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论巧用哲学原理时事迷惑.docx
4页简论巧用哲学原理 时事迷惑 摘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常常碰到学生提出的多种尖锐的时政理由假如将这些难以解答的理由同哲学常识相联络,用相关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就会使复杂的时事政治和费解的哲学难题得到中和,从而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关键词:哲学原理;时事;巧用 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两大板块,在学习中所面正确重难点各不相同哲学作为有关世界观的学说,其理论性、系统性和概括性对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政治知识的特点又要求学生既要立足于当下,又不能忘却过去,忽略未来;既要着眼于本国,更要放眼于世界多年来,笔者尝试巧妙利用哲学原理来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时事政治的迷惑,在实践中积累了部分经验,现将详细的实践经验介绍以下 一、用新事物发展过程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高中政治的主要知识点以中国为例,首先,中国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使人民的民主权益得到保障;其次,中国实施以按劳分配为主、多个分配方法并存的分配方法,在确保人民劳动主动性的同时又有效地确保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再次,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使得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愈加高效、有力地处理社会突发事件;最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表现在物资调配的高效率上。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每一个学生全部熟知因此当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很优越,可为何当今世界只有寥寥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理由时才更显得棘手这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理由,回复学生这个理由时,笔者跳出了简单的政治思维模式,而是用哲学的眼光来引导学生深思 一切事物全部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改变和发展之中而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替代旧事物的过程那么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新事物,它具有全部新事物的通常特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新事物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将经历由弱到强、重复较量、逐步替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事物的总体发展是向前的,是光明的,不过这个过程却是曲折的,在前进中遭遇曲折,在曲折中探索光明,新事物肯定会战胜旧事物,取得愈加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这个哲学原理并不复杂,不过跳出了以往的历史案例,用进行着的现实对此进行解释,使得理论愈加生动,现实也愈加清楚明朗 二、用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厘清反腐工作和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性 自2021年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了中国全社会连续关注的热词,反腐工作的连续开展让权力深入地被规范对此,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现有着深切的拥护,却也产生疑问:面对贪污腐败分子,我们该怎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性?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一直代表中国优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性党的优秀性作为矛盾的关键方面是在事物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内的贪污腐败分子是作为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存在的,也是不可忽略的矛盾一方,多年来连续的反腐工作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此的重视,这些贪污腐败分子绝不能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从这个角度来深思,复杂的政治理由就变得清楚明了,学生对难以区分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有了更为形象的认识 三、用科学的认识论为“马航失联”事件指点迷津 最近发生的“3·8马航飞机失联”事件牵感人心,MH370航班从万米高空忽然消失令人匪夷所思,而连续更新的事件进展更是迷雾重重,学生面对这一事件也是揪心、无奈对此,我们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来分析和认识这一事件,而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就为我们提供了工具 认识论告诉我们,意识含有能动性,大家要能动地认识世界,要有目标性、计划性、主动发明性、自觉选择性地去深思理由面对“马航失联”事件,我们不但要看到失联这一事实本身,更要透过这一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人的认识含有重复性、无限性,这也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向前推移的,不停深化的。
因此当下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去主动揭示这一事件的真相 经过哲学原理的诠释,为我们面对“马航失联”指出了正确的认识路径,而这也正是学习哲学原理的作用和价值所在 学生通常以为政治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其实高中政治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其内容结构极其严谨,极富逻辑而高中政治老师应该遵照其严谨性,根据其逻辑将各知识板块融合起来,用哲学原理来解释时事政治让时事政治变得愈加清楚明了;同时用时政热点来为哲学原理添加注脚,让晦涩的理论变得贴近生活,充满智慧,那么这门课程肯定含有极大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