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采桑子·重阳 (2).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592718688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4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原词〗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朗  诵 演  唱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宋玉《九辩》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 维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唐)杜甫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 —(宋)苏轼 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 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怊怅切清” 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

      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战地黄花分外香 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

      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

      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联系背景,加深理解联系背景,加深理解 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家长制”,未被选为,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 部队,到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 泽东才在上海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九月来信”的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 反映了病中的心情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