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kV新建线路施工说明书.docx
17页卷册检索号473-S11B051S-S0101-11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110kV顿赤线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广东集明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证书号:国家甲级A1440109432010.01东莞批准:核定审核:校核:编写:施工图设计卷册总目录1.综合部分第1卷总说明书及附图473-S11X051S-S0101电气部分第2卷第1册明细表及平断面定位图473-S11X051S-S0201第3卷第1册机电施工图473-S11X051S-S0301第4卷第1册OPGW光缆设计473-S11X051S-S04013. 结构部分第1卷第1册Z41第1卷第2册Z42第1卷第3册JGI第1卷第4册JGII第1卷第5册JGIII第1卷第6册SDJ2直线塔结构图直线塔结构图转角塔结构图转角塔结构图转角塔结构图转角兼终端塔结构图473-S11X051S-T0101473-S11X051S-T0102473-S11X051S-T0103473-S11X051S-T0104473-S11X051S-T0105473-S11X051S-T0105第2卷第1册铁塔基础及地脚螺栓施工图473-S11X051S-T02014.技经部分第1卷第1册预算书473-S11X051S-E0101说明书目录6.2 1、概述1设计依据1技术规程及规定1设计规模及范围:1参建单位12、线路路径情况2路径情况2线路两端进出线情况23、工程技术特性2工程概况表2气象条件34、机电部分3导线与地线3绝缘子、绝缘配合及金具4防雷与接地7相序75、杆塔型与基础8塔型8基础8桩基检测要求86、施工要求简要说明106.1电气部分10结构部分11线路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41、概述1.1设计依据广东电网公司东莞供电局设计委托书1.2技术规程及规定(1)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1996);(5) 2008版《广东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册》;(6)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5A-2002);(7)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输电线路对电信线路危险和干扰影响防护设计规程》(DL/T5033-2006)1.3设计规模及范围:本工程对110kV顿赤线进行N3-N29改造,线路起于110kV顿岗站,止于110kV赤土岭站。
改造线路路径基本沿原线行,线路勘测设计总长度为7.7公里全线按单回路铁塔设计,新导线采用LGJ-240/40型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XLXGJ-50型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另一根为OPGW光缆本工程共计新立铁塔共27基,其中直线铁塔18基,耐张转角铁塔共9基;拆除原有杆塔共25基,拆除旧线路约7.7公里1.4参建单位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供电局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由招投标定2、线路路径情况2.1路径情况本改造工程沿原线行进行改造,不改变原线路路径2.2线路两端进出线情况本次改造为线路全线段改造,涉及到110KV顿岗站和110KV赤土岭站站出线构架110kV顿岗变电站出线布置如下:(箭头方向为线路出站方向)名称顿赤线顿南线备用相序CBACBACBACBA110kV赤土岭变电站出线布置如下:(箭头方向为线路进站方向)名称顿赤线相序CBACBAABC3、工程技术特性3.1工程概况表线路名称110kV顿赤线改造工程设计电压110kV回路数单回路实际长度7.7km航空距离6.5km平均档距0.262km最大档距N24-N25档距0.41km杆塔总数27基其中直线塔18基,耐张塔9基曲折系数1.18转角次数11地形系数平地60丘陵15泥沼20河网5交叉跨越(次)220kV110kV35kV510kV10低压线通信线5河流4房屋公路6铁路鱼塘果园3.2气象条件按照《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规定,参考气象部门的资料和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本工程气象条件类似于广东省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0011115.18-2006)第I类气象区,最大设计风速取25米/秒,5mm覆冰。
气象条件温度「C)风速(m/s)冰厚(mm)最高气温4000最低气温-1000覆冰情况-5105最大风速-5250大气过电压(有风)15100大气过电压(无风)1500内部过电压15150安装情况-5100年平均气温2000事故情况-500雷电日(日/年)734、机电部分4.1导线与地线(1)本工程导线选用LGJ—240/40型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地线一根选用XLXGJ-50型锌-5%铝-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另一根为OPGW光缆导线、地线的结构及物理参数目^-线别〜导线地线名称稀土合金镀层钢芯铝绞线稀土合金镀层钢绞线型号LGJ-240/40XLXGJ-50绞线结构(股数/直径mn)铝:26/3.42钢:7/2.66钢绞线:7/3.02总截面(mm)277.7549.46总直径(mm)21.669.0破断张力(N)8337060564最大使用张力(N)3334820188平均运行应力(Mpa)75.04306.17安全系数2.53.0年平均运行张力/破断张25%25%力位长度重量(kg/km)964.3423.7制造长度(m)20001500钢丝镀层技术标准YB/T180YB/T179国家标准GB1179-83GB1200-75⑵防振锤是目前线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积极防振措施,运行经验丰富,对减弱或消除架空线振动危害效果显著。
