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二讲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一白话新诗的尝试.ppt

2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77616689
  • 上传时间:2024-08-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64.52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一、白话新诗的尝试一、白话新诗的尝试 1、新诗革新理论新诗革新理论 ““诗体解放诗体解放””集中体现在胡适《谈新诗》胡适《谈新诗》等文提出的““作诗如作文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中,其要点是:一是打破旧诗词曲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用白话的语词与语法代替文言的语词与语法所以“白话诗”正鲜明的体现了初期新诗革新的特征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2 、初期白话诗人、初期白话诗人 主要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 刘大白 、俞平伯、康白情、周作人等 沈尹默 刘半农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刘半农刘半农极富文体革新意识,1917年5月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我之文学改良我之文学改良观观》》,强调“言为心声”,力主“输入新体”;7月又推出《《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诗与小说精神之革新》》。

        最早提出新诗改革的是胡适,但胡适的改革观止于形式,刘半农则大胆指陈古典诗歌矫情作态、无病呻吟的虚伪性,他是倡导中国诗歌从精神上变革的第一人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用故乡江阴方言写作了“四句头山歌”20余首编成《瓦釜集》《瓦釜集》还尝试过各种诗体,1920年创作的带有民歌味的《教我教我如何不想她》如何不想她》,经赵元任谱曲后传唱至今还最早进行了散文诗的尝试,1918年发表的《晓》《晓》描绘晨曦中的自然景色,极富诗情画意1918年5月发表《卖萝卜的人》《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的无韵诗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刘半农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教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著些微云,地上吹著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著海洋,海洋恋爱著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麼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裏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康白情康白情的《江南》《江南》和周作人周作人的《小河》《小河》尝试了无韵诗(自由诗)。

      沈尹默沈尹默的《三弦》、《三弦》、《《月夜月夜》》 以含蓄蕴籍的意境、悠扬回荡的音韵而成为初期白话新诗的名篇 刘大白刘大白的《卖布谣》、《田主来》《卖布谣》、《田主来》等诗歌借鉴了民间诗歌体式 俞平伯俞平伯的《冬夜》《冬夜》和康白情的《草儿》《草儿》(均出版于1922年)也是初期白话新诗的重要诗集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沈尹默沈尹默《《月夜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 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初初期白话诗大致分为两类期白话诗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生活场景或自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倾向如然景物,显示出客观写实倾向如胡适的《人力车夫》、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等 一是通过托物寄兴一是通过托物寄兴(传统诗学的一种方法——“香草美人”),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来表现诗人对社会人生的感兴与思索生的感兴与思索如周作人的《小河》(也可说是象征)、胡适的《老鸦》等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3 3 、、胡适与胡适与《《尝试集尝试集》》 胡适1917年1月《文学改良刍议》亮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后,紧接着便在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呼应文学革命,作为倡导新文学(白话文学)的一种尝试。

      1920年3月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白话新诗集《尝试集》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尝试集》第一编的诗作于1916-1917年,虽以白话入诗,但还脱不掉旧诗词曲的气味和声调胡适说这些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了的放脚鞋样”,“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第二编收1918年以后的诗,诗体获得了较大解放,在遣词、造句、用韵和音节等方面都打破了旧体诗的束缚,如《人力车夫》基本上做到了诗如言谈,但只是平铺直叙诗味不足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胡适新诗创作的三个阶段:胡适新诗创作的三个阶段: □ “刷洗过的旧诗”,如《蝴蝶》; □ “话怎么说,就怎么说”,如《人力车夫》; □ “新的纪元”,如《上山》 胡适诗体的艺术追求是“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有剪裁”,“要抓住最扼要最精彩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出来”,“意境要平实”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苏雪林苏雪林《《胡适的胡适的<尝试集尝试集>》》    “我在新诗的明义开宗第一篇写胡适的《尝试集》,一则他是新诗国度里探险的第一人, 二则《尝试集》的问世最早。

      “扭转三千年文学史的局面”,“不但 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艺术也有不容埋没者在”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胡适胡适 《《 人力车夫》人力车夫》   “车子!车子!”  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中心酸悲  客问车夫:“今年你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2、、初期小说创作初期小说创作 1918年5月《新青年》刊登鲁迅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陈衡哲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新潮》英文刊名The Renaissance是文艺复兴的意思。

      在《新潮》发表小说的有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和叶绍钧等人,大都把小说作为思想启蒙的工具汪敬熙汪敬熙《一个勤奋的学《一个勤奋的学生》生》以讽刺的笔调揭露封建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好学生”的丑恶心态杨振声杨振声“极要描写民间疾苦”(鲁迅) ,《渔家》《渔家》叙述水警对渔民敲诈勒索,《贞女》叙述一个被迫嫁木头牌位的姑娘绝望自尽俞平伯俞平伯《花匠》《花匠》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个性解放的历史要求这些小说都出现在1919年,艺术技巧和手法比较幼稚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3 、现代、现代散散文文的的诞生诞生 标志着现代杂文诞生的是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开辟的“随感录随感录”专栏这是现代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21年周作人周作人发表《美文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4 、话剧的萌芽、话剧的萌芽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部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作品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演员:李叔同、曾孝谷、欧阳予倩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黑奴吁天录》根据美国作家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译者林纾、魏易黑奴哲而治深受虐待,后逃跑出来杀出重围,得以和妻儿团聚该剧表现了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很有现实性剧本采用现代话剧的分幕写法,以对话和动作演绎故事,还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开始确立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在艺术形式上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端   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文明戏文明戏”” “文明戏”是中国话剧的早期形式,1915年前后形成演剧风潮和中国传统戏曲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唱段”还部分地存在,但表演和唱腔已不再要求程式化最初很受欢迎,由于演出采取幕表制,可即兴发挥,内容也不新鲜,慢慢被观众冷落了。

      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为五四新(话)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928年经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定名为“话剧”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 “爱美剧爱美剧” 1921年3月在上海成立的民众戏剧社,继承和发展了《新青年》的戏剧主张,强调戏剧的社会性,宣称戏剧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倡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小剧场运动并把这种“带有社会问题色彩与革命精神的”非商业性质的戏剧运动,根据英文Amateur的译音,称为爱美剧运动不过真正将这种“爱美剧”推向实践的却是同年冬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戏剧协社第二讲 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五四新文学初期的创作实践 谢 谢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