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体育的自查报告.docx
13页小学体育的自查报告小学体育的自查报告(通用3篇)小学体育的自查报告 篇1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健康第一、育人为本为指导,根据《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文件精神,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教学、科研活动积极改革学校体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体育新课程实验,不断创新体育活动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我校体育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结合学校实际,对体育工作进行自查,自查过程中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组织和管理 (一)领导重视 管理到位 1.我校成立以校长郭建新为组长,副校长孙锦钧为副组长的体育工作小组,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xx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2.学校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检查体育课堂教学,了解实际情况,并且结合学校情况制定好体育工作实施细则,把体育工作开展落到实处 二、各项工程实施进展良好 (一)体育课提升工程 我们学校严格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市《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意见》国家课程要求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
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有保障每学期开展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强化课堂教学和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保证每节体育课学生的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都能够得到发展,我镇积极开展运动技能比赛活动,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每节课体育课必须安排5-8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课的练习密度达到60%以上;小学阶段平均心率达到130±5次/分,在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学内容的练习密度不能达到60%,平均心率不能达到130±5次/分,以后要加强教学课程的研究,构建合理化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导我们的体育课堂向素质型、技能型的转变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跳绳为特色教学,由于开展时间较短,还没有成熟,以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争取成为特色课程 (二)强师工程 学校按照《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基本配齐体育教师,部分体育课由其他科课教师担任,满足体育课教学需要同时认真做好师资的提升工程学校大力支持我们体育老师积极参加镇,市各种培训如叶达良老师参加市20xx年xx市校园足球小学非足球专项专职体育教师培训,刘彩云老师获得市教学能手我校体育老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师技能大赛、论文比赛和参与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评审。
(三)体育场地实施器材工程 我们学校达到《xx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要求学校进行器材配置,争取在新学年按照"标准"配置齐体育器材,每学期全面检查学校户外体育器材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维护今年我们学校的草场进行升级为7人足球场,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阳光体育运动工程 1.学校制定了确保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管理的具体措施,明确了校长为第一责任人严禁挤占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能每天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并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建立督查、评比制度,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2.每年11月举行秋季的校运会,学校积极参加市教育局、镇教育办和镇足球学会的集体活动,每年20xx年7月参加镇中小学游泳冠军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三名,20xx年11月中小学篮球赛获得小学组第一名,20xx年3月镇足协会举行"集明电力杯"乙组第三名的成绩 3.积极引导和支持成立学生成立了篮球、毽球、太极拳、跳绳等体育社团,每周一下午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 4. 以《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为指导,制定了长跑活动计划,通过开展冬季长跑运动,既能锻炼学生体质,又能磨练学生意志,有效提高耐力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5. 在开展"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比赛"和校园足球竞赛的活动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乘坐校车上学,时间、场地、专职体育教师不足,今后加强竞赛安排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争取活动开展,通过开展各种足球竞赛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改善校园足球的发展环境和气氛,带动其他校园运动的开展,逐步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 6.确定了太极拳、立丹功为体育传统项目,我校把太极拳、立丹功贯穿于整个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对传统项目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收效明显 (五)《国标》推进工程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国标》工作小组,开学初体育科组制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体育老师严格按照《国标》标准进行测试,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开展训练和测试工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每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完成,成绩并列入学生成长记录表 (六)体育育人工程 积极落实 "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理念、努力改变"重智轻体"的观念和单纯追求分数与升学率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平等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学校积极按照市局体育大课间全覆盖的要求,保证每所学校开好大课间,保证每位在校生"每天锻炼一小时",通过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跳绳等比赛平台和体育社团的建设,"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国家体育大计 三、保障措施 学校体育经费投入能随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逐步提高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作为基本工作,每年按时将资料报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能建立体育工作安全管理机制学校能建立体育教师工作奖惩机制 四、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对照三年行动计划,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经验和一些措施的不足,在工作中我们认真总结,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1.