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379234687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8.5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3102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制单位: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九月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3102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编写: 审核: 技术负责人: 编制单位: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九月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3102采煤工作面采后总结一、矿井概况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宁阳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行政区划属于宁阳县堽城镇矿井始建于1975年3月,1982年2月建成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t/a,服务年限27年2003年核定生产能力6万t/a,2010年技改生产能力为12万t/a2010年5月20日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泰煤字[2010]85号《关于宁阳县南宁煤矿技术改造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的批复》,同意矿井进行技改工程项目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自2010年5月20日开始至2010年7月19日结束2010年9月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以鲁煤规发字[2010]109号《关于泰安市南宁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矿井投产验收时首采工作面为3102采面,经过两年多的开采,该工作面已安全回采结束,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对3102工作面的开采情况总结如下:二、规程和措施编制3102采煤工作面在开采前严格按照批准的《技改设计》要求,编制了《310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3102采煤工作面初采措施》、《3102采煤工作面过构造安全技术措施》、《3102采煤工作面过采空区、老巷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并能够严格贯彻执行,确保了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三、工作面和巷道布置3102采煤工作面为3100采区首采工作面,位于该采区西部3102采煤工作面边界为:西南至边界煤柱,东北至3102采面工作面设计停采线测量点运19,上至该面回风巷留设煤岩柱,下至3201工作面运输巷,可采面积29400m2,基础储量9.9万吨,可采储量9.4万吨具体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水平名称-26m水平采区名称3100采区地面标高(m)+78井下标高(m)±0~-26地面的相对位置位于井田西南部,地表均为农田,无建筑物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对应地面无任何建筑物,所以无任何影响井下位置和相邻关系位于井田西南,西部到边界煤柱,以东为3100采区运输下山保护煤柱走向长度(m)420倾斜宽(m)70面积(m2)29400该工作面自2010年5月20日开始试采,于2012年9月28日回采结束,安全采出煤量9.6万吨该工作面回采巷道于2009年10月底由两个施工队开掘,于2010年3月初形成系统,共掘进巷道880米,掘进工期为4个月310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均沿煤层底板掘进,两巷设计断面均为上宽:2.0m,下宽:2.7m,中高2.0m,净断面4.7㎡,其中回风巷长420m,运输巷长460m。

      工作面回风巷与±0m回风石门连通,工作面运输巷与-26m运输石门连通,切眼沿煤层底板掘进,断面为上宽:2.2m,下宽2.96m,中高1.9m,净断面为:4.90㎡,长度70m四、工作面防治水情况3102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在掘进中共遇到断层2条,落差均在1.0-3.0米,均为倾向正断层,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该面水文地质较简单,根据掘进和在回采过程中揭露,采面及上下两巷局部有滴水或淋水出现;根据观测3102工作面涌水量在6-8m3/h左右,据分析其水源主要来自第四系砂层潜水,通过煤层顶板裂隙进入工作面,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3102工作面在掘进到设计位置后,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留足了断层防水煤岩柱,对边界留设的各类保护煤柱均已严格保留,没有超层越界、越深开采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编制了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水应急预案,在施工中进行了探放水工作,所有探放水工程都必须坚持“探查60m、施工30m,留有30m超前距”的规定建立了地面巡查制度,对井下出水点和采煤开采波及地表范围实行周巡查观测,在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雨季期间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矿井和工作面涌水量观测,发现突增、突减或水质发生变化时,立即停产撤人,确保汛期期间的安全生产。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排查治理水害隐患,一是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要考虑汛期大雨、连续性降雨的影响,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措施“六落实”,消除了水害事故隐患,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五、工作面支护根据开采设计要求,3102工作面选用ZH1800/16/24型悬移支架与背铺金属网支护顶板,支护密度为0.54架/㎡,架距1.1 m(±0.1 m),排距1.6 m,最大控顶距3.26 m,最小控顶距2.46 m,循环进度0.8 m在开采过程中根据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顶板为冒落再生顶板,胶结性差,煤层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采,直接顶板冒落后建立起新的平衡,稳定性差的特点,为预防采面架体之间出现网兜或架距超宽或煤层倾角大于15°时,采取在架体之间加支一梁二柱走向抬棚,为预防煤壁片帮在架体之间紧贴煤壁支设一棵单体支柱并联网至底的支护方式通过近两年多3102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和使用 ZH1800/16/24型悬移支架等支护方式效果,能够满足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的需要,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悬移支架支护具有以下优越性:1、采用悬移支架支护顶板,由原来的点支护改为面支护,支架的稳定性好,支护强度大,且有前探梁及时支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冒顶、推跨型顶板事故,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悬移支架为液压控制,与单体支柱相比,操作更省力,除了安装、拆运、调架困难外,无需人工回柱,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杜绝了因回柱造成顶梁损失等,移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六、资源开采情况该工作面于2010年5月20日开始试采,于2012年9月28日回采结束,回采期约2年3个月工作面动用面积为29400万㎡,煤层视密度为1.35t/m3,动用储量9.9万吨,实际采出煤量9.6万吨,工作面损失煤量0.3万吨,回采率为97%,损失率为3%,符合工作面采出率中厚煤层≥95%的要求该工作面开采严格按照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开采上限不超过+6m标高,3102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0m标高,实际开采上限在0m标高,没有超上限开采七、工作面有害气体防治3102采煤工作面为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全负压“U”形通风每月按规定对采煤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制定配风计划,并对全矿井各用风地点进行风量测定,制定旬报表和月报表,确保矿井的风量合理分配根据采面需风量计算,配备了满足所有条件的最小风量为310 m3/min加强日常检测,采煤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5小时检查一次,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为做好3102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制定了通风系统各项管理规定,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合理、可靠;并建有通防隐患排查记录、通风设施管理台帐、维修检查记录等各种台帐通防科每季度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图上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并绘有通风网络图根据采掘工作面接续情况,专门制定通防月度作业计划和瓦斯检查设点计划,并由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每季进行一次通防工作总结按规定做好监测监控仪器的配备和使用工作,通过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瓦检员巡回检查,3102工作面有害气体情况没有发现异常现象,有效杜绝了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八、地表移动观测情况为掌握3102采煤工作面井上地表移动情况,在开采过程中加强了地表移动观测,掌握地表移动规律,对地面农田的受损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隐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开采方案1、地表观测站位于3100采区3102采煤工作面上方,地表均为农田1)顶板岩性:本区地层由古生代组成,煤系地层是石炭二迭纪,上覆岩层主要是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和粘土岩组成属中硬岩石表土层厚约为1.5-3.0米2)开采面积:3102工作面平均走向长420m,倾向长70m,开采面积29400㎡。

      2、地表移动观测点布设: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于2010年4月底在地面即3102工作面上部,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条A-A1观测线,沿煤层倾向方向布置了三条观测线即B-B1、C-C1、D-D1附地表观测点布置图)3、观测站的观测工作:平面联系测量是以矿区地面控制点的地19点、河堤1点为起始基准点利用J2经纬仪导线测量,利用以水准仪配合卡尺以起始点为基准点进行高程测量至各观测点每次外业测量工作结束后,安排专人整理、计算测量成果所获得的测点高程,计算分析各时期的下沉变化及地表观测点的移动变形分布情况4、观测结果:从观测资料得出,3102回采工作面自从2010年5月份开始试采,至2012年9月份回采结束,地表观测点于2010年5月10日开始观测,到2010年7月下旬开始出现缓慢下沉,当时最大下沉点5#点的下沉量最大为30.9cm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工作面地表继续缓慢下沉,截止在2012年9月底时,根据观测,地表最大下沉量达118.9cm为防止在雨季局部沉陷造成积水,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有效防范水害事故发生,对局部沉陷地段进行了治理,用土方、矸石进行充填夯实,没有形成地面积水区;经过对局部塌陷坑填平治理,对地面农田没有产生较大破坏,煤层开采后对农作物耕种不会造成影响。

      九、工作面上覆基岩探查情况根据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于2010年5月23日至6月1日对3102采煤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进行了探查,在该采面回风巷共布置了3个钻探钻孔,钻探进尺共计345m探查钻孔竣工后进行了封孔,地测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对所取岩芯进行了鉴定,对钻探进尺进行丈量验收1、在3102采面回风巷26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80仰角布置1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粗砂岩,斜长113m,垂厚69.3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2、在3102采面回风巷20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70仰角布置2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粗砂岩,斜长115.8m, 垂厚69.7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3、在3102采面回风巷16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80仰角布置3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中粗砂岩,斜长114.8m, 垂厚70.7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现场核实钻探进尺与报表相符,经过对所取岩芯辨认和鉴定以及钻探进尺核算,确定了3102工作面煤层上覆基岩的实际厚度,保证了留设的安全煤岩柱高度满足要求。

      十、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1、3102工作面生产期间遇到两条断层,均为倾向正断层,其中F1-1断层落差2m, F1-2断层落差3m,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工作面过断层时采取了以下措施:(1)严格控制炮眼的位置、角度及装药量,尽量减少对顶板的震动2)适当缩小架距,两巷支柱必须迎山有力,同时支设好带帽贴帮柱、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