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课件-052-喉的解剖生理、急性会厌炎.ppt
29页喉的解剖生理、急性会厌炎喉的解剖生理概述n解剖:喉是由软骨构成支架、粘膜覆盖于喉腔内的管状器官,喉位于舌骨之下的颈前正中,上通喉咽、下连气管,喉上端是会厌、下端为环状软骨,在成人相当于第 35 颈椎平面 Pn生理:喉有呼吸功能、发音功能、保护下呼吸道功能、及屏气功能喉软骨(1)n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软骨,由左右两块甲状软骨板融合而成,和环状软骨共同构成了喉支架的主要部分,其上有喉结、甲状软骨切迹等解剖标志Pn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骨之下,是喉气管中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保持喉气管的通畅至关重要,环状软骨弓与甲状软骨之间有膜性韧带,称环甲膜P喉软骨(2)n会厌软骨:构成会厌主体,其表面覆盖粘膜,下端借韧带附着于甲状软骨切迹后下方,呼吸时会厌上举,吞咽时会厌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Pn杓状软骨:左右各一,位于环状软骨板上外缘,其底部前端为声带突,外侧为肌突,并与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该关节运动带动声带内收或外展P喉腔(1)n喉腔分区:喉腔上界为喉入口,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以声带为界喉腔可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Pn声门上区:位于声带之上、喉入口之下,包括了会厌、杓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结构,而会厌又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出现肿胀P。
喉腔(2)n声门区:为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包括两侧声带、前联合和后联合,声带外展时声门区出现一等腰三角形裂隙,称为声门裂,为喉腔最狭窄之处 P V n声门下区:是指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的部分,幼儿期此区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而致喉阻塞喉的淋巴与神经n淋巴:分为声门上区组和声门下区组,前者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后者汇入颈深下淋巴结,声门区的淋巴组织很少Pn神经: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分支,喉上神经主要支配喉粘膜的感觉,喉返神经主要支配喉肌的运动,左侧喉返神经受损多于右侧P急性会厌炎(1)n概念:急性会厌炎是一种以喉声门上区会厌为主的急性炎症,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 P n发病:本病起病急、进展快,病史很少有超过612小时者,成人及儿童均可患本病,早春、秋末季节多见急性会厌炎(2)n病因:细菌感染是最主要原因,以流感嗜血杆菌为最常见,而变态反应、异物创伤、吸入有害气体也可导致本病n病理:主要为会厌舌面及杓状会厌襞的急性水肿伴蜂窝织炎性变,可形成会厌脓肿,很少波及到声带,组织病理学上分为卡他型、水肿型和溃疡型3型急性会厌炎(3)n症状:患者全身多有畏寒、发热,局部常有剧烈咽喉疼痛、吞咽困难,但很少声音嘶哑,严重者因会厌高度肿胀,有言语含糊不清、吸气性呼吸困难。
n思维:凡患者有剧烈咽喉疼痛、吞咽时加重,根据咽部检查所见不足以解释其严重症状时,应行间接喉镜检查急性会厌炎(4)n检查:口咽粘膜无明显改变,喉镜检查可见会厌充血、肿胀,室带、声门难以窥及,若红肿的会厌粘膜表面见黄白色脓点,则表明会厌脓肿形成Pn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即可诊断,儿童若间接喉镜检查不配合,可行 X线喉侧位摄片,以协助本病的诊断P急性会厌炎(5)n治疗原则:应以控制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治疗原则,因病情相对危险,故一般应将患者收住院治疗n控制感染:全身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如用氨苄青霉素联合地塞米松静滴,时间为35天急性会厌炎(6)n局部治疗:行雾化吸入、口腔清洁、及氧气吸入也很重要 P ,会厌脓肿者应在直接喉镜检查下行切开引流Pn气管切开:对呼吸困难非常严重,且经药物治疗 24小时后,呼吸困难无改善者,可行气管切开术通畅气道P图01-喉的位置、构成气管图02-喉软骨(1)正面观背面观图03-喉软骨(2)声带图04-喉软骨(3)背面观上面观图05-声带运动示意图图06-喉腔分区冠状位矢状位喉面图07-喉腔结构自上而下为:会厌杓会厌襞杓间区室带声带声门下区 喉入口是由会厌游离缘、两侧杓状会厌襞、杓区以及杓间区构成。
图08-声带正常声带异常声带前联合后联合图09-喉的淋巴侧面观正面观图10-喉的神经迷走神经左侧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右侧喉返神经图11-会厌的位置图12-急性会厌炎(喉镜所见)正常异常图13-急性会厌炎(X线检查)会厌肿胀呈球形会厌上举正常图14-氧气泵雾化吸入法图15-直接喉镜检查图16-气管切开术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