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1494613
  • 上传时间:2022-06-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9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毅斌【Summary】美术课堂中出现幼儿想象创造力未能诱发、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师生的生活观察面较为狭窄以及美术课堂评价滞后等问题要推进美术课堂的顺利进行,应诱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更新教师观念,以开放教学方式,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Key】幼儿;美术课堂;想象力;教学观念;课堂评价一、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的思想观念存在误区传统的教学形式一般都以“教”为主,幼儿教师按照“讲授-模仿”等指导学习,时间一长,难以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实际上,“教”就是要有启发、引导幼儿发散思维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而不是用技法、技能去规范他们而许多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往往照搬教材,缺少自己的独立观点,更缺少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二)幼儿的绘画创新意识没有得到保护教室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场所幼儿在美术学习活动过程中对美术知识的了解非常有限,创作缺少观察、缺少发现,长时间让其对一些作品进行模仿、复制,会抑制幼儿的创造力当他们已经习惯照抄别人的模式后,面对主题创作时或面对真实景物时往往会无从下手。

      如,在课堂上幼儿面对人物特征的时候会难以下手,因为他们想到的更多的是从书或者电视上照搬下来的人物,从他们的画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思维没有发散,不知如何也不敢表达自己所想象出来的夸张的人物特征有些教师由于操之过急,强迫幼儿接受美术理论知识,没有尊重幼儿作画的自由表现,没有支持他们画自己熟悉的生活或者事物有的教师不懂幼儿的真诚和艺术的语言,太多指责幼儿的画比例不协调、形象怪异、线条粗糙等,迫使幼儿改变作画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幼儿以后绘画时的形状、比例是协调的,但他们自己的个性就消失了,对绘画的兴趣也只能埋在心里,并逐渐消失比如,有些教师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会要求他们把这个物体画得越像越好,却忽视幼儿童真的一面,没有尊重他们自由创作的表现力最后我们看到的往往都是缺乏童趣、缺乏天马行空的自由表现力的枯燥的或似曾相识的画三)美术课堂评价滞后艺术作业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美术教学当中最常见的方法以往传统的美术评价通常都是教师对幼儿作品的单向评价,有些在传统观念束缚下的教师喜欢用构图完整、画面干净整洁、色彩鲜艳等评语作为美术评价的好坏,这样对知识目标的评价,没有体现课堂评价的重要性師生的绘画评价观局限,评价标准统一,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不容忽视。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往往是成人化的一些幼儿往往受到定性评价,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我不能”的想法,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不能建立自信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发展状况有的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使用现场实时评价,对工作表现的权重,缺乏细致的分析元素,忽略了个体对幼儿的真实情感和绘画前后差异的能力,导致评价的真实性和人文性大大降低这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目的,更无法帮助幼儿正确地表现自我四)不恰当的教学手法,抑制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仅仅把美术理论知识注入幼儿头脑中只是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做一些简单乏味的介绍,忽略了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回顾,长此以往,将会失去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术活动枯燥、缺乏个性化自由创造,没有给幼儿提供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有的教师在教授绘画技能时,片面强调技能手法,让幼儿过度地效仿、研习,使学习目标和成果最后停留在教师所教授的技能上,没有适时地对其进行引导,没有让幼儿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思考问题,没有把单一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从而通过工具让他们自己创造独特的思维比如,画小兔子时,可以让幼儿想象一下吃萝卜的小兔子怎么画、坐着的小兔子怎么画等,如果只要求他们学会画小兔子很容易,但结果往往是仅仅掌握了这种绘画的技能,却忽略了他们自身对小兔子的想象力。

      五)师生的生活观察面较为狭窄幼儿作品出现画面雷同的主要原因是师生平时生活经历积累不多,美术知识面小,生活阅历不足,表象能力储备贫乏,受教学空间的限制,对事物了解有限在绘画教学中,许多教师只依靠教材,局限于课堂,用成人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事创造性的绘画这样做违反了幼儿绘画的规律,对幼儿的智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学生在长期的模仿中,缺乏想象力的培养,会逐渐使他们变得墨守成规正是这种空白使他们的观察受到限制,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思维没得到拓展,难以捕捉美的能力另外,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知识的增长,他们觉得以往的绘画不能表现出所见到的世界,于是胆子变小了,他们试图寻找一种简单又符合规范的符号来表现,于是画面中就出现了概念化的形象二、美术课堂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一)启迪诱导,开拓想象力首先,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营造一种思维空间,让幼儿们有一个大胆的尝试比如,教师将美术课堂从课室移至室外,带领幼儿们在幼儿园的操场或种植区进行写生;其次,在美术教授中,要先激起幼儿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上课前,先不要急着要求幼儿完成某项特定的指标,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通过多感官教学方式,尽可能地让幼儿去想、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

      如,在教学《画画家的画》时,笔者会用几分钟时间引导幼儿观察画家的画,然后再用几分钟让幼儿集体讨论、展开想象,在此当中鼓励幼儿大胆联想,并肯定他们的想法,让每一个幼儿都敢于表现、敢于表达心中的构想还可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内在趣味性,调动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我们利用多媒体,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趣味日用品的功能与造型,并对夸张有趣的设计产生好奇,抓住这两点进行积极讨论展开联想二)贴近生活,培养观察力教师要带领幼儿深入生活,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触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和表现欲望,从而降低创作难度,增添收集捕捉形象素材的能力生活的环境决定着儿童绘画题材的内容,新鲜有趣的事会时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如,教学《大自然的风景》时,笔者会让学生回家与家长收集有关这一系列的信息,回到课堂上,运用讨论的方式,让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心得,再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这足以说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幼儿创作的源泉三)注重绘画构思,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幼儿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事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收集素材,在生活中选择、组织、提炼,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

      鼓励幼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他们喜欢的色彩去创作,以保护童真和童趣,从而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四)放手让幼儿去思考、探索和创造美术课堂上需要教师营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善于启发、激励幼儿教师要讲少一点,重点让幼儿自己去阅读教材,琢磨画家的一些绘画技巧,自己去比较分析画家作品与幼儿作品的异同等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幼儿,让幼儿去欣赏、体会这些画家作品的特征、绘画技巧、所表达的深意等慢慢地,幼儿们就会大胆地发挥自我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往往会让大人们大吃一惊五)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幼儿掌握一定的绘画技能后,到大自然中进行写生创作通过写生,幼儿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从这些接触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我们可以带他们走出教室,到植物园观察各种植物,以"花花草草"为主题,然后以自己观察后对感兴趣的植物,在图画纸上进行画面的组织艺术创作的源泉从生活,一件小事都可能会激发幼儿们的内在潜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灵感只有贴近生活,我们的幼儿才不会受到教材或原有作品创作思维的禁锢以幼儿平时接触多、影响深刻的幼儿园及周边生活环境为切入点,鼓励幼儿自主设计如,《画波洛克的画》通过表现手法自由地發挥创造性思维。

      我们也应让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作过程中的锻炼与发展、重新