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金融史(版)58750.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86837973
  • 上传时间:2023-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金融史第一章 原始到春秋战国中国最早的货币产生于何时?〔或什么朝代?〕夏朝产生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中国最早出现、使用得最普遍和最长久的原始货币是天然的海贝,贝币产生于夏朝〔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是不是所有贝壳都能成为货币呢?作为货币的贝壳要求色泽鲜艳美丽,长相匀称,叫做齿贝,学名“货贝〞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背面隆起部位,全被磨掉,露出孔洞,方便穿绳携带古代以五贝穿为一串,两串系在一起,称之为“朋〞所以文言文的“朋〞指货币单位或货币本身朋〞也就成了贝币的计算单位问题:每朋多少贝? 一朋=10贝为何贝壳会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掌握------------价值较高而且稳定; 易于分割; 便于携带; 易于保存; 供给充足贝壳成为使用最普遍、最长久的原始货币原因:(做判断)原始社会贝壳是最珍贵的物质,它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成为原始居民喜爱的一种装饰品,就像今天的金银项链由于它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便于计数等特点,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贝作为交换的媒介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了,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所以与财富有关的中国文字,大都带有“贝〞字旁,从文字结构上看,也可以证明货贝是我国最古老的钱币而且是使用最普遍、最长久〔夏朝---春秋〕原始货币商晚期,出现青铜铸币,是我国金属货币的开始西周钱币:仍以贝币为主,还有称量货币-----铜和黄金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铸币: 出现大量铜铸币由于政治上的诸侯割据和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铜铸币在形态和币制单位有很大差异,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蚁鼻钱〔楚铜币〕、环钱------------名词解释第一种是布币〔、、等国使用〕布币由铲形农具发展而来,主要流通于中原地区的农耕地带,像春秋时的周、晋、卫、、宋和战国时的、、等国布币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空首布和后来的平首布 空首布:首空,可纳柄,原始而厚重,大小不等,多数在30克以 平首布:首端变平,不可纳柄,币身完全成片状,轻、薄、小,便于铸造和携带平首布一般都有文字,多数文字是地名,以说明出处,也有标明重量的,如“一两〞、“十二铢〞,两、铢都是货币单位,可谓最早的铢两货币布是与布匹无关第二种是刀币〔齐、燕、等国使用〕刀币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齐国,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齐刀币含铜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制作精美,是刀币的代表作刀币起源于渔猎和手工业地区,由实用的刀〔削刀〕演化而来,基本形状像今天的大刀,主要流行于齐、燕、等国,依其形制可分为齐大刀和燕明刀两类。

      齐国用大刀,叫齐大刀,燕等国用小刀,叫燕明刀 齐大刀与燕明刀的区别:燕明刀的长度逐渐变短,刀身由宽逐渐变窄,尤其在含铜量方面明显低于齐刀,这与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 是楚国的一种铜铸币,因形似鬼脸,或蚂蚁爬鼻, 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它由贝币演变而来,面突背平,大小如贝 第三种是蚁鼻钱 楚国蚁鼻钱之所以流通于楚国地区〔大致为现在的、全部、、、、、部分地方〕是因为楚国地处南方,天然贝的来源较易,贝的使用时间较长,所以在春秋中期前后,出现了这种由贝发展而来的仿铜贝这种贝币制作简单,体小量轻,以枚计值,交易携带方便,在楚国广泛流通,成为主要通货第四种是环钱〔圜钱〕 圜钱是战国时我国北方产生的一种新的铜铸币,大概由纺轮演化而来,圆形,中心有孔,孔有圆、方两种,圆形孔在先所以又有圆形圆孔和圆形方孔之分,环钱多数都有文字,或标地名,或标重量和单位,环钱是铜钱的原形春秋战国时期其它货币春秋战国时期,除了众多形制不一的铜铸币之外,还有银贝、银布等银铸币,战国时,黄金被大量使用,开始发挥货币的某些职能战国时期黄金的流通限于上层社会,而且只在国间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 )郢爰-------名词解释〔“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楚国的一种黄金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黄金的国家,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 它是我国最早的原始黄金铸币,其含金量在90%以上,质量上好的可达到99%爰金币在古代货币中,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春秋战国时期货币新发展:第一.从货币材料上看,金属铸币逐渐取代实物货币,铜铸币广泛流通第二.货币形态趋向多样化,除了铜贝以外,还出现了铲状的布币〔晋、、卫、、、等国〕、刀形的刀币〔齐、燕、国〕、圆形的环钱〔国〕、贝壳状的蚁鼻钱〔商周铜贝的变形,流通于楚国〕四个体系什么是信用?〔先于货币产生〕一是伦理道德上的“信用〞,即信而用之,指诚信,讲信誉,信守诺言等二是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指借贷行为或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的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贷出,以偿还为义务的取得金融学所说的信用是指经济意义上的西周时期中国的实物信用已经盛行,不仅有私人信用,而且开始出现政府信用,有了专司政府借贷的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泉府战国时,在官私借贷中出现了“傅别〞 、 “契券〞等早期的债券“傅别〞:即债券一般用竹木制成,分成两半,债主执右券,债务人执左券傅〞即附,指附有约束文字;“别〞指一别为两,即左右券契券:中国古代属于契约性质的文书,包括田契、过继书、收养书、以及分家析产的分关书等。

