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规划》.docx
10页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持三农进展的工作回顾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熟悉的进一步深化例如农田水利问题农田水利老化失修、水旱灾难特殊是旱灾对农业进展构成威逼,是我国农业进展的瓶颈目前我国有3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402个,固然这几年利用国债资金进行节水改造,但仍有114个没有上项目,按水利部规划,还需要投资400亿元1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5000多个,尚缺乏资金来源针对这种状况,2022年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个新政策,建立中央和省两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再如农村饮水问题自提出分阶段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目标,至2022年的5年间,中央共支配国债资金103亿元,加上地方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总投入约200多亿元,解决了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 为贯彻落实珠三角进展规划纲要会议精神,我局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建设,完竣和加强对农夫的各项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本领,支持农业产业化、农夫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技的进展,努力朝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长的进展思路迈进,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化农村、惠及农夫,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完竣财政支农保障机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扶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化农村、惠及农夫落实农夫直接补贴政策,让农夫得到实惠加强引导金融向农村长效供应,建立金融信用支农保障机制二、乐观引导和促进城市工业、服务产业进军农业领域,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实现城乡统筹进展和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三、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机制整合历年结转资金引入绩效评价促进支农资金科学管理制订专项资金管理对策整合支农专项资金,解决资金设置上的部门分割、重复、交叉等不科学问题,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二、当前和“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展的大背景,“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将面临中肯调整和变革,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农业进展面临的机遇许多,农业基础作用更加突出,“三农”政策支持水平更加提高,农业自身进展基础条件更加坚固,国民经济社会进展的外部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三农”进展环境更加优化同时,“十二五”期间影响农业进展的不利因素、不笃定因素将会增多,全局对农业进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受外部影响越来越直接,农业基础薄弱问题越来越突出,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难。
(1)农业进展方式的转型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面临严峻障碍 一是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明显加快,微观层面的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不断推动;二是农业分工分业飞速深化,生产服务业对于农业进展、结构升级和农夫增收的引领支撑作用飞速凸显;三是在区域层面,农业进展的集群化和连片化现象飞速推动,重大项目带动、农业项目区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等,越来越成为进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式;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乃至组织成员的竞争、合作关系,越来越成为农业进展的重要打算因素但就总体而言,中华农业进展方式的转型仍旧较为滞后,严峻制约着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及其对农夫增收贡献本领的增加 (2)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发育和城乡统筹严峻滞后 进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但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包括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还包括土地、资金、农资、企业家、劳动力等要素结构的调整,甚至产权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升级更要经过农业要素结构的升级来支撑因此,为促进现代农业的进展,务必加快涉农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发育,拓展涉农要素的市场领域,为促进涉农要素和产权的自由流淌与优化重组制造条件。
不仅如此,还要根据统筹城乡进展的思路,促进城乡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有效对接,为发挥城市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对农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涉农要素结构的升级制造条件加快涉农要素市场、产权市场的发育和城乡统筹,还可以经过城乡之间的要素流淌和产权流淌,经过城乡之间在要素市场的竞争,更好地激活涉农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带动农业进展方式的转变和利益相关者特殊是农夫收入水平的提高 (3)、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问题长期存在并可能局部恶化 近年来中华粮食连续五年增产,2022年很可能连续增产由于国内粮食库存充足,在当前乃至“十二五”前半期,要让中华的粮食生产和库存来满意国内粮食需求,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对于加强粮食综合生产本领建设仍旧不行掉以轻心不管从资源和技术的角度来看,实现中华中长期粮食增产的潜力很大,对2022年前实现中华粮食供求平衡可以实行谨慎乐观的态度;但要将中华中长期粮食增产的潜力转化为现实,还面临诸多严峻障碍和约束如产业之间、城乡之间争夺耕地和水资源的竞争不断加剧,粮食增产面临耕地削减、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不断强化等等 (4)、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仍是一个突出问题 最近几年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公平,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但就总体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本领不强仍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和农业经营风险,还会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阻碍农业的可持续进展如在很多农业主产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欠账多,很多水库不能关水每遇严峻灾难,单产和总产都要下降据我们对黑龙江省的调查,固然最近几年在农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当地大型拖拉机增加很快,但仍有不少地方由于缺乏大型拖拉机耕作,深耕深翻面积小,导致犁底层变浅、土壤板结和质量下降,因此土壤保水本领和化肥利用率都有所下降,加剧肥料和土壤流失的问题,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些地方大型农机具进展不足,甚至成为土地流转的重要障碍 