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变迁.ppt
51页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冲击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冲击经济:经济:积极积极消极消极政治:政治:思想:思想: 使中国被迫卷入资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导致西方经济的附庸,导致社会的贫困和落后社会的贫困和落后 客观上冲击传统的经济、客观上冲击传统的经济、促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促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展,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而顺应世界经济的程,从而顺应世界经济的潮流 使中国日益沦为半殖使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人民身处危机不断加深,人民身处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客观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客观上冲击封建专制统治,推动政治的民主化进程推动政治的民主化进程使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和传统使中国的封建正统思想和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从而中断了中文化受到冲击,从而中断了中华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开启华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开启了了“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的历程工业文明(人文主义、工业文明(人文主义、科学、理性)征服农耕科学、理性)征服农耕文明(专制主义、愚昧文明(专制主义、愚昧迷信)是历史的进步、迷信)是历史的进步、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向西方学习)放潮流(向西方学习) 1840 1840年以来年以来第五单元第五单元一、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近代服饰:服饰:饮食:饮食:住房和城市住房和城市近代化:近代化:风俗:风俗:西式食品西式食品洋房、马路、下洋房、马路、下水道、自来水水道、自来水剪辫易服剪辫易服、、 废止缠足、废止缠足、婚姻习俗婚姻习俗、、 社交礼仪社交礼仪历法和节日(公历、国庆、元旦)历法和节日(公历、国庆、元旦)物质物质生活:生活:西装、中山装、旗袍西装、中山装、旗袍列强的侵略使西方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列强的侵略使西方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表现:表现:原因:原因:中国的近代化也改变着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的近代化也改变着国人的社会生活客观:客观:主观:主观: 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进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进程: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的进程而不断加深;程: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近代化的进程而不断加深;地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风格: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地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风格: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先进中国人的推动先进中国人的推动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征服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征服特点特点实质实质各式西餐各式西餐孙中山穿过的中山装孙中山穿过的中山装五个扣代表五大民族五个扣代表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汉满蒙回藏四个兜代表四个兜代表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东南西北全国的统一袖口三个扣袖口三个扣代表三民主义代表三民主义 晚清时期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四合院四合院传统建筑(北方)传统建筑(北方)完全欧化的新式别墅完全欧化的新式别墅 剪发辫剪发辫 洋务运动期间,赴欧美的留学生开始洋务运动期间,赴欧美的留学生开始“断法易断法易服服”。
维新变法期间继续提倡辛亥革命推翻维新变法期间继续提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掀起清朝后,掀起“剪辫剪辫”风潮 改称呼改称呼 握手礼握手礼 跪拜礼跪拜礼握手礼握手礼老爷、大人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先生、同志一、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现代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改革前改革前改革后:改革后:表现:表现:原因:原因:得到改善,但总体水平得到改善,但总体水平低,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低,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社会习俗:社会习俗:1950年年《《婚姻法婚姻法》》和和社会风气的改良社会风气的改良人民的当家作主和经济建设上的努力;人民的当家作主和经济建设上的努力;国家政策的影响;经济建设上的失误国家政策的影响;经济建设上的失误表现:表现:原因:原因:80年代解决温饱;年代解决温饱;21世世纪初达到小康纪初达到小康物质生物质生活:活:社会习俗社会习俗衣、食、住、行衣、食、住、行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休闲方式的多样化;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了社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会主义的根本目的:80年代年代“菜菜篮子工程篮子工程”,,90年代的年代的“安居工安居工程程”绿色健康、环保卫生绿色健康、环保卫生解放初的饮食结构单一解放初的饮食结构单一毛式中山装毛式中山装农民住的草棚农民住的草棚上海旧居北京旧居陕西旧居城市旧居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现代多变的服饰现代多变的服饰现代农民的家现代农民的家华西村入口华西村入口华西华西农民家的装修农民家的装修现代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规划现代家居现代家居现现代代居居室室舞蹈队舞蹈队溜冰溜冰野炊野炊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业余生活1 1、(、(2010·2010·山东文综山东文综121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 A..①②③ ①②③ B B..②③④②③④ C C..①②④ ①②④ D D..①③④①③④ D D2 2.(.(2009·2009·广东理基广东理基63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A A.唐宋时期.唐宋时期 B B.明朝后期.明朝后期 C C.民国初年.民国初年 D D.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时期c c3 3.(.(2009·2009·广东历史广东历史11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风尚的是年社会风风尚的是A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c c4 4.(.(2009·2009·安徽文综安徽文综1515)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B5\5\((2008·2008·江苏历史江苏历史6 6))18691869年,年,《《教会新报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的一篇文章写道: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出当时的中国A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6 6.(.(2008·2008·宁夏文综宁夏文综32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1949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年以后则以公历1 1月月1 1日日为为““元旦元旦””这一变化表明这一变化表明A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 B..1949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C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AD7 7((2007·2007·上海历史上海历史B B组组1111))20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称作““吃洋教吃洋教””;;30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闭门羹””、、““吃香吃香””、、““吃药吃药””等等。
这些与等等这些与““吃吃””有关的大众语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汇本质上反映了A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炼和语法的准确B B..““吃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C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D D..““吃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8 8.(.(2007·2007·广东历史广东历史10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 A.明朝.明朝 B B.清朝.清朝 C C.民国.民国 D D.新中国.新中国BD9\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该诗反映了当时当时A A.服饰的西化 .服饰的西化 B B.洋货倾销中国.洋货倾销中国C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10\·10\·上海历史上海历史A A组组8 8))““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这首民谣反映了某个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社会风貌的变化。
这一事件是会风貌的变化这一事件是A A.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B. B.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C C.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D D.护法运动.护法运动c cC C11 、千龙网曾被露千龙网曾被露《《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美丽标准的变迁》》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的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变化的原因是年女人美丽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 时间时间标准标准1900~19091900~1909年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1910~1919年年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 ①①西方文化传入西方文化传入 ② ②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影响 ③ ③新文化运新文化运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动引起社会观念的变化 ④ ④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和融合 ⑤ ⑤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⑤ C.②③⑤ D.①②③D.①②③B B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 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请禁妇女裹足折请禁妇女裹足折》》和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裹足,不能劳动;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断发、易服以便服以便“与欧美同俗与欧美同俗”,又说:,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成风俗,新政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发民智的意义((1 1)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依据材料一,提炼康有为的主张,并分析其目的(10(10分)主张:放足、断发、易服主张:放足、断发、易服6分)分)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
目的:革除陋习以开民智、兴民权,为变法提供条件4分)分)材料二材料二 右面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图右面两幅图分别是清朝(图1 1)和民国时期)和民国时期(图(图2 2)的妇女绣花鞋的妇女绣花鞋((2 2)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习俗概括说明哪些运动为中国近代习俗的演变开辟了道路(的演变开辟了道路(4 4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材料三材料三 2020多年前多年前,“,“毛式中山装毛式中山装””一统中国服装市场一统中国服装市场(见图(见图3 3)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如今,我们的服装不拘泥于一种风格一种潮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流,而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上,演绎出许多文化的味道来(见图道来(见图4 4)((3 3)结合材料三分析由)结合材料三分析由““毛式中山装毛式中山装””到多姿多到多姿多彩服饰的变化原因彩服饰的变化原因 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解放,审美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解放,审美水平提高;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日益的文明开化水平提高;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日益的文明开化((4 4)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通过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认识((6 6分)。
分)社会习俗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与时代要社会习俗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与时代要求(政治壮况)是相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求(政治壮况)是相一致的,有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习俗);政治革命为社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习俗);政治革命为社会习俗发生变化扫除了障碍言之成理即可会习俗发生变化扫除了障碍言之成理即可)1 1.(.(2009·2009·江苏历史江苏历史2222))(12(12分分)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一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世界的大势! !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态,保不住了陆秋心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 (《《新妇女新妇女》》19201920年年4 4月月材料二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1950年年9 9月月1 1日日《《解放日报解放日报》》) ) ((1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2分分) ) 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材料三材料三 婚姻不是件私事;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费孝通费孝通《《生育制度生育制度 ((2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料二中““我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7分分) )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 (父为子纲父为子纲) )到家庭成员的平等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 (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 );社团组织;社团组织( (家庭妇联家庭妇联) )的支持;法律保障的支持;法律保障( (新婚姻法的颁布新婚姻法的颁布) )。
((3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3分分) )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1.1.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右图是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幅画,它最可能创作于它最可能创作于 (( ))A.18A.18世纪末期世纪末期B.19B.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C.19C.19世纪后期世纪后期D.20D.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D D 2\ ““开铁路则必用火轮车,方可驰骋如飞无论凿山塞开铁路则必用火轮车,方可驰骋如飞无论凿山塞水,占人田野、毁人庐墓,沿途骚扰,苦累无穷而此路水,占人田野、毁人庐墓,沿途骚扰,苦累无穷而此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车马既难以之并驾齐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车马既难以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割。
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割1865(1865年两广总督毛洪宾致总署函年两广总督毛洪宾致总署函) )此材料说明此材料说明 A.A.该历史人物应当属于洋务派的代表该历史人物应当属于洋务派的代表B.B.当时修筑铁路受到守旧思想及守旧势力的阻碍当时修筑铁路受到守旧思想及守旧势力的阻碍C.C.由于列强的干涉而导致中国当时不能修筑铁路由于列强的干涉而导致中国当时不能修筑铁路D.D.由于政局动荡而导致中国当时难以进行工业化由于政局动荡而导致中国当时难以进行工业化B3.19103.1910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年,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为方便和实惠,你会选择你会选择 A A4\4\((2009·2009·上海历史上海历史18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A A5 5((2008·2008·宁夏文综宁夏文综2929)据记载,)据记载,18881888年清朝政府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
这说明(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C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B B 热点训练热点训练2.观察下列图片,人们出行中交通工具的巨大变化最能表明 ( )A.自行车已经退出交通工具的舞台B.飞机已经成为市民的主要代步工具C.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逐渐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D.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名师一题名师一题4.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 ( )A.电视 B.电影C.报纸 D.互联网解析: 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电视不普及,互联网还没有,电影远不及报纸及时,故人们主要是通过报纸来了解。
答案: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