      这些文书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并且有法律上的效力,为官方所采信如有诉讼争议,都以这些书契举证〔二〕先时期信用发展的特点:〔重点〕 1.信用先于货币产生 2.从私人信用发展到政府信用 3.从实物信用发展到货币信用4.出现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三〕先时期信用的种类和形式〔重点〕 1.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 2.私人信用和国家信用 3.不计息的“赊〞和计息的“贷〞4.普通借贷和高利贷5.用于消费性开支的借贷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借贷填空题归纳:先货币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没有货币,实行物物交换2.夏朝产生中国最早的货币----贝币3.商晚期,出现青铜铸币----我国金属货币的开始4.西周钱币:仍以贝币为主,还有称量货币-----铜和黄金5.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主要包括布币、刀币、蚁鼻钱和圆形的环钱四个体系归纳:先信用1.原始社会末期,信用产生2.西周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信用机构---泉府3.战国时出现了“傅别〞、“契券〞等早期债券4.信用产生的条件:〔1〕私有财产的产生〔2〕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贫困氏族需要向富裕氏族借贷,于是信用产生单项选择1、〔 〕把天然的贝币同后来的铸币结合了起来A、石贝 B、骨贝 C、贝 D、铜贝2、据?周礼?记载,周朝时的政府借贷是由〔 〕负责办理。

      A、泉府 B、上林苑 C、典质 D、钱府3、信用的产生时间比货币的产生的时间〔 〕A、早 B、晚 C、相同 D、无法确定4、货币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A、商品交换 B、奴隶社会 C、社会大分工 D、信用的产生5、我国最早的货币起源于〔〕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6、〔〕是铜钱的原型A、布币 B、刀币 C、环钱 D、蚁鼻钱7、〔〕又被称为“鬼脸钱〞A、布币 B、刀币 C、环钱 D、蚁鼻钱8、最早的信用是实物借贷,发生在原始公社末期,因为那时〔〕A、有了私有财产,社会向两极分化 B、有了货币,社会向两极分化C、有了私有财产,同时又有了货币 D、有了信用,社会向两极分化判断1、贝币的计算单位是朋,每朋100贝X 2、我国最早的货币是交子 X3、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就是铜铸币和黄金 X 4、春秋战国时代的借贷基本上是信用贷放,没有什么抵押品V 5、信用的历史早于货币V第二章 汉时期的金融一、始皇统一币制〔重点〕1.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币制复杂,为了消除七雄割据、关卡林立给各地商贸往来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不便;把货币铸造权收归国有,加强中央集权,必须统一货币。

      2.容:-----------------记忆,背诵〔1〕、规定黄金和铜为货币本位〔币材〕,禁止其它财物作为币材,确立金铜〔钱〕本位制,这是货币复本位制的一种指同时以金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2〕、六国原有币制一律废除,规定全国货币为二等,即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铜钱又叫钱,是主要的流通货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立法 〔统一币材〕〔3〕、货币形态的统一:铜钱均作圆形方孔过去的布币、刀币及圆孔圜钱一律不用〔统一币形〕〔4〕、货币面文的统一:铜钱币文均铸“半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8克〕,并规定“重如其文〞〔统一面文〕〔5〕、规定金钱具有同样的法偿能力: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大数用金,小数用钱〔6〕、铸钱权和发行权的统一:由官府统一铸造和发行,不许民间铸钱〔统一铸币权和发行权〕3.统一币制有四个历史意义:-----重点,记,背〔1〕、货币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货币的统一对于促进物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有着重要的意义〔3〕.就货币制度而言,始皇对货币的规定,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个统一的货币立法,半两钱对以后历代钱币的形式有深远影响〔4〕.半两钱以重量为名称,是中国量名钱的开始。

      4 、统一币制对后来中国的钱币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王朝的“货币王室专铸〞的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奉行〔2〕统一货币单位,确立铢两货币,为西汉至隋朝的五铢钱体制的建立准备了条件,直接影响到其后两千多年中国货币经济的发展 3 )改革并定型了中国货币的形制,圆形方孔的铜钱形制由此固定下来并流行了两千多年环钱的使用,减少了钱币在流通中的磨损,贯穿使用也比其他形制的货币便利得多 4 )黄金开始执行完整意义的货币职能,金属货币基本上取代了实物货币,不仅货币的价值更加稳定,而且也更有利于交换的发展5.朝币制改革存在不足———记:〔1〕、金钱复本位制下,两种金属同时充当币材,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使得同一市场上同种商品有两个价格,价格依然紊乱〔2〕、半两钱太重,不适于使用〔3〕、劣币驱逐良币的货币流通规律也会发生作用,进而导致物价和经济的波动二、西汉的币制————邦时期,把铸币权下放到民间,“听民私铸〞,所以就有了“榆荚钱〞 〔一〕西汉早期货币:通行半两钱————邦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详细记载的通货大膨胀 汉初因袭“半两〞,币制混乱 榆荚半两:钱形薄小而且质量粗劣1、汉武帝币制改革容〔背〕:1.取缔各郡国的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新钱重5铢,钱面铸有“五铢〞字样。

      提高五铢钱的铸造技术含量,遏制盗铸 2.销毁地方铸币,设立上林三官〔钟官、辨铜、均输〕作为中央政府主管钱币的铸造、成色鉴别、运输的机关,集中各地的铜材,垄断货币的铸造权 3.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禁止非三官钱流通意义〔记〕:1.是继始皇统一货币以后中国货币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它创造了一个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钱币体制,开辟了中国古代货币的新阶段2.这次币制改革,确立了中央政府的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有利于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