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终修改语文桑英惠课堂教学设计.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04395022
  • 上传时间:2023-1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中彩那天学时第2学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型新授课本课时教学目标及要求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和段落”理解文章,感受人物内在品质2.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叙事调理清楚,首位照应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金钱、物质,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道德难题”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资料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理论依据教学方法和步骤(含运用何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一、 教学方法(一) 教法1. 谈话导入法2. 启发引导法(二) 学法1. 自主学习法2. 朗读感悟法二、 教学步骤(一) 谈话导入,走进课文(二) 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三) 写话练习,体会文本(四) 课外延伸,升华文本(五) 总结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法指导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走进课文1. 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中彩那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很大收获,不仅学会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而且还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那么大家说说父亲中了什么彩?2. 过渡:多么令人兴奋地一件事,真是喜从天降如果你中了彩,你会怎么样?3. 现在请大家观察课文插图中的“父亲”和“我”,说说他们中彩之后的表情4. 谁能说说?谁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PPT课件展示)(1) 出示句子: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教师指导朗读:把兴奋劲儿读出来)(2) 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3) 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父亲此时的心情)5. 过渡:父亲中了彩,他学生齐读课题奔驰汽车预设:兴高采烈;高兴;手舞足蹈...生1:“我”——兴奋生2:“父亲”——神情严肃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指名读学生有感情朗读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汽车,可是,当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时,他却神情严肃...文中的“我”对父亲近乎奇怪的举动迷惑不解。

      于是他跑回家,委屈的向母亲倾诉母亲却安慰他说——1. 理解道德难题课件出示句子: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当你读到这个句子时,你的脑海中产生了怎样的质疑?同学们很会提问我们就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请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第7、8两个自然段,相信你会找到答案的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这就是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那大家说说,这辆车是“还”,同意“留”的举手2. 小小辩论会师:我们来举行一场辩论会吧请同学们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找找,看留车的理由有哪些,还车的理由有哪些,并用不同的记号把有关的句子标学生齐读 预设:这个道德难题是什么?父亲是怎样解决这个道德难题的? 指名读第7、8自然段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把车留下还是还给库伯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出来找到后小组进行交流1) 不还车的学生交流不还车的理由教师顺势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读出感悟①  家里生活条件: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拮据理解“拮据”,读出家庭的困难②  自己的梦想: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理解“梦寐以求”,读出对汽车的渴望。

      ③  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达这辆车已属于我家人尽皆知)④  这张彩票是爸爸买的⑤  过后,两人都把这事忘了⑥  库伯家是有钱人,我们家穷2) 过渡:听了你们的发言,我也认为有理由把车留下来,父亲真的是太需要这辆车了!不还车的理由一个又一个,那还车的理由呢?谁来交流下?①  课件出示: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 全班进行汇报理解“拮据”的意思理解“梦寐以求”的意思全班交流教和学的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笔财富”说说你的体会②  课件出示: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做了记号说说你的体会辩论会结束了,看似不还车的理由很充足,让我们回到课文,看看父亲到底是怎么做的?3. 指读: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号码,是打给库伯的①  预设:经过了激烈的思想争斗,父亲的道德难题解决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②  课件出示: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4. 库伯派人把车开走以后,父亲梦寐以求的奔驰汽车没有了,但父亲为什么还显得特别高兴?课件出示:之所以父亲非常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

      总结:父亲的道德难题解决了,他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5.课件出示(引读):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 学生指名读指名读第九自然段预设1:因为他的道德难题解决了2:在我家生活拮据的情况下,父亲选择了“还车”;3:因为他战胜了自己,坚持了诚实、守信的原则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所以,作者长大后感悟到(引读):中彩那天父亲打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假如你就是库伯,父亲把车还给你,你会说什么?(1) 假如你就是孩子“我”,你会怎么评价父亲?(2) 假如你就是父亲的老板,你知道了,此时你会怎么想?(3) 假如父亲失去了(  ),但却得到了( )4) 总结:瞧瞧!父亲失去了一辆奔驰车,但却(引读———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6. 这件事让“我”对母亲的话理解更加深刻1) 课件出示句子: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2) 课件出示内容:一家人可以没有( ),可以没有( ),但不能失去( )因为这是最可贵的( )3) 总结:一家人可以没有车开,可以没有大房子住,可以没有美味佳肴,但却不能失去做人的骨气。

      因为这是最可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要全班交流学生指名读学生填空,指名读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课外延伸,升华文本 (四)写话练习,体会文本记住母亲的话——(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7. 回过头来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最后一自然段写:“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文章的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可以抓住文章的中心,写作时可以学习运用同学们,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尤为重要让我们记住父亲的精神言传身教吧!同学们,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富有,更需要精神的富有,下面我们一起读读这些名言课件出示)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库伯先生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请同学们把想到的写下来全班齐读: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指名读,学生思考学生齐读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教和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五)总结感悟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都有哪些感悟?总结:希望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做像父亲一样诚实守信的人。

      学生感悟板书设计 5.中彩那天      道德难题        ↓   还  车   留    诚实守信 首尾呼应课后作业1. 读一读,这个故事可真感人,要有感情地多读几遍2. 收集关于诚信方面的名言名句教学反思1. 教学时关注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涵思考:“父亲面临着一个怎样的道德难题?为什么叫道德难题?他又是怎么解决的?”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父亲前后的心里矛盾,彰显出父亲的人格魅力,从而感受文章的主旨学生既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又明确了文章的深刻含义2. 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巧妙突破难点《中彩那天》是一篇富有时代感的课文,当讨论父亲是否该把车还给库伯时,教师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开起了“小小辩论会”,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充足的理由父亲应该还车辩论进行的很激烈,在“辩”的过程中,文中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也渐渐有了答案,课文的教学难点从而得到了巧妙地突破,也为学生树立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写话练习,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可能说了哪些话?先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之后再写一写。

      最后请学生在全班交流有的说:眼看着车子被开走,我心里有些不舍得,但我会向爸爸学习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有的说:虽然,车子被开走了,但我看见爸爸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还有的说,妈妈又把开头那句话说了一遍,使我记忆更加深刻等等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看得出他们幼小的心灵似乎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纵观整堂课,其实还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和改进整堂课下来,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这是我一直思考的如果说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那显然是大而空的语文有其明显的学科特点,我们的语文课除了要彰显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