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鼓响咚咚》说课谷城特校任小丹.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61174568
  • 上传时间:2023-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聋校律动第一册《小鼓响咚咚》说课稿谷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任小丹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小鼓响咚咚》是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律动教材第一册中儿童舞蹈部分第四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舞蹈的基本动作、基本舞步和音乐基础知识之后进行教学的,为学生在中、高年级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打下基础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随着音乐的节奏创编有韵律的、有表现内容的、美的舞蹈动作从而激发聋生的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a.掌握歌曲的节奏,能看谱打节奏;运用已有经验和老师一起创编《小鼓响咚咚》的舞蹈动作b.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打出节奏;模仿老师的动作学习舞蹈能力目标a.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现力b.通过模仿,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感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创编律动《小鼓响咚咚》难点:通过观察和想象,在老师引导下有韵律地进行《小鼓响咚咚》的舞蹈动作的创编二、教法学法分析(一)学生经验 通过第一课时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与歌词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此前已经学习过四三拍节奏的歌曲,对本课的节奏型已有所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完全丧失听力,节奏感不强,所以对节奏的把握还是有一定困难平时看舞蹈节目时都爱跟着一起模仿,大致记得一些舞蹈动作,但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二)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情境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节奏带来的视觉享受,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尝试,从而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游戏教学法巩固节奏,激起聋生的无意注意,提高他们对节奏的学习兴趣用启发联想法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编,通过合作交流满足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相互启发生成,尽情地把美好的情感释放出来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欣赏水鼓表演的演示,使聋生从视觉上形象直观地加深对节奏的印象2)节奏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一:小小演奏家出示歌谱、节奏谱拍打歌曲《小鼓响咚咚》的节奏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大胆尝试拍打新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二:音乐游戏“跳舞的小星星”敲击鼓面让小星星随节奏跳动,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振动觉等多种感官,对听力残疾起到了补偿作用。

      3)舞蹈的创编与整合活动三:小小舞蹈家播放音乐《小鼓响咚咚》,学生结合歌曲尝试创编舞蹈动作想一想:怎样用舞蹈表现这些动作?1、对小鼓的喜爱 2、敲鼓 3、睡觉 4、让小鼓别响了聋生的艺术活动是在他们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在教学中为聋生创设了支持性环境,鼓励学生的大胆参与,使他们有机会展示与众不同的动作4)动作的巩固与练习看图示,有节奏地练习舞蹈动作将歌曲内容分成四个部分用图片的形式展示,让聋生用连贯的动作来表现完整的音乐,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5)歌曲的表演与展示活动四:小小表演家配合歌曲表演舞蹈《小鼓响咚咚》鼓励学生争当小明星,自由展示舞蹈在高潮中结束活动,会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有利于学生在活动后继续练习,不断创新四、教学反思(一)设计理念 教育学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逐步深入本课的教学中以每个学生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自主学习、合作创编及表演展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巧借游戏,掌握节奏 舞蹈要求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有韵律的动作,所以节奏的掌握是舞蹈创编的前提音乐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了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节奏,我在节奏的学习这一环节安排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小小演奏家,让学生自主分析节奏谱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为新歌曲打击节奏活动二:音乐游戏“跳舞的小星星”,以《小鼓响咚咚》的节奏为鼓点,敲击鼓面让小星星随节奏跳动在游戏中通过调动学生的视觉、振动觉等多种感官,来补偿听力缺陷,有效的掌握节奏,使这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三)设问启发,提高实效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内容,自由创编舞蹈但一年级的聋生对舞蹈的体验不多,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了解到学生平时爱看舞蹈节目,善于模仿,记住了一些零散的舞蹈动作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实际,我设计一个启发性问题:怎样用舞蹈表现下面的动作?喜欢小鼓、敲鼓、睡觉和让小鼓不响了。

      通过启发联想,调动了学生的记忆,让舞蹈创编有据可循,也使得这一环节的活动具有层次性和实效性四) 不足之处 这节课,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受,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在创编舞蹈的环节,没能兼顾B类学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活动,有碍于激发B类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刚转型的聋校律动教师,需要学习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