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7篇).docx
18页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7篇)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成长路上,与法同行 当今社会,正是由于有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今天,“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已逐步成为大多数公民的自觉行为,作为当代社会中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你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先后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关注,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对同学们的法制宣传教育,营造了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少数同学年少气盛,法制观念淡薄,做事缺乏理性思考,有时不计后果;也有的同学在处理同学关系中讲义气,不能分清是非曲直,甚至酿成校园暴力;有的同学正经受着“网络诱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荒废学业这些行为不仅违反了校规校纪、损害了学校的形象,而且不利于自身良好品质的形成,甚至有可能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借此机会,我向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远大理想的人才能勤奋刻苦、奋勇拼搏,体现自身价值 其次,要提高法制观念,认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知法、守法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最基础的环节我们要从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用校纪校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严格遵守此外还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等等要清楚地知道我们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自己应明确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要学会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增强法制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要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任何丑恶的、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管它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们都应小题大做,绝不让它蔓延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不因小事激化同学矛盾,搞好团结,爱护公物,保持校园环境的优美整洁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另外,作为未成年人,我们要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法无处不在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我们现在只有从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作起,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后,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篇2】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未成年人的保护和自我保护》 我们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的明天,还关系到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 就在5月18日,一段网络视频激起了群众的公愤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发生了一起8名女生结伙对一名女同学进行殴打、侮辱的“校园暴力事件”,视频中:在教学大楼的楼梯拐角处,一个穿着布鞋的女孩被她的同学们推来打去,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时不时戏谑的打她一耳光,踢她一脚,但更多的时候,对她施加的是一种精神虐待,诸如嘲笑,叫她跪下发誓等等,最后,在嚣张的大笑声中,视频结束 同学们,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这样的事情学校里不是也时有发生吗?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啊!也有同学会这样想:我们是未成年嘛,做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是犯法的,怕什么?而且不是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我们嘛! 同学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里面明确规定,我们未成年人的确是可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的保护的但是,聚众打架,斗殴,恶意伤害他人等行为都是暴力加害他人,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精神伤害的行为,这是违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我们的合法权益,是为我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而不是为我们的违法犯罪行为买单的! 所以,同学们,当我们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时,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时,我们照样是会被要求承担起应有的责任的,大家都知道少年犯管教所吧?它简称少管所,或者劳教所,是对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改造的场所,它是我国劳动改造机关之一,是专门为那些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者设立的机关 因此,我们未成年人在遇到危险时,要镇定,不要害怕,相信正义的力量,坚决地站在我们一方,家人,学校,社会和司法是我们坚强的后盾,建立自己的信心,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论何时,要大声地提醒对方,他对我们的人身伤害是属于违法行为,社会和法律都会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制裁。
假如已受到伤害,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这样可以事后找到对方,使对方得到应有的制裁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懂得什么是违法犯罪行为,懂得要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做一个知法懂法,不犯法的未来接班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篇3】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而且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明天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文明素养的人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让孩子懂得尊重和善待生命,懂得遵守规则和秩序,懂得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这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性,救济、回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谈起这点,我不得不说,我们也是未成年,要希望别人来尊重你,首先要自己做好本分,人格与素养是慢慢的培养的,在人生的道路上,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脚下的铺垫。
绝对不能扭曲自己的心灵,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便已足够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些孩子因为从小的不良习惯,导致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堕落,造成终生的后悔,比如自身的保护能力不强,被那些不法分子所欺骗,而毁了自己的一身,或者从很小的事情,打架,喝酒,抽烟,都将掩盖住心灵光明的一面 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我们在校的学生是未成年人,就应该学习司法,法律,来了解这个广大的社会,才能很好的适应未来的道路!我的演讲就讲到这里,谢谢! 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演讲稿【篇4】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开始了,相信老师们对各位同学在新学期中的注意事项已经讲得很清楚,而我呢,从法律的角度对各位同学再提几点要求,希望与同学们共勉。
首先就是一定要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更是我们同学们在自我防范违法犯罪中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作家柳青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同学们还没有走上社会,前面的道路还很长,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学会分析,学会辩别,学会拒绝,才能学会自我保护,否则一旦触犯法律,法律是无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遗憾,后悔莫及最近几年,我县青少年犯罪人数和比重逐年递增,案件性质涉及盗窃、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抢劫、敲诈勒索等等,而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只有针对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总结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扭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有的父母脾气暴燥,子女一有问题,开口就骂,动手就打,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子女产生对抗心理,或者造成悲观、自卑心理,失去进取心还有由于有的家庭父母残缺,有的是去世或者有的是离了婚,缺乏父爱或者母爱,没有健全的家庭教育,失去精神支柱,容易造成情绪低落,从而产生多疑、孤僻等病态心理,形成人格分裂与性格障碍。
也有的虽然父母健在,但是因为教育方法不当,或者父母榜样教育不良,自己整日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思想不健康或者作风不正派,或者行为不检点,这样时间一长,他们的子女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染上恶习,导致有样学样,也走上犯罪道路据我国某城市对20_名青少年罪犯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的24%来自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中有一人去世的家庭,另有20%是家庭其他成员有过犯罪记录的,余下的人是因为缺乏父母管教) 2、不良的社会影响,引人误入歧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思潮并存,有些丑恶现象容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从中学到一些作案方法后不惜以身试法,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3、放松自己的思想建设,缺乏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以为这只是空洞无物的理论,辩别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够,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求上进不懂得自尊自爱,只追求吃喝玩乐,没有心思学习,甚至发展到逃学弃学,过早地步入社会,在不良因素诱惑下,很快走上歧途 在新的学期里,大家要多学习一些系统的法律知识,逐步树立较强的法制观念,有效预防违法犯罪,树立守法的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能正常运行。
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许多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 其次,我在此忠告各位同学在新学期间更要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最要提醒的就是要自尊、自律、自强,不要多管闲事所谓自尊,就是尊重自己,既不自己看不起自己,也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所谓自律,就是不随便乱来,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谓自强,就是不甘堕落,奋发向上我们大家都对犯罪进行自我防范,使自己健康成长,就必须做到尊重自己,严于律已,自强不息一个人倘若自甘堕落,或者自我毁灭,那么,任凭社会怎样保护,也是爱莫能助,无济于事另外我这里所说的闲事也不是平常意义的闲事,同学们到社会上多学一点、多看一点根本无可厚非,而且还要鼓励、表扬,我指的只是与自己、与社会没有意义的纯粹是别人个人的事情,不要出于讲江湖义气,不要去染指那些不良行为对于哪些是不良行为,相信大家应该有所了解我们看到的一些青少年案件中,有些青年本来是品学兼优的,只是由于没有管束好自己,看到社会上一些闲事,放任自己去参与,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案例,也是象你们一样的两个学生,他们是同班同学,因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一天,其中一位同学杨某对与他发生过矛盾的张某同学说:等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