三、“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规划 (1)、“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主要目标 到2022年,领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进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本领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进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2年显著增长,平均企望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掩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到2022年,领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本领,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22年翻一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安排格局基本形成;平均企望寿命达到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十二五”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基本任务 202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和连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一年中央明确提出,加大统筹城乡进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进展基础我们要精确操纵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要求,完竣强农惠农政策和财政支农方式,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农业农村平稳持续迅速进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一)着力完竣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投入首先,要连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做到国民收入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公共事业进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改善民生举措更多地惠及农夫同时,要根据“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和三个优先”的要求,连续保持投入大幅度增加的态势。
202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8183.4亿元,比上年增加930.3亿元,增长12.8%,许多地方省级投入增长的幅度也比较大其次,要严谨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2022年中央财政将连续大幅度增加良种补贴规模,连续对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实行全掩盖,大豆良种补贴实行东北地区全掩盖,油菜良种补贴实行长江中下游地区全掩盖完竣马铃薯良种补贴试点对策,适当扩大试点范围在藏区启动青稞良种补贴,补贴对象是种植青稞的农牧民在主产区启动花生良种补贴试点,主要是对花生原种繁育环节的育种本领赐予补贴要严谨执行良种补贴的管理规定,加强对补贴政策落实状况的督察,尤其要把补贴面积核实精确连续大幅度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扩大补贴种类,把牧业、林业、抗旱、节水机电纳入补贴的范围;扩大地方补贴机械选型比例和自主权,增加选型的适应性;优先支持种粮大户和农夫专业合作社;切实加强监管力度,调动市县财政部门参加监管的乐观性 (二)着力支持农业生产稳定进展,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和农夫增收一是要讨论新形势下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完竣促进农业生产稳定进展的政策框架二是加大对重点增产措施的支持力度,连续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庇护性耕作、旱作农业进展、节水、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平安建设。
三是支持渔业、畜牧业进展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增殖放流、水产养殖和远洋渔业进展,连续实施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动物疫病监测等四是连续加大对农夫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增加专项资金,支持各类农夫专业合作组织,特殊是农夫用水者协会,以及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进展改进扶持范围和方式,逐步将中央财政资金由无偿补助转向以奖代补五是加大对农夫培训的支持力度抓住经济回升向好,企业用工增加的机会,实施好相关的财政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着力支持农业基础建设,促进现代农业进展一是支持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是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是加快推动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创新和转变,尽快转变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滞后的状况三是把现代农业进展项目实施好 (四)着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进展一是要加紧调研新时期林业财政政策,建立健全财政对林业的支持庇护体系2022年以来,林业财政政策出台比较密集,包括森林经营首次列入财政预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开展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完竣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等,要在进一步完竣基础上,逐步构建支持林业的公共财政制度框架。
二是乐观支持重点工程建设加紧制订天保工程到期后的调整计划和详细的政策措施,落实好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三是进一步完竣林业重点政策连续提高集体林和国家公益林的生态补偿标准四是支持林业的重大改革包括国有林场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国有林区管理制度改革等五是连续支持草原建设加大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力度,延长实施年限,适当提高标准,适当扩大草原生态补偿试点 (五)着力支持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加快进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是要增加扶贫投入近年来,中央财政扶贫投入保持了大幅度增长的态势,地方财政特殊是省级财政也要不断增加对扶贫的资金投入2022年,中央财政将完竣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对策,扩大省级支配扶贫资金因素的权重,引导和激励地方财政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