本工程采用防振锤作为导线、地线的防振措施,其中导线选用FDZ—4型防振锤,XLXGJ-50型地线选用FDZ—2T型防振锤绝缘子、绝缘配合及金具(1)根据2008年最新《广东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本线路属U级污区根据2004年广东电网公司对绝缘子调爬文件要求(广电集团公司2004年调爬意见(广电生[2004]102号“关于印发《广东省广电集团公司悬式绝缘子选型及爬电比距配置导则》的通知”和粤电试[2005]5号《关于明确各级污区悬式绝缘子爬电比距配置的通知》),和该地区110kV线路运行经验及预留爬距的要求;以及从长远发展需要,提高线路安全运行等级考虑,为了预留爬距、运行及维护方便,全线防污等级按U级上限考虑本线路工程直线杆塔采用100kN防污型合成绝缘子,耐张杆塔采用70kN防污型玻璃绝缘子,跳线绝缘子串采用单串100kN防污合成绝缘子(固定式)绝缘子串类型绝缘子类型数量组装图号耐张单串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8片JD-110-DN1耐张双串绝缘子钢化玻璃绝缘子16片JD-110-DN2-1跳线绝缘子串固定式合成绝缘子1支JD-110-DT6悬垂单串绝缘子合成绝缘子1支JD-110-DZ1-1B悬垂双串绝缘子合成绝缘子2支JD-110-DZ2-1B(2)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单支100kN合成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额定机械拉伸负荷(kN)100备注额定电压(kV)110结构高度(mm)1390±15最小电弧距离(mm)1100大伞直径(mm)162小伞直径(mm)86大伞间距(mm)95最小公称爬电距离(mm)3200雷电冲击耐受电压kV不小于550工频湿耐受电压kV不小于300参考重量(kg)5.1跳线100kN合成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最小机械破坏负荷(kN)100kN防污型合成绝缘子备注额定机械拉伸负荷(kN)100连接结构标记16结构高度H(mm)1386±15最小电弧距离h(mm)1100最小公称爬电距离L(mm)3600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kV(峰值)不小于550工频一分钟湿耐受电压kV(有效值)不小于300玻璃绝缘子主要技术参数:最小机械破坏负荷(kN)70kN防污型玻璃绝缘子备注公称直径(mm)280结构高度(mm)146泄漏距离(mm)4501分钟干耐受(kV)801分钟湿耐受(kV)50冲击耐受电压(kV)125最小击穿电压(kV)130对于全高超过40米有地线的杆塔,高度每增加10米爬距相应增加450mm(即增加1片同型绝缘子)。
因直线塔采用合成绝缘子,本线路全线采用高塔设计,故全高超过40米的直线塔合成绝缘子爬距为3650mm,全高超过50米的直线塔合成绝缘子爬距为4100mm全高超过60米的直线塔合成绝缘子爬距为4550mm⑶本线路经过地区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下,根据规程规定海拔不超过1000米的地区,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的最小间隙见下表最小间隙值(米):线路电压(千伏)110雷电过电压1.00操作过电压0.70工频电压0.25(4)不带跳线悬垂串的跳线弧垂最低点至横担底面的距离为1.5±0.1米本工程金具采用原电力工业部2000年修订颁发的《电力金具产品样本》中的定型产品5) 导、地线的耐张线夹、悬垂线夹及其直线接续管型号如下表线型悬垂线夹耐张线夹接续管LGJ-240/40XGU-4XGU-5ANY-240/40JYD-240/40XLXGJ-50XGU-2NX-2JY-50G4.3防雷与接地本工程全线采用两根地线,地线对外侧导线的保护角符合《11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杆塔接地装置采用方框水平辐射型接地体水田采用©12及山地采用©10圆钢,埋设深度根据土质不同规定为:水田中不小于0.8米,山地不小于0.6米,岩石地区0.3〜0.4米,相邻两射线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米,埋设的具体要求见接地组装图(图号:JD-110-B9、图号:JD-110-B10)。
2)在雷雨季节干燥时,每基杆塔不联地线的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下表数值土壤电阻率(QM)100及以下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以上工频接地电阻(Q)1015202530在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Q•M的地区,可采用6-8根总长不超过500米的放射型接地体,若遇到岩石等特殊地区,可具体考虑特殊接地方式,如加降阻剂等4.4相序本工程改造线路相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