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西方官员的选拨与管理+导学案--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wo****o
  • 文档编号:368230831
  • 上传时间:2023-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3.19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二十二 中西方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1.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及趋势2.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3.西方文官制度背景特点【重点难点】重点:1. 古代中国科举制影响、监察制度特点2.西方文官制度特点难点:中西方文官制度比较【考情分析】2022·浙江卷汉代刺史2022·天津卷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2022·江苏卷汉代官员选拔2022·山东卷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拨与管理2021·全国卷甲卷汉代监察与谏议;明代科举制2021·江苏卷唐代科举制的影响2021·河北卷,28汉代刺史与监察【备考方向】 从内容上看,本专题的高频考点:科举制、监察制度等从形式上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体系构建】【基础知识】一、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1.官员选拔(先秦到明清)①先秦:世袭制此制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依靠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与官爵高下②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荐举制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是西汉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它将官员选拔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但最终沦为门阀统治工具③隋唐到明清:科举制。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制共存续1 300多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要选官制度,但世袭制、荐举制以及功劳制等其他选官制度作为补充仍然存在2.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官员管理①秦汉:此时的官员考核方法为上计制,还建立了监察体系,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②隋唐到宋:隋唐考核官员标准为才能、品德,最高监察机构为御史台;宋代考核制度标准严格,监察制度变化为台谏合一。

      ③明清:明朝考核有考满、考察,监察有都察院和六科;清代考核有京察和大计,都察院中并入了六科,行监察职能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①权利来源于皇帝(服务于皇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整个监察过程,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监察效果有赖于皇帝的贤明,监察官有赖于皇帝的保护②组织独立,自成系统地方监察机构和监察机关一般也不隶属于地方衙门这种监察体制有利于监察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③重视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即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又要求监察官有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治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中中国封建统治者根据实绩对监察官进行考核,并采取了一些定量化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促使监察官尽职尽责、积极上进,减少察与不察一个样的虚监现象⑤以轻制重,以小驭大 ⑥监察范围和权限不断扩大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①整顿了吏治,有利于政治清明稳定②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这种监察机制的存在正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清官产生的政治基础二、 晚清选官制度1.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的特点(1)是清王朝在国内社会危机、各种权势集团的政治压力以及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强大挑战下被迫作出的一种积极的政治反应,是对清王朝危亡形势迫不得已的应战。

      2)废止科举取士制度,实行学堂选官、留学生毕业选官、议员选官、士绅参政、选拔军事人才等都是必然举措,不纯粹是政治舞台上的骗局和闹剧3)晚清选官制度变革改制不改体,坚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在政治上进行专制高压4)晚清选官制度变革是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为现代文官制度的出台奠定了基础2.晚清教育变革的意义(1)冲击了封建社会旧教育制度从洋务运动起,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板块逐渐松动经过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封建旧制度的枷锁被国人进一步打碎2)促进了西学的引进及传播大量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等译著出现在新式学堂中,西式科普读物等书籍也被译介到中国3)培养了新式人才废科举、兴学堂”培养的学生具有新式思维,通过新式教育学习新技术,成为国家需要的新式人才4)晚清“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端从此开始,中国迈出了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三、西方文官制度的演进1.开始酝酿:18世纪初,英国规定大臣以外的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位2.初步奠基:1853年,英国两名官员撰写《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它奠定了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3.首先建立: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最终确立文官制度。

      4.普遍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也最终建立起来三、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特点:(1)具有稳定的传统文官从进入政府到退休为止,在政府内部流动较少,与外界接触不多,容易滋长墨守成规的倾向2)重视通才教育文官考试着重大学文化课程,录取人员来自少数贵族学校,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有专业教育的呼声,但因各方面阻力未能实现3)强化职业道德文官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和纪律,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政风和法纪深入学习】1.【2022·江苏】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2.(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4.(2022·山东·高考真题)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5.(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对点训练】6.1903年,朝廷颁发由张之洞拟定的《奏定游学日本章程》,规定只要在日本的学校获得学历证书,就可以分别获得举人和进士等相应的头衔,并授予一定的官职以示奖劝之意材料反映出( )A.留学毕业生被列入选官的范畴 B.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C.近代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D.留学成为时人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8.唐朝中央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被人称为“人君耳目”。

      但御史纠弹正确与否,则又受到尚书左、右仆射和左、右丞的审查《旧唐书•职官志》在谈到仆射的职责时说:“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御史台与尚书省的这种关系反映出(  )A.尚书省统辖御史台 B.御史台不能监察尚书省C.御史台与尚书省互相制约 D.皇权受到相权牵制【重难点解析】一、比较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角度西方文官制度中国公务员制度法定范围不同多数国家公务员仅指中央一级,不包含地方政府公职人员我国公务员不仅包含中央一级,还包括地方各级选用标准不同西方各国在文官的选用上注重通才或专才(基本把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我国明确提出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这一标准贯穿公务员的考试、录用、管理、晋升、奖惩等各个环节两官分途西方文官实行“两官分途”,有“政务官”与“事务官”之分,政务官随政党选举成败而进退(政治化),事务官则保持稳定(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各级各类公务员根据需要可以相互转任政治原则坚持“政治中立”:不受党派干预,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搞“政治中立”,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对象服务政府:西方国家的文官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服务人民: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我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三、宋代科举兴盛的原因:1、统治者重文轻武、笼络士人,维护统治的需要2、社会经济发展,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大量中小地主希望获得政治地位3、造纸业、印刷业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宋代应举人士大量增加四、宋代科举兴盛的影响:1、实行糊名制度,限制了势家子弟徇私舞弊,势家权臣把持考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选拔了人才,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使得士大夫群体地位上升,形成士大夫与君共治天下局面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3、形成了重文、重学的社会氛围4、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书院的发展【我有问题要问】 【课堂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清单】一、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7语第一次月考】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一模数学试卷.docx 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docx 湖北省恩施州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考试 生物试卷.docx 浙江省嘉兴市2025年9月高三上学期月考测试英语试卷.docx 江西省红色十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docx 广东省阳江三中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9月开学考试生物试卷.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半月考历史试卷.docx 湖北省宜昌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思想政治试卷.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半月考生物试卷.docx 山西省长治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思想政治试卷.docx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docx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等2地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docx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半月考化学试卷.docx 山西省太原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半月考数学试卷.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半月考数学试卷.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