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带电处理引流线发热缺陷讲PPT课件.ppt
24页普洱供电局普洱供电局普洱供电局普洱供电局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中心带电处理引流线发热缺陷带电处理引流线发热缺陷12• 输电线路连接点是线路运行中的一大薄弱点,在运行中经常发热烧坏,从而造成停电事故通过对导线连接点发热问题的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将有效避免因导线连接点过热,而引起的导线连接点烧断事故分析导线连接点发热的原因,了解高压线路温升判别的理论依据,同时掌握处理连接点发热问题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对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实际意义线线 路路 发发 热热 现现 状状 分分 析析线线 路路 发发 热热 现现 状状 分分 析析3线线 路路 发发 热热 现现 状状 分分 析析•现状一:现状一:运行过程中导线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振动使设备线夹螺栓松动,产生较大温升•现状二:由于线路施工过程中,安装的耐张线夹螺栓力矩不够及连接部件接触面不紧密,导致设备线夹的接触电阻增大,产生发热现象;•现状三:高负荷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经过长期运行,导致连接部件(包括线夹接头、压接管接头等)温度明显高于其正常运行温度;4•1 1、导线引流发热部位、导线引流发热部位 输电线路耐张杆塔导线引流发热的部位通常有:连接引流的并沟线夹、采用螺栓连接的耐张线夹、耐张引流线本体发热等。
•2 2、缺陷判断方法、缺陷判断方法 根据《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664-1999)规定,判断方法主要分为五种:Ⅰ表面温度判断法;Ⅱ相对温差判断法;Ⅲ同类比较法Ⅳ热谱图分析法;Ⅴ档案分析法一、耐张杆塔导线引流发热的具体形式一、耐张杆塔导线引流发热的具体形式5•对电流致热型设备,若发现设备的导流部分热态异常,应按红外测温仪正确操作规定进行准确测温,算出相对温差值,按表1的规定判断设备缺陷的性质•相对温差 :两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相对温差δt可用下式求出: 式中:τ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 τ2和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 T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相相对对温温差差判判断断法法6表1 部分电流致热型设备的相对温差判据 当发热点的温升值小于10K时,不宜按表1的规定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于负荷率小、温升小但相对温差大的设备,如果有条件改变负荷率,可增大负荷电流后进行复测,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当无法进行此类复测时,可暂定为一般缺陷,并注意监视。
7表表 2 2根据表根据表2 2的实例可看出路带负荷时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引流部位测量,多的实例可看出路带负荷时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引流部位测量,多次发现引流并沟线夹及耐张线夹最高温度接近次发现引流并沟线夹及耐张线夹最高温度接近9090℃℃,相对温差值大于,相对温差值大于8080%8红外测温仪测温实例红外测温仪测温实例红外测温仪测温实例红外测温仪测温实例图图 1 1 耐张线夹发热耐张线夹发热9图图 2 2 并沟线夹发热并沟线夹发热利用红外测温仪的色谱成像可以清晰观察到引流缺陷部位及对应温度在图利用红外测温仪的色谱成像可以清晰观察到引流缺陷部位及对应温度在图1 1中耐张线夹中耐张线夹发热部位的最高测试温度为127发热部位的最高测试温度为127℃℃,正常相对应点温度,正常相对应点温度3838℃℃,环境参照体温度,环境参照体温度3030 ℃ ℃,相对温,相对温差为差为9191..7 7%,属于重大缺陷%,属于重大缺陷10•1 