思想追求:朱熹肯定了“理”的绝对性和神圣性,而理实际上就是“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恪守三纲五常,以维护社会稳定二)理学的成熟,1.代表人物:2.理论来源:,3.主张和成就:,(1)理气关系论:,(2)理学的修养论:强调:仁;核心是正君心,(3)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4)为《四书》注解,成为理学的经典著作,4.影响:(1)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
3)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知识点拔,朱熹(集大成者),二程+张载,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材料五 度当时之要,益信理国非恃空言,救亡必资实学朱陆一切心性仁义之说,不啻儒家之清议,足以致中原于沦丧而莫可挽回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3)材料四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三有何不同?材料五是对哪一理论及其弊端的批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批评的看法答:(1)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心学是程朱理学的延伸和发展程朱理学宣扬的是理在心外,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而王守仁则认为“心外无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强调道德自律,而程朱理学则强调“格物致知”2)理学,空谈(清议)误国3)看法:不全面他们不仅有清议,也有实际行动言之有理可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