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形象分析.docx
5页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形象分析 文/梁智源【Reference】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由黎英海先生根据我国的一首古琴曲改编而成,是我国古典音乐与钢琴进行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教育意义本文从音乐结构、演奏特点等方面对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形象进行了深度分析关健词】黎英海;钢琴曲:《阳关三叠》;音乐形象《阳关三叠》是我国唐代的一首琴曲,它将诗人王维送别友人的诗歌谱成琴曲, 并编入乐府流传至今黎英海先生在1978 年将这首琴曲改编成钢琴曲,成为钢琴音乐与我国古典音乐进行创新结合的完美之作钢琴曲《阳关三叠》不仅是一种对古典音乐的改编,更是一种对艺术的全新解读它采用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对我国传统音乐的特征与风格,进行了具有深刻价值的艺术形象构建,成为我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1、作品简介钢琴曲《阳关三叠》根据我国唐代琴歌改编而成而这首琴曲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创作,被谱成琴曲之后收录在《浙音释字琴谱》之中琴曲的诗歌内容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作品因为只有四句诗句,在谱成琴曲后就采用了叠奏的方法,所以被称为“三叠”。
黎英海先生在1978 年将其改编成钢琴曲《阳关三叠》这首钢琴曲保持了原曲的歌唱性旋律,也沿袭了古琴的音质与音色特征,使这首钢琴曲在沉静与缓慢的旋律中更富有艺术感染力钢琴曲《阳关三叠》不仅是我国古代乐器与外来乐器钢琴的完美结合,更是运用钢琴来展示我国传统音乐特色的成功佳作,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结构钢琴曲《阳关三叠》在结构方面,仍然保持了原古曲的三叠式风格,但它在原曲的基础上,运用钢琴语言进行再创作这首曲子将钢琴曲的结构特点进行突出,尤其在变奏手法的运用方面,将钢琴乐器的优势与特色进行突出展示钢琴曲《阳关三叠》第一叠是1~15 小节、二叠是16~30 小节,三叠为31~48 小节,三叠之后的49~60 小节为尾声第一叠重在对音乐形象的呈现,将《阳关三叠》中所要体现的送别之情,通过音乐情绪完美的营造了出来在这一叠中钢琴织体的配置较为清晰,大多为上下声部的相互呼应;第二叠是主题音乐的再度重现,但较第一叠有了细微[来自wwW.L]的变化,在保持了原貌的同时,对主题作了进一步的深化;第三叠,再一次呈现了主题音乐,这一次要比前两叠的变化突出,同时这一叠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
第三叠不见了前两叠中高音区的跳音,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完整的旋律与织体在这一叠主题更加深化,音乐情绪也随之推向高潮;尾声部分音乐的主题、织体、速度等又回到了开始的阶段,呈现出的是音乐的回归与前后呼应,从情感方面讲也是一种对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情怀的体现3、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色借鉴黎英海先生非常注重对我国传统古琴的音色借鉴,在对《阳关三叠》进行改编时,借鉴了古琴音色中最基本的散音、按音、泛音这三种音色古琴的散音就是指空弦音,这种音色有着浑厚、共鸣性强、余音较强的特点钢琴对于古琴散音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使用低音区方面,采用八度和四五度和声的手法来提高钢琴旋律的力度,并延长时值以加强余音,对织体的密度适当减少,使旋律线条更加突出比如在钢琴曲的第一叠第7 小节中,旋律在低音区,同时对织体进行了淡化,以此来突出古琴散音的音色特征;通常钢琴在借鉴古琴按音这一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钢琴曲《阳关三叠》对于古琴曲按音的借鉴表现在,利用多音程的装饰音,加上变化音来展示古琴的按音;在泛音借鉴方面,由于古琴的泛音具有清脆透亮的感觉,旋律色彩极为丰富所以钢琴曲《阳关三叠》多次使用中高音区,运用四度平行和声衬托旋律,用八度手法对旋律线条进行强化,以此来呈现古琴的泛音音色。
这种利用调性与音区的变化[来自WwW.L],来呈现古琴音乐的方法,将钢琴音乐的魅力彻底的释放了出来4、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手法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是对各种情感的深刻表达自古以来东西方在文化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很容易在音乐文化上体现出来比如在情感表达上,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内敛与西方人的直白、热情有着明显的区别《阳关三叠》将中国人的情感特征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单线性旋律,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出来,因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佳作钢琴曲《阳关三叠》在改编时,也力求将我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情感表现出来,在突出了对古琴音色模仿的同时,将钢琴音色与演奏技法的绝妙之处进行了挖掘,对情感的表现力进行了拓宽,为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增添了些许的东方神韵这也是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展钢琴曲《阳关三叠》的曲调深沉感人、节奏舒缓、旋律单纯朴素,整体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感情真挚、风格沉稳,是作曲家独具匠心艺术手法的充分体现5、钢琴曲《阳关三叠》的演奏特点钢琴曲《阳关三叠》就是在传统的音乐基础上,进行了具有现代音乐特征的创编进而形成了既具有中国音乐特色,又兼具时代特征的音乐风格因此,在演奏钢琴曲《阳关三叠》时,要注重对速度、触键以及音乐的处理,另外,还要注意演奏的音乐意境与技巧的处理。
《阳关三叠》是由古琴曲改编而来,所以其中的很多弹奏方法都在追求与模仿古琴的演奏特点比如在第二叠中,有许多模仿古琴按音的手法,而且钢琴曲中的主题音区安排也与古琴的主题音区类似所以,在演奏这首钢琴曲时,应该做到全方位的了解与把握这些演奏特点,以便完美的将《阳关三叠》的艺术情感表达出来6、结论:钢琴曲《阳关三叠》是一首非常成功的古典改编曲,作者运用现代的作曲技法,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创编,使这部作品兼具了典型的钢琴织体特征和传统的音乐风格而且这首钢琴曲的音乐脉络清晰、音乐形象鲜明,且文学色彩浓厚,无论在音乐表演领域还是音乐教育领域都能体现出巨大的价值Reference:[1] 何凌云,《阳关三叠》:从古琴到钢琴改编曲[J]. 电影评价,2011,8:97~98.[2] 郝菲菲,试论钢琴曲《阳关三叠》的分析与演奏要领[J]. 学术论坛,2007,10 :82~83.[3] 于海鲲,钢琴曲《阳关三叠》的音乐风格技术赏析[J].艺术广角,2013,3 :164~165.作者:梁智源,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音乐系,四川自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