认识不足 体育三年行动计划是一项我市的体育工作大计,学校在对待体育工作的认识上不够深刻,没有从"体育即教育"、"体育有助于智育发展"的观念中转变过来,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计划、方案 改进措施:加强文件学习,认真领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认真做好体育文件管理 2.体育特色课程建设 我校特色课程构建,体育师资相对薄弱,谈不上具有自己的特色精品 改进措施:提高教师培训的力度,积极向其他学校学习,争取开展自己的特色课程教学 3.校园足球工作有待落实。
校园足球在专业体育和场地建设方面相对欠缺,在校园足球大力推广的今天,客观上有点制约了我校的发展,但我们努力去解决 改进措施:创设平台,加强"师资再造";经费保障,有序改建足球场地;因地制宜按要求有计划实行足球进课堂小学体育的自查报告 篇2 几年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局及联校的正确领导下,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为办学方针,以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奋斗目标,现将我校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小学是示范小学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840多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良好,标准化建设已初具规模设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器材室以及图书室、阅览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微机室、体育活动室等同时,“智林电子白板”进入教室实现了网络教学“班班通”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生361人,专任教师3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9人.市、县骨干教师3名;大专学历以上28人,占87.5%,学历合格率达100%;制度健全,管理严格,环境优美。
二、办学方向 (一)办学目标 一直以来,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向响应上级领导的要求,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办学目标明确、清晰依据办学目标设计并开展各项办学活动;学校工作安排具体,落实任务,采取分工协作的办法,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学生按时毕业达100% (二)办学思想 1、在教育教学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对学困生有措施地进行帮助及转化,对特长生有措施地进行培养,没有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没有举办各种特长班或学科实验班、重点班等现象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开足开齐规定课程,没有加重学生负担,没有增加考试科目和课时的现象,完全按照“费制”标准,没有收费补课和办补习班加强学科教学,根据各组的安排开展有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活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注重因材施教我校的各项工作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积极实行学科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根据学生的特长开展各种兴趣小组,发展学生的特长,进行校本教研。
(三)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 学校领导和教师熟悉并严格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学校和教职工都没有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和行为 三、学校常规管理 1、日常行政管理 (1)计划规章制度:学校认真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对计划执行情况有检查有总结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坚持考核 (2)档案信息:各类档案完整规范,保存完好,使用方便,信息资料收集迅速及时、面广,结合本校实际,合理利用 (3)安全保卫:为了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师生安全,保护学校财产,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制度、有措施地开展安全工作近年来,我校从未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 2、校园环境管理 校园已实现了硬化、绿化、净化、文化建设建立有教室、厕所等各功能室管理制度,与当地群众共同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 3、实验室、图书室、电教室管理 各种制度健全,有专人负责管理,基本上能满足保证教育、教学需要 四、教育教学过程 (一)教师教学行为 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整体设计有进一步的创见,体现工具性、技巧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层次清晰,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突出;体现新课程理念。
2、教学效果 (1)学生学习兴趣高,积极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2)大部分教师教学语言丰富规范,亲切自然,富有感情,口头表达清楚简洁、准确、逻辑性强,普通话流畅;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有效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教学机智,能对课堂上生成性问题作出合理的引导和妥善处理;具备过硬的教学技能,示范操作正确、熟练、规范;合理使用教具、学具、课件和其他教学资源;板书端正 (3)全体教师能完成教学计划,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层次清楚,能兼顾层次不同的全体学生 3、教学反思 (1)教师在说课中能把握课标要求,对教法理解透彻(2)大部分教师能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自我认识不断总结在教学中的成败,养成反思习惯 4、教学特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技能与方法获得方面有一定的独特表现,在使用教学资源和课件制作使用方面有独到之处 5、尊重学生实际教师对学生已有经验充分尊重、凭借,学生表现出积极、自信;学生能在已有的经验上建构知识与能力,大部分能从生活实际经验中生发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