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修复习大纲(天外)知识.pdf
5页思修复习大纲绪论一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全面学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终生学习二大学生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基本内容,体是基础,美是综合体现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2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3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4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四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第一章 理想信念一理想的分类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三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四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五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1 坚定对中国中产党的信任;2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3 鉴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二章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一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爱祖国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灿烂文化;爱自己国家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3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4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五时代精神的内涵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1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2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3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六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行为三个基本方面七增强国防观念指什么?增强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第三章人生真谛与人生价值一什么是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2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3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三端正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务实、乐观、进取四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1) 什么是错误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2) 错误人生观的共同特征:其一,它们都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反映的都是狭隘的剥削阶级利益,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二,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都是为了寻求一己私利其三,它们对人的需求和理解是片面的,无视人的全面性和人生的整体需要五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进步六人生价值的评价1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相尽力统一;2 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 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七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第四章道德修养与道德品质一道德的起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三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1)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大学生与诚信道德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六提高道德修养的方法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行知统一第五章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一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活动范围广泛性;活动内容公开性;交往对象复杂性;活动方式多样性二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三社会公德及其特征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四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六法律规范在生活中的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 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导公安机关个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行为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按照不同的违法行为的性质,执法最长不得超过20 日处罚程序: 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8 小时, 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不得超过24 小时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 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管理原则;二是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第六章职业精神,家庭美德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二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劳动法和公务员法三爱情的本质:性爱、理想、责任四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五大学生的恋爱: 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或功利的对待爱情;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六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七结婚的法定条件:一是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年龄,三是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第七章法律法治一法律的一半含义1)法律是由国家创作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7 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等3 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法律体系三我国法律运行的四个环节: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 四社会主义法治观念1)社会主义民族法治是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族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3)社会主义民族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五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与特征含义: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于取向特征:讲法律、讲证据、将程序、讲法理第八章法律制度与遵守一宪法的特征与原则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在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二依照我国宪法,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四民事法律制度1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则,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2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一般诉讼时效期间为2 年,短期诉讼时效为1 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下四种性质的案件,其诉讼时效期间为1 年:因身体受到伤害需要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五刑法的基本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