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地理总复习 类题通关2(选考部分B版)课件 新人教版.ppt
14页•类题通关(二) 气候特征类题目 • [题型解读]•1.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类型•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2.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角度一 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二 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角度三 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答题模板]•1.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术语思考方向答题思路气温①气温的高低;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降水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的季节分配;③降水的年际变化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降水稀少光照①光照的强弱;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日照时数长,日照强烈;光照充足•2.气候特征类题目描述技巧•(1)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①气温的描述: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
一般来说,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温和、温暖(低温),0℃以下——寒冷,-20℃以下——严寒,-30℃以下——酷寒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下——凉爽,20℃以上——炎热,24℃以上——高温•注意: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气温术语凉爽、炎热、高温多用于夏季;温和、温暖(低温)、寒冷、严寒、酷寒多用于冬季•②降水的描述: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在100 mm及以上——多雨,50 mm及以上——湿润,30~50 mm——少雨,30 mm以下——干燥•③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常用“终年……冬季……夏季……”语句描述• (2)气候分布的描述•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气候成因的描述•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4)气候对农业影响的描述•主要分析温差大小、光照强弱、热量及降水多少对农业的影响• [典题示例]•(经典题)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A地B地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审答流程】•答案 A地B地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地处大陆西部,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培优演练]•(2014·四川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题•(1)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2)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解析 第(1)题,考查学生对气候要素中气温的归纳表述应从冬季、夏季和年温差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冬春季的寒潮,冬春降水少可能引起的干旱及夏季的洪涝•答案 (1)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四季分明•(2)冬春遇寒潮(低温)天气,农业生产易遭受冻害;冬春降水少,春温回升快,农业生产易遭受旱灾;夏季多暴雨,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