1、引流连接件连接不良的原因、引流连接件连接不良的原因•考虑到引流发热的故障一般只发生在耐张引流的一相上,其它两相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线路大负荷运行只是加速了故障的发生,并不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220kVxxx线51#杆C相发热部位的分析发现,这一段引流的并沟线夹出现螺栓松动的缺陷螺栓松动导致并沟线夹与导线表面接触不良,在负荷增大时此处急剧增温,并产生恶行循环使线夹缺陷加重对其他发热器件的检查发现连接件不良连接是引起引流发热的主要原因二、引流线发热的主要原因分析二、引流线发热的主要原因分析11•造成引流连接件不良连接的原因主要有:导线及金具氧化严重、机械力的作用、施工工艺不严格、弹簧老化4种,其具体情况如下:•(1)线路运行时间过长,因受雨、雪、雾、有害气体及酸、碱、盐等腐蚀性尘埃的污染和侵蚀,造成连接金具连接处氧化等•(2)引流线本身不受张力作用,在风力或振动等机械力的作用下,以及线路周期性的加载及环境温度的周期性变化,使连接件连接松弛12•(3)安装施工不严格,不符合工艺要求如连接件的接触表面未除净氧化层及其它污垢,在检修、安装连接中未加弹簧垫圈,螺帽拧紧程度不够,连接件弯曲不等均会降低连接质量,连接件内导线不等径等造成接触面积减少•(4)长期运行引起的弹簧老化,也会使连接件连接松弛,造成发热13•2 2、耐张杆塔引流线发热的主要机理、耐张杆塔引流线发热的主要机理•耐张杆塔引流线发热属于电流致热效应缺陷,当载流导体投入运行时,由于存在一定的电阻,必然有一部分电能损耗,从而使载流导体的温度升高。
由此产生的发热功率为P=Kf I2 R 式中,P为发热功率(w);I为通过的电流强度(A);R为载流导体的直流电阻(Ω);Kf为附加损耗系数,表明在交流电路中及趋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时而使电阻增大的系数•(1)接触电阻的大小及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接触电阻Rj的大小可以用经验公式表示Rj=(K/Fn)×10-3式中,F为接触压力(Kg);K为与接触材料和接触面形状有关的系数,取0.07-0.1之间;n为取决于接触形式的指数(在0.5-0.75之间)14•(2)接触电阻Rj与温度之间的关系Rj=Rjo(1+2/3×a×t)式中,Rjo为在温度为0℃时的接触电阻值(Ω);a为接触金属的电阻温度系数(I/℃);t为工作温度(℃)•通过上述分析,输电线路中的各种连接件在理想情况下,接触电阻低于相连接导线部位的电阻,连接部位的损耗发热不会高于相邻载流导体的发热只有在接触电阻异常且电流通过时,才会产生发热缺陷,并且接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接触部分温度达到70℃以上时,金属氧化开始剧烈,氧化后生成物使接触电阻增加更为迅速,甚至引起恶性循环,接触部位会进一步过热,导致烧毁15•降低引流连接器件的温度,就要减小发热功率。
根据发热功率的公式,减小通过的电流强度和减小接触电阻都可以实现降低发热功率发生引流故障的线路都是高负荷的线路,因此减小电流强度是不容易实现的,比较容易的方法就是减小引流的等效电阻16•方法一:采用等电位作业法紧固线夹螺栓(此方法适用于: 螺栓松动且螺栓完好的发热缺陷)三、解决耐张引流发热的方法三、解决耐张引流发热的方法沿绝缘软梯进入电场沿绝缘子串进入电场17•方法二:安装导线分流器(此方法适用于:螺栓紧固法无 法处理的缺陷及引流线本体发热的缺陷)•原理分析:根据耐张杆塔引流线发热的主要机理结合电路并联分流的原理,采取并联一条新的支路(导线分流器),新的支路与导线的接触电阻以及支路本身的电阻远远小于发热部位的接触电阻,使线路电流的大部分通过这条新的支路,以实现减少通过发热部位的电流,从而达到降低发热部位的温度电路原理图见图3图3中R1为发热部位的接触电阻,R2为并联支路的接触电阻,其中R2远小于R1,I2远大于I1 图 318•1 1、导线分流器的制作、导线分流器的制作及带电安装及带电安装•(1)导线分流器结构• 整套导线分流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两个导线连接器及导线部分(根据实际需要截取)。
导线连接器(如图4)是实现短接发热部位的主要器具,通过一段导线进行两个导线连接器的连接图图 4 419•(2)带电安装导线分流器的施工方法• 首先地面人员组装好导线分流器,塔上工作人员带绝缘传递绳至杆塔工作位置,做好安全措施地面工作人员用传递绳再把绝缘操作杆传递给塔上作业人员在操作杆传递到位后,地面作业人员用传递绳绑好导线分流器拉至工作处(工作处为引流故障线夹的两端),应特别注意安全距离塔上工作人员使用操作杆操作,配合地面人员旋拧旋钮部位使连接器与引流线固定牢固安装到位后的导线分流器如图5所示20图图 5 521•2 2、带电安装导线分流器的后期维护、带电安装导线分流器的后期维护•带电安装导线分流器能够快速的解决耐张引流发热的问题,但属于临时性的处理方法由于在带电作业下进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绝缘操作杆进行安装,这样就降低了导线连接器与引流线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长时间运行后导线连接器与引流线的连接部位会发生松动,导线分流器无法正常对引流线的负荷电流进行分流,将会造成发热部位再次发热建议路有停电机会,对发热部位进行永久性的处理对安装导线分流器的杆塔加强监测和红外测温,特别路高负荷状态下。
22部分资料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供大家参考,感谢您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