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华文明史略表-隋唐时期2.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xiao****1972
  • 文档编号:84196836
  • 上传时间:2019-03-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华文明史略表——隋唐(中华文明的高峰)(续)●土地制度-均田制:〇内容——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各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老男、笃疾、废疾各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丁男和十八岁以上中男以外的人作户主的,则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〇崩溃: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崩溃,土地私有制发展〇建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制度:租庸调制和府兵制 ●赋税制度:◎租庸调制:〇隋朝:沿用北魏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以庸代役制度开始部分推行 〇唐朝:①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②内容: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称为“租”;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称“调”,服徭役期限内,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庸不再有年龄限制③作用:保证农民生产时间,赋役负担较轻,许多土地被开垦出来;政府赋税收入有保障;府兵制得到巩固使国家富强④破坏:唐中期,土地私有制发展,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无法推行⑤租庸调制的征税依据是“以丁身为本” ◎两税法:①目的:解决财政困难;780年杨炎实施两税法 ②内容: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两季两次纳税。

      ③作用:使唐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一定时期内保证国家的财政税收;改变征税标准,“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经济经济制度隋的建设〇兴建两都宇文恺主持修建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宏伟壮丽 〇广设仓库在两都及地方广设仓库,有洛口仓,含嘉仓等规模大,储蓄多,前所未有 〇开通大运河隋炀帝时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点,北及涿郡,南到余杭,全长四五千里由东北到东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再在长安及黄河间修广通渠,构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沟通南北的运河交通网将长安、洛阳、涿郡、江都、苏州、杭州等通都大邑联缀在一起,加强各地区间的联系,运河上“商旅往来,船乘不绝”,对隋唐时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唐代继承和发展了大运河体系,使之成为“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 〇修筑驰道:改善北方的交通状况农业◎特点:①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大量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在大河南北“戎事方殷”、经济停滞的同时,南方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都会,都在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西、湖南开始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基地南方的茶、陶瓷、丝织品、盐业等也赶上或超过北方位于运河枢纽的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②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隋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各地兴修大量水利工程,仅江南一地兴建及修复之水利工程,即超过六朝的总和创制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利于水田耕作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③农产品商品化提高茶叶在唐代成为生活必需品,市场广泛,生产规模大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记忆:江南、重心、水利、农具、商品化)手工业◎特点:广——产地分布广; 大——生产规模大,产量多,能制造世界上最大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 细——分工细,品种繁多,有不少新产品唐三彩为后代彩瓷开辟道路;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出现(唐诗形容: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南方产青瓷,北方产北瓷(“南青北白”),白瓷以邢窑最盛陶瓷艺术最能表现所谓盛唐气象的莫过于唐三彩,釉色的富丽热烈反映出唐人的生活意趣;骆驼俑和胡商乐舞形象是丝绸之路繁荣的象征 高——技艺水平高,融入外来风格;造船业能造使用推进器战舰,为轮船雏形;丝织业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商业城市●商业:〇特点:隋唐商业比前代更繁荣 〇概况:①有发达的水陆交通,唐建立通达全国的驿道,有私家店肆接待客商,备有“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使商船往来不绝 ②统一货币唐高祖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成为唐通用货币,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范式),开元通宝钱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③市场较前代发达城市区分为坊、市,坊为住宅区,市为商业区,市里店铺不能任意扩大铺面、摊位,唐前期城市商业活动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后期,一些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开始突破坊、市城市格局限制市中有邸店和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柜坊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货,为我国最早银行雏形,比西方早六七百年农村普遍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北方称“集”唐诗:草市迎江货;草市多樵客) ④商人。

      有不少家缠万贯大商人,更多为中等商人和小商小贩;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城市的兴旺:〇长安、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大都会 ①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最宽的街道有220米,坊、市分开,东市的街道宽15米;有东西二市,东市“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东西向和南北向各有两条街,将市内划分为9区,每区四面均是街道,店铺临街而开 ②洛阳:为大运河中心点,船只能入市内,史载洛阳“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 〇扬州、成都:长江流域商业都市的东西两个中心 ①扬州:大运河枢纽之地,江南物产集散地,大食、波斯等国商人云集唐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天下之盛,扬为首”有繁华的夜市,王建《夜看扬州市》诗说:“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②成都:物产富饶,“扬一益二”,其工商业地位很重要社会生活〇特点:唐朝社会生活出现兼容并蓄,多姿多彩,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原因——边疆与内地交往频繁,中外交流多,各族各国生活习俗渗入中原地区,“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〇概况:①衣:隋时官员及百姓均喜穿戎装;唐时,中原人喜穿靴子盛唐,士女衣胡服,戴胡帽;受西域习俗影响,妇女又盛行男装;女装流行袒胸窄袖,反映较为开放的社会风尚。

      ②食:品种繁多,受边疆民族和外国影响,饮食多样化开元时,胡饼为主食蔬菜有来自国外,如地中海的莴苣、印度刀豆、波棱国之菠菜等盛行饮酒、喝茶,葡萄酒酿造方法从西域高昌传入中原 ③住:贵族高官住宅规模很大,有庭院园林;平民住宅一般为狭长的四合院隋唐是家具大变革时代,使用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取代席地而坐的习惯后世的主要家具,唐末时已经基本形成 ④行隋唐盛行骑乘之风,出门喜欢骑马、骑驴流行的交通工具——肩舆,如《步辇图》中的步辇,即是一种肩舆 ⑤文娱活动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季节性节日多,如正月十五的灯节特别热闹文化特点〇特点:在多元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创新,中华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 〇原因: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奠定雄厚基础 ②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③国内各族交往密切,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④中外交流频繁,文化上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⑤继承历代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整合科学技术〇雕版印刷和火药的发明①雕版印刷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书籍唐于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中期书籍中已有制成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始用于军事,火箭为最早的火药武器 〇天文历法唐僧一行制订《大衍历》比较准确反映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的成熟一行是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医学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吐蕃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建筑隋唐是古代建筑成熟期,取得辉煌成就隋建筑家宇文恺采用图纸和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是建筑史上一大突破他主持修建大兴城,唐扩建为长安城,布局整齐,街道宽阔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石拱桥——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至今,还保存有唐朝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分四个阶段,初唐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诗人辈出,成就最大,有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后两者成就最高李白《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和杜甫“三吏”、“三别皆为千古绝唱杜甫诗反映唐由盛转衰历史,故称“诗史”。

      中唐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是其代表,《长恨歌》艺术价值极高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有“小李杜”之称,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 ◎艺术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隋唐洞窟占十分之六七,现存3000多彩塑,45000平方米壁画,反映隋唐社会繁荣景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姿多彩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山水、花鸟成为绘画主题隋朝展子虔画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被称为“唐画之祖”,留存有《游春图》唐朝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书法汇合南朝秀美及北朝雄健,创出新风格著名书家有:初唐三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主要受王羲之影响;盛唐颜真卿创立“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中晚唐柳公权创立“柳体”,代表作《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草圣”张旭和怀素(《自叙帖》 ○乐舞:受西域及邻国影响,风格多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隋有九部乐,唐扩为十部乐,著名有《秦王破阵乐》舞蹈分为健舞及软舞,玄宗创作的《霓裳羽衣舞》,高出众舞之上 中华文明史略表7-隋唐时期2 第7页 广西河池高中黄庆龙编(2010年10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