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docx
4页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此题共30分,每题3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合乎题意的. ..1.9的平方根是〔〕.A.《81B.《3C.《3 D.32.计算(a4)2的结果是〔〕.A. a8B. a6C. 2a4D. a2 3.以下调查中,合适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 调查春节联欢晚会在北京地区的收视率B. 了解全班同学加入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C. 调查某品牌食品的蛋白质含量 D. 了解一批电池的使用寿命4.假设m《0,那么点P〔3,2m〕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以下各数中的无理数是〔〕.1B.0.3C.《5D.38 46.如图,直线a∥b,c是截线.假设∠2=4∠1,A.那么∠1的度数为〔〕.A.30°B.36°C.40° D.45° 7.假设m《n,那么以下不等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 m《4《n《4B.mn《 55C. 《3m《《3nD. 2m《1《2n《1 8.以下命题中,真命题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同旁内角互补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9.假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1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8B.22C.24D.18或24 10.假设关于x的不等式mx《n《0的解集是x《〔〕. A.x《《B.x《《1,那么关于x的不等式(m《n)x《n《m的解集是52 3D.x《2323C.x《2 3二、填空题〔此题共22分,11~15题每题2分,16~18题每题4分〕 11.语句“x的3倍与10的和小于或等于7〞用不等式表示为. 1 1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垂足为O.假设∠EOD=20°,那么∠COB的度数为°.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那么它的边数为.14.假设a《30《b,且a,b是两个连续的整数,那么a《b的值为. 1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B=90°,那么它的三条边AB,AC,BC中,最长的边是.16.服装厂为了估计某校七年级学生穿每种尺码校服的人数,从该校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的身高数据〔单位:cm〕,绘制成了下面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1〕表中m=,n=; 〔2〕身高x满足160《x《170的校服记为L号,那么需要订购L号校服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的百分数为.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2〕.假设线段AB∥x轴,且AB的长为4,那么点B的坐标为.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A〔《1,0〕,点A1,A2,A3,A4,A5,《《按如下图的规律排列 在直线l上.假设直线l上任意相邻两个点的横坐标都相 差1、纵坐标也都相差1,那么A8的坐标为; 假设点An〔n为正整数〕的横坐标为2023,那么n=.三、解答题〔此题共18分,每题6分〕《2x《6《7x《4,《19.解不等式组《4x《2x《1《.《2《5 2 解:20.已知:如图,AB∥DC,AC和BD相交于点O, E是CD上一点,F是OD上一点,且∠1=∠A. 〔1〕求证:FE∥OC;〔2〕假设∠B=40°,∠1=60°,求∠OFE的度数. 〔1〕证明:〔2〕解:1121.先化简,再求值:(x《y)2《(x《y)(x《y)《2x3y《xy,其中x《,y《.23解: 四、解答题〔此题共11分,第22题5分,第23题6分〕 22.某校学生会为了解该校同学对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和足球五种球类运动工程的喜爱情况〔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从当选择一项〕,随机选取了假设干名同学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图1,图2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3 〔1〕加入调查的同学一共有______名,图2中乒乓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 〔2〕在图1中补全条形统计图〔标上相应数据〕;〔3〕假设该校共有2400名同学,请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估计该校同学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人数. 〔3〕解: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4,4〕,C〔《1,《1〕.将△ABC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其中点A',B',C'分别为点A,B,C的对应点. 〔1〕请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A'B'C',并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2〕假设AB边上一点P经过上述平移后的对应点为P'〔x,y〕,用含x,y的式子表示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3〕求△A'B'C'的面积.解:〔1〕点C'的坐标为;〔2〕点P的坐标为;〔3〕 五、解答题〔此题共19分,第25题5分,第24、26题每题7分〕24.在一次知识竞赛中,甲、乙两人进入了“必答题〞环节.规那么是:两人轮流答题,每人都要回答20个题,每个题答复正确得m分,答复错误或放弃答复扣n分.当甲、乙两人恰好都答完12个题时,甲答对了9个题,得分为39分;乙答对了10个题,得分为46分. 4 〔1〕求m和n的值;〔2〕规定此环节得分不低于60分能晋级,甲在剩下的比赛中至少还要答对多少个题才能顺利晋级? 解:25.阅读以下材料:某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AC,BD是△ABC的高.P是BC边上一点,PM,PN分别与直线AB,AC垂直,垂足分别为点M,N.求证:BD《PM《PN.S他发现,连接AP,有S《ABC《S《ABP《《即ACP,11ACB《D《ABPM《221《ACPN《2.由AB=AC,可得BD《PM《PN.他又画出了当点P在CB的延长线上,且上面问题中其他条件不变时的图形,如图2所示.他猜测此时BD,PM,PN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D《PN《PM.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