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题型研究及解题指导.doc
5页高考语文题型研究及解题指导[作者]张文海[内容]高考语文题型大致归为五类:即选择题、填充题、简答题、综合题、作文 题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中最重要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题型它包括单项 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前者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40%,后者在近儿年的试 题中只有一道题,占3分选择题型不仅在高考试题中,而且在日常生活里面 也会经常碰到,无论是四选一,还是二选一例如购物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 择、业余生活选择、朋友选择……无一不是在演算一道道的“选择题”因此, 掌握这种题型的意义是很大的选择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题干;二是选择项(备选答案)1 •题干的特点它是试题提出问题的部分,是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触角”,规定了考生回答 问题的要求题干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试题质量的高低,也影响试题的效度和 区分度设计题干的要求是:①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或思想去提问;②要语言简洁准 确,往往只用一两句话组成;③要与选项同质,属同一个话题;④不要滥用否定 结构2. 选择项的特点选择项包括两类:一是干扰项,另一类是正确答案干扰项是错误答案,多 是考生平时易错的地方,从而产生很大的迷惑作用,迷惑度越大,试题的难度就 越大。
设计选择项的要求是:①表达形式和文字要大致相同,力求工整,避免用暗 示语;②止确答案要唯一、确认,绝对止确,不能有任何争议;③耍合理地安排 正确答案的选项,减少考生乱猜的因素3. 选材的特点选择题的选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书木上的,有的是书木以外的,有的是从 书本引申出來的因为高考不仅注重考知识,更注重考能力,所以选择题的选材 要创造新情境、新材料,多角度、多层次地设问我们不必从题干的形式和要求上把选择题的类别分得那么细,因为应试时不 可能从命题的形式去分析,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命题对知识与能力考查的指向上 去但是,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从选项的正确数口上分类,认识单项选择题 和多项选择的区别是完全必要的单项选择题示例它又叫多选一选择题,也就是备选答案中,只冇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例1: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 漱口国藉B. 斑斓沉湎C. 诠释惦量宣泄竣工雄赳赳源远流长 金刚钻插科打浑 荧光屏鸠占雀巢 家具丿占委屈求金例题答案:Co上面这道单项选择题,共有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项C是 此题唯一的答案因为,按照题干的表述,指向是选择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 经过仔细辨析,C项有两个错别字:一个是“惦”,应为“掂”;另一个是“雀”, 应为“鹊”。
多项选择题示例它又叫多选多选择题,由四个以上的备选答案组成,其中有两个以上的答案 是正确的,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当控制在0.5左右例厶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B. 尽吾,忐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 尽枚勤作息,伶傅萦苦辛D.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E.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Z,亦不能至也例题答案:B、Do多项选择题可以考查考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问题和 综合判断能力它除了具备一般选择题指向明确、结构谨严、诊断功能强的特点 以外,还具冇考查的容量大、综合性强、试题难度大的特点这类选择题,要比 组合选择题的优点多,它耍指出止确答案的个数,正确答案个数少于或等于错误 选项的个数,评分也极严,“全答对,才给满分,答错一个选项,还耍扣分,直 到扣完为止”,因此,考生不能猜题由于猜题的可能性极小,试题的难度也就 大了二、填充题填充题屈准客观题型试题的形式一般是在一个或几个语句里留一至几个空 白,要求考生把空缺的字、词、句填上因为图表、符号乃至线条冇时也会成为 阅读的主要材料,文字反而变得次要,所以,填充线索、符号、图表也成了语文 考试,特别是阅读测试的一-种形式。
从全国高考题型归类《题典》所载,高考语 文试卷上就可以找出许多借助图形或表格來检测语文能力的试题出此看来,填 充题可以有两种表现形式:1•填空式即根据试题给出的类别,将选项填在所设的横线上2. 表格式它以表格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把答案填在表格的空缺处冇的图示题也属 填表题的一种,它是用图形表示答案,特点是简洁明了,更能反映思维的清晰性填充题与选择题相比较,没有现成的备选答案,答案要求考生自己寻找,自 己写上解答这类试题要灵活一些,但试题也规定了一些明暗作答的条件以及具 体要求,灵活程度也受到限制有的试题答案限制很严,不允许有任何更改,考 生不易得分,实际上是増加了试题的难度填空题示例例3: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 描写刀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琵琶行》: 《雨霖铃》: 《扬州1■曼》: 此题考查的具体内容是古典诗词的背诵,要求填写三首古典诗词中的描写月 色的句子它限制的条件一是表达方式应是描写,二是描写的对象应是“月色”《琵琶行》中,应填“别吋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 这三句中的任何一句我们从三句诗中,分别感到“朦胧的月色”“银白的月色” 和“明亮的月色”。
诗中“秋月春风等闲度”“春江花朝秋月夜”这两句,虽然写 到“刀”,但没有描写“刀色”,而且乂不是描写句,因此不能填写《南霖铃》 中,应填“杨柳岸晓风残月”;《扬州慢》中,应该填“冷月无声”这两句似乎 没有描写月色,但答者应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视觉与其他感觉相通,“残” 和“冷”也就似乎觉得有颜色了解答此题,不仅要准确地记住诗词的原句,而 月•述要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等几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否则,会填错表格题示例例4:根据下文所述,在生物进化系统树上,四角龙出现的位置应该在图 中ABCD哪一•处?1990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米切尔•洛林宣布,在2.6亿年以前,栖息 在美国得克萨斯山区一种外形像晰蜴的名叫四角龙的爬行动物,确实是哺乳动物 的远古“亲戚”,从而填补了进化链中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中缺少的一环1987年米切尔•洛林研究了一块盘龙类的头骨化石随着研究的深入,化 石上的一些细节却使他困惑不解因为大多数的盘龙类在腭部有很大的孔,而在 较进化的兽孔类身上,这个孔已被封闭,四角龙也有一个腭孔,但已明显缩小, 其直径仅仅为0.635厘米此外,盘龙类在头部背而冇一块很大的骨,用以支 持颌骨,在兽孔类中,这块骨头已大大缩小了,而四角龙的这块骨头要较兽孔类 大,又较盘龙类稍小。
更为重要的是,四角龙的头角上有个骨架,穿越颍孔的咀 嚼肌像兽孔类那样直接依附其上,而不像盘龙类那样曲肌腱相接这些发现使洛林相信,四角龙是盘龙类和兽孔类Z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他又 把从12块盘龙类和兽孔类动物化石中获得的信息输入电脑(包括腭孔、颍孔形 状、头颅骨形状、牙齿数量和着生位置等),然后由电脑判断出两者之间的联系 结果表明,在进化树上,通向兽孔类一边的第一分叉就是四角龙附图{图}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图中的五条黑线表示动物的五纲,线条由粗到细标示着 动物的不断分化两栖纲”首先分化岀“鱼纲”,然后分化岀“爬行纲”;“爬行 纲” 乂先分化出“哺乳纲”,后分出“鸟纲”图中的ABCD是用来标示四角龙 的位置的弄清这些是解答此题的前提接下来就应图文对读了,这是最为关键 的一步先看原文,结尾一句说“在进化树上,通向兽孔类一边的第一分叉就是 四角龙”,再观图可知,DC不在分叉处,很快就可排除这两项再看原文,有 四角龙“确实是哺乳动物的远古亲戚,从而填补了进化链中从爬行动物到哺 乳动物中缺少的一环” “四角龙是盘龙类和兽孔类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之类的 语句,而有关知识告诉我们,“盘龙类”属“爬行纲”,“兽孔类”属“哺乳纲”。
再看图,A处于“两栖纲”与“爬行纲”的中间,只有B是处于“爬行动物” 与“哺乳动物”的中间,答案口然非B莫屈三、简答题简答题属非客观性的传统题型之一,它介于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中间, 是带有一定限制性的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它占有一定的比例,分 值越來越高,命题技巧也受到好评,因而有“传统回归”的说法因为简答题命 题也要加以一定的限制,答案又是半开放性的,所以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 控制评分的误差传统题型在标准化考试中并非完全排除,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比较,简答题可 以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而这是客观性试题 难以办到的因为它只能考查思维的结杲,而不能考查思维的过程,更不能考查 语言的表述能力,所以冇人建议多用简答题,少用选择题,是很冇道理的在简答题中,有的要求直答,就是作答者根据简答题的提问,直接冋答问题, 不作任何解释有的要求简释,就是作答者对语文知识中的概念,作出简要的解 释,力求文字准确冇的要求列举,就是作答者根据试题设问提岀的问题,列举 事实回答,并作简要的说明有的耍求扼耍说明,就是根据题干提供的情景进行 设问,作答者不仅要答岀是什么,述要答岀为什么,但又不能作过多的阐释。
简答题示例例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节录)吕叔湘①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冇两点②英一是关于语文学科 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③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 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④过去语文教学的成绩不好, 主要是由于对这两点认识不清语言文字本來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也 少不了它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为什么很多教语文的人和学语文的人会认识不 清呢?是因为有传统的看法作梗学校里的一些科目,都是旧式教育所没有的, 唯有国文一科,所做的工作包括阅读和写作两项,正是I日式教育的全部一般人 就以为国文教学只需继承从前的传统好了,无须乎另起炉灶这种认识极不正确, 从此出发,就一切都错III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占人的书籍,意在把书 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冇用处没冇用处;学古 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和配, 有效果没有效果I口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口标在取得功名, 起码要能得食廩,飞黄腾达起來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 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 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过去的第二点错误认识是把语文课看成是传授一门知识的课,因而要以讲为 主在读文言文的吋代,自然逐字逐句大有可讲,到了读白话文课木,就“从逐 句讲解发展到讲主题思想,讲时代背景,讲段落大意,讲词法句法篇法,等等, 大概有三十来年了可是也可以说有一点没有变,就是离不了教师的讲’,而 月•要求讲深,讲透,那才好”我想,这里头或许有个前捉在,就是认为 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 东西就在你手里了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果真是这么一回事吗?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 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 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 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1•第二自然段在批评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了 III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口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答:第_种弊端是: 笫二种弊端是: 第三种弊端是: 2. 通观第二口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