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临汾市南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山西省临汾市南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25℃时,0.01mol/L的稀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A.510﹣13mol/L B.0.01 mol/L C.110﹣7 mol/L D.110﹣12mol/L参考答案:D考点:水的电离. 分析:0.01mol/L的盐酸中水电离的H+的浓度和水电离出氢氧离子浓度相等,抓住这一点来解题.解答:解:0.01mol/L的盐酸中氢氧根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c(OH﹣)==10﹣12mol/L,而溶液中水电离的H+的浓度和水电离出氢氧离子浓度相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溶液PH的计算,和水的电离,学生只要认真分析,抓住水最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等即可.2. 常温下,用0.1 molL-1的HCl溶液滴定a mL NaOH稀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消耗HCl溶液b mL,此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是A.0.1b/a molL-1 B.110-1 molL-1 C.110-7 molL-1 D.0.1b/(a+b) molL-1参考答案:C略3. 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2Y(g)?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密度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③该反应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所以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如果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且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4.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
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与c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c>d>b B.电负性a>b>d>cC.原子序数:d>a>c>b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参考答案:略5. 如图,曲线a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Y(g) 2Z(g) +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A.减小Y的浓度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减小反应体系的压强参考答案:D略6.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 B.单质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C.乙醇可用作燃料 D.食醋可用于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参考答案:B略7. 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s内从3.0mol/L变成1.5mol/L,在这15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1.5 mol/L B.1.5 mol/(L?s) C.0.1 mol/L D.0.1 mol/(L?s)参考答案:D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进行计算.解答:解:v===0.1 mol/(L?s),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把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为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8. X、Y、Z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在10~18之间,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Y<Z B.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XO4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加D.元素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变大参考答案:D略9. 由下列结构片段组成的蛋白质在胃液中水解,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A . B.H2NCH2COOH C. D.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操作能证明苯酚与浓溴水为取代反应的是 A.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B.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往其中滴加石蕊试液C.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 D.测定反应前后溶液的导电性及pH变化参考答案:D11. 若1体积硫酸溶液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两者物质的量溶度之比为A.10 : 1 B.5 : 1 C.1 : 1 D.1 : 10参考答案:12. 丁香油酚是香烟添加剂中的一种成分,可令吸烟者的口及肺部出现少量痳痹,从而产生轻微的快感丁香油酚与乙酸酐发生乙酰化反应,可得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则该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水解⑥氧化⑦加聚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⑦ C.①②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⑦参考答案:C略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B. 钠与水的反应 Na + 2H2O = Na+ + 2 OH- + H2↑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 Ca2+ + CO2↑ + H2OD.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2OH-+CO2=CO32-+H2O参考答案:D略14. 环丙烷叉环丙烷结构为: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关注。
下列关于环丙烷叉环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氯取代物有4种 B.不可能是环丙烷的同系物C.与环己二烯( )是同分异构体 D.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参考答案:D略15. 下列各装置中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某品牌食用白醋(主要是醋酸的水溶液),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它的准确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石蕊甲基橙甲基红酚酞变色范围(pH)5.0~8.03.1~4.44.4~6.28.2~10.0(1)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2)右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反应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3)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消耗NaOH溶液体积/mL26.0225.3525.30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D.锥形瓶预先用食用白醋润洗过;E.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4)根据所给数据,写出计算该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不必化简):C= mol/L参考答案:(1)酚酞,(2)25.40;溶液从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裉;(3)BD(4)[(25.35+25.40)/2]C/V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黄酮醋酸(F)具有独特抗癌活性,它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RCN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RCN RCOOH(1)上述路线中A转化为B的反应为取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名称分别为醚键、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可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2种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有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②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醛基5)对羟基苯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写出以A和乙醇为主要原料制备对羟基苯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请参考如下形式:参考答案: 羰基;羧基 18. (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断开K2、闭合K1,U形管内除电极上有气泡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当电路中转移0.001mol电子时,右侧注射器最多可以收集到气体 mL(折算为标准状况)2)断开K2、闭合K1一段时间,待注射器中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后,断开K1、闭合K2,此时装置内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能量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假设实验装置不漏气,当(2)中注射器内气体全部参加反应后,U形管内的溶液理论上 (填“能”或“不能”)恢复原样参考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 2Cl- - 2e-=Cl2↑ 11.2 (2)H2+Cl2=2HCl (3)能19. 在1.0 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A(g)B(g)+C(g) ΔH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