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巧妙应答”.doc
3页谈“巧妙应答” 高滩镇初级中学 曾万国学语文要练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听话说话时能巧妙应答,不仅是一个人才智高低的反映,也常常显得妙趣横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庄子》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庄子与惠子在濠粱之上游玩,看到水中鱼儿,庄子说:“鱼儿游来游去,多么快乐啊!”惠子反问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庄子回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庄子就仿照借用了惠子问话的语气和情态,反驳了对方巧妙解释 据说纪昀编《四库全书》时,由于天气炎热,脱去上衣,赤膊袒胸读书突然乾隆皇帝来到,他来不及穿衣,就钻到御座下面乾隆看见了想故意作弄他,示意大家不说话时间久了,纪昀受不了了,探出头来问:“刚才那个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很生气,要他说明为什么要称老头子,有因可生,无因可死纪昀起来穿好衣服,奏道:“老头子三个字实属对你的尊称,您想,世人都称你为万岁,这不是老吗?这三个字除了您别人没人能享用呀!”纪昀巧妙解释不仅免了死罪,还得到乾隆帝的厚爱运用双关 双关是运用词语意义的相近、相似或相同 来构成一种诙谐之趣《笑林广记》上讲了这样一则笑话,有位客人吃饭时恋席不走,主人突然看见树上一只大鸟,说:“这席我们吃了很久了,盘中的菜已完了,等我把树砍倒,把鸟捉来,炒来下酒怎么样?”客人说:“只怕树倒,鸟已经飞了。
主人说:“这是只呆鸟,死也不会走的一语双关模糊答应 据说王安石的小儿子王元泽小时侯很聪明一天,王安石的一个朋友想考一下王元泽,把一头獐和一头驴关在笼子里,问他哪头是獐哪头是驴当时他只有六岁,而且獐和驴很相象,极难分辨但他眼珠一转,答道:“獐旁边的那头是驴,驴旁边的那头是獐回避矛盾 有时候,别人的问话不管你怎样回答都不妥,此时,不妨回避南朝时,齐高帝与书法家王僧虎共习书法,齐高帝突然问:“你我谁的字最好?”很明显,如果回答自己的字好,高帝肯定不高兴,若回答高帝的字好,又不符合事实,可能有欺君之罪只见王僧虎答道:“启奏万岁,我的字大臣中最好,你的字皇帝中最好答非所问 《齐东野语》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拿着自己的诗请苏轼评价,朗读之后,请苏轼给个分数苏轼给了十分,这个人很高兴,只听苏轼又说:“三分诗,七分读耳”错问错答 传说隋朝有个人善变辩,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里人被蛇咬了怎么办?”他应声答道:“用五月五日南墙下的雪来涂,马上就好别人问:“五月哪里有雪?”他反问:“腊月哪里有蛇?”这种将错就错的回答风趣、机智机智诡辩 有一次,清朝雍正皇帝在过一座拱桥时,一个叫刘墨林的侍从想说点吉利话让皇帝开心,便奏道:“万岁,这叫步步高登!”雍正没言声,等到下桥时才问:“刘墨林,这叫什么?”刘墨林没想到有此一问,吃了一惊,但随即笑道:“这叫后头比前头高。
以退为进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说:“美国国会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华圣顿议员们纷纷要求他公开道歉,否则要绳之以法为了不受刑法之苦,他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道歉申明》: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事后有人向我兴师动众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恰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故特此登报声明,把我的话修改如下:“美国国会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马克·吐温一退为进,拟改而实未改,讽刺意义更为强烈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可知道了怎样的回答才算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