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09083190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0.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浅谈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智障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特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而正常人也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使得智障学生常常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作为特殊学校的老师,在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有责任、有义务走进这些孩子们中间,帮助他们疏通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 一、目前智障学生存在的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孤僻 由于智障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在社会环境中可能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往往极易产生低人一等、我什么都不行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导致他们从不主动与人交流沟通,即使在外人主动与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显得手足无措,无从应对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是智障学生的内心焦虑、迷茫及无助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排解,最后形成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2、敏感多疑 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导致的自卑孤僻,智障学生总是处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通常通过自身的观察、猜测判断身边的变化以及他人的言谈举止,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也相应产生即使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同伴的善意提醒,他们也不能正确对待 3、倔强 自卑孤僻、敏感多疑的心理问题,导致智障学生大多生活在自己的猜测和观察里,一般按自己的推测来判断他人或者周围环境,不能很好地听取他人意见或建议,从而形成倔强的性格特点。

      二、对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尽量尊重学生个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智障学生也是一样,虽然智力上和正常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智障学生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也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特长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进这些特殊孩子中间,了解每个孩子的优点,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真正尊重每个孩子独立的人格,并在不同场合认可、赞扬他们身上的优点,以及对集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自己是集体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如:有一位李姓同学,曾在普通学校就读到三年级到我校以后,他自卑孤僻、敏感多疑、倔强等一些心理问题十分明显,动辄和同学发生矛盾,也时常顶撞老师即使面对老师们的夸奖,他也会胡乱猜疑老师说的不是真话但是在班级中,他的思维比其他同学灵活,善于观察生活,作文写的较好,动手能力也较强我不仅引导他写日记,而且每天抓住早读的机会,在全班宣读他的日记,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还给予他最热烈的掌声鼓励每当那一刻,我看见他的脸上写满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还不乏对同学们掌声的羞涩,显得十分腼腆可爱我还特意选择了他一篇《金色的秋天》向外投稿,最终刊发在中国特殊教育网上。

      我专门把他发表的文章打印出来,在全班宣读,并让他带回家给自己的父母阅读在肯定他的优点,宣扬他的进步的同时,我不放过每一次给他做思想工作的机会,引导他看见自己的进步,让他逐步认识自己的价值,以及他自身对班集体的重要作用慢慢地,他对老师和同学不再那么敏感多疑了,开朗了许多,也自信了许多,当然也进步了许多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心理、心理咨询,促进智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智障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对其教育方式的特殊性,既不能局限于一般的课堂式的讲座来进行心理,更不能开设心理咨询室等待学生主动来咨询智障学生一般不知道也不会承认自己存在心理缺陷所以,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取决于教育工作者在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过程的观察发现,并针对学生自身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育、纠正培养 1、搭建师生自由交流平台,在交流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对症下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合作伙伴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环节上,教师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伙伴”更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通过搭建自由交流平台,学生通过讲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会毫不保留地将内心的想法流露给老师,给老师提供教育、支持、引导的有效信息,将会取得比空洞说教更为奇特的效果。

      交流的方式上既可以是谈天式的口语交流,也可以是学生有感而发地书面式日记交流不论是和老师面对面的口语交流,还是有感而发的书面交流,由于老师把自己定位于“合作伙伴”,则能心平气和地成为一个倾听者,让学生感到轻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总是流露出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老师则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教育信息,从而提供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由于是平等交流,老师不需要有任何空洞的说教,和学生一样,也是就事论事,但是在这个“论”的过程中,则可以不动声色地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正确的生活态度、接人待物的方式方法教给了学生因为是处于平等交流的地位,学生则更易接受和领会,而后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和行为,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挖掘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活教材,让学生在亲身感知中纠正不健康心理 利用学生身边活生生的事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或感知、目睹具体事实后,在产生具体的经验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也是纠正智障学生不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例如有一名郑姓的男同学,有严重的语言和智力障碍,加上家庭比较贫寒,他不仅存在严重的自卑孤僻、敏感多疑、倔强的心理问题,还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稍有不顺他就会暴躁不安,乱摔乱打,很多同学都因为害怕挨打不愿意和他交往,从而导致他越来越孤僻。

      我们认真地分析了他这些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认为只有通过他亲眼所见的事例,在他亲身感知、产生具体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沟通,讲清问题利弊,疏导他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他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向健康的心理发展于是我们将这名智障学生带到县法院旁听一些暴力案件的审判,通过生活中活生生的事实让他明白打人是不对的,还会成为罪犯通过这些事例的教育,郑姓同学的暴力倾向有了明显的改观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不难纠正,只是要求我们老师做个有心人,结合学生实际,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及时搜索有针对性的事例,有教育意义的案例,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活教材,而避免宽泛空洞的说教,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采取学科渗透,融会贯通的方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对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身边已出现的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取学科互相渗透的方式,抓住一切时机,把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作为一项首要任务例如:上语文、数学、音乐等课,都能通过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学生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课堂上取得的点滴进步来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自我心理、学习心理、人际心理、合作心理、生活心理、认识心理、创造心理、成功心理、品德心理等九种心理,并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都能获得不同的心理健康发展。

      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人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家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音,不健康的心理则是家庭、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则显得格外重要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