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doc
8页探索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自媒体时代到来, “微写作”应运而生 2014 年,北京率先将“微写作”纳入语文高考中,微写作也因此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课堂“微写作”训练,既有利于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本文用多个课例说明课堂微写作应注重与课文内容的天然联系,且写作的内容要小巧生动,最重要的是要顺势而作凡是爱好阅读之人,大都喜欢在书页上写点简短的眉批、 旁批、读后记,这是典型的微写作行为,甚至教师给学生写的作文评语,和学生的短信聊天也是微写作高考语文卷中的阅读发挥性表达题、仿写题,都是对微写作运用的考察, 如 2010 年湖北语文高考中有一道语言题,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 50 字微写作能弥补大作文无法多元化地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尴尬,降低了学生的考试风险, 提高了写作考查的区分度 2014 年北京市语文高考新增了三选一的“微写作”内容,深受考生欢迎微者,小也小者,易于操控,易于奏效上海师范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邓彤说, “微型写作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
微型写作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 ”当前学生怕写作、厌写作的心理现象已经不是个例,微写作则降低了难度,以低起点进入写作状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和成就感对于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微写作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课堂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旦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笔者有意识地依托阅读教学的文本,挖掘文本中的写作资源,暂时放弃写作教学的系统化与序列化的整体追求,着眼于局部、微型的实践训练为了显示微作文和大作文有所区别,营造独特的写作氛围,我们的微作文都是写在统一的B5 纸,方便交流反馈,也方便装订积累 如《长亭送别》教学中的“曲子改编” 写作内容:从课文中任选一支或几支你最喜欢的曲子,根据曲意改写成现代诗优秀的改编诗歌如下:潘琴同学的 [ 滚绣球 ]:愿疏林挂晖,怨玉骢难系愿此怨彼又缘何?只为悲欢聚散情难托香囊轻解,罗带暗松,愁锁眉宇夕阳落魏瑛同学的 [ 四煞 ]: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天不作美,泪洒得黄河溢,此恨绵绵,使三峰华岳低,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蔡文渊同学的 [ 一煞 ]残阳如血,敲打在寂寞的心上。
夕阳古道,淡烟笼罩望不见远行的身影,只听见凄冷秋风的呜咽,似乎耳边还有玉骢马的呼唤身无彩凤,只有让梦的翅膀,飞过那茫茫群山,伴你行走天涯,但怜人意薄云水《长亭送别》这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瑟瑟秋景和依依情思高度交融,构筑了一个优美的艺术境界,真可以称得上是戏剧中的秋思之祖这次活动出现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语言品析阶段,重点赏读《端正好》 、《一煞》、《收尾》等几支曲词情景交融的抒情美尽管看上去这种微写作活动是在为阅读服务,但它不仅是为阅读服务,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写作活动在学生的交流活动之中尽显课文的语言之美,并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又如中秋和诗活动:教师示例:再过两天就是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我们来个专场,老师写了一首《乙未中秋佳节献辞》送给大家,“天泰地泰八方泰, 鱼欢鸟欢万物欢; 山美水美人人美,月圆家圆事事圆! ”请每位同学和诗一首,展示你的思想和才华同学们自由地写诗,并站起来交流 )蒋宏鑫:明月皎皎当空照,烟花五彩齐绽放月下饮酒共欢聚,桂花送来到梦乡师:生动,多好,他大概用了两分钟就举起了手冯圣铭:皓月当空谷溢香,佳希美酒满庭堂欢声笑语团圆夜,喜庆丰收谱乐章。
谢先江:素娥天上挂,深秋莫若此不知是何时,此时醉相思师:可以改为不知因何事?此时醉相思谢先江: 谢谢老师 我还写了一首,“八月十五中秋夜,愿君团聚来赏月尘中见月心亦闲,举酒无言情自悦 ”黄志辉:月到中秋伴佳人,人到团圆了思愁此月若是无盈缺,奈何人间多离别?陈萌: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周童士:我的题目是乙未中秋咏母南归乡里, “皎皎玉轮与离人,相聚秋夕惹愁深家母去家一千里,圆月不圆两扇门陆俊青:中国传统中国节,中国节里有中秋中秋佳节明月挂,明月光下庆团圆梅洋铭:中庭风送爽,秋夜露凝香快意伴笑声,乐景醉月光沈彦冰:月光满地香满屋,举家欢聚庆团圆此番美景与乐事,只愿岁岁若今朝师:韵押得不太理想,可以再修改沈一新: ?E?F桂叶翩翩影,澄明月镜处处寒但问秋思为何物,玉兔月宫倩影随师:我喜欢你这首,古典气息浓厚!这次写作活动安排在唐诗宋词选修课的起始阶段,平仄押韵稍做讲解,学生觉得有点手痒痒的时候,正好用中秋佳节来作文章,师生和诗,尽情抒发自己的心声学生在先写后品的活动中得到双重美的感受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学生因为年龄、 经历的限制,很难深入、全面、辨证地思考生活,感悟人生。
此时,我们的文本能成为一座桥梁,接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让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结合自己的认知去体验,去感悟,打开写作的思路,从而达到认知的新高度如选自《现代散文选读》“理性与感性同样有力”这一板块的《可以预约的雪》,文章结构清晰,由寻常之物作比,以小见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借鉴第一节课有一道微写作,初读林清玄《可以预约的雪》 ,感受林清玄关于人生的感悟,联系你积累的人物素材,写一段你对人生的感悟很多同学都有感而发,比如陈沐迪同学: “人生充满‘变’与‘常’ ,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在最有活力的年纪,史铁生迎来人生大变――终身轮椅令人绝望的现实让他流连地坛,并最终参透‘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于是他对生命之变有了宽容之心,并依然会保持预约希望他用自己的文字帮助很多人学会微笑 ”写作技能的提高常常从模仿起步叶圣陶先生说: “课文无非是例子 ”就一篇范文来说, 无论是它的立意、 构思,还是语言等方面,都可供学生模仿写作,但模仿必须有重点的选择模仿如果教师用好文本,挖掘课文中精彩的语句,炼其字,仿其格,无疑为学生建造了一个文字仓库,资源自是源源不断例如在学完汪曾祺的《葡萄月令》一文后,笔者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苦心经营,让他们明白“编月体”这种流水账外表下作者对葡萄的热爱。
当天的微写作,模仿“十二月令”结构,写一写高二一天的生活在很多同学诙谐幽默的叙写下,小高考的复习不再枯燥乏味,反而让大家感受到了追逐理想的激情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课堂微写作要与课文内容有着天然的联系,且写作的内容要小巧生动,最重要的是要顺势而作,自然而然笔者赞同黄厚江教授说的,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绝不是把阅读课教成作文课还有一些老师因为担心微写作占用的课堂时间过长,就将微写作安排到课后进行,这样学生在应付的状态下“完成作业” ,自然写作积极性不高参考文献:[1] 余映潮 . 微型写作,点染课堂――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66)[J].语文教学通讯, 2014,( 5B).[2] 赵长河 .“微写作”教学导向价值及备考撮要 [J].中学语文教学, 2014,( 5) .[3] 沈建军 .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4] 林玉富 . 微作文,作文训练的轻骑兵 [J] .中学语文 ?大语文论坛(下旬) , 2013,(7) .(尤喜芸 江苏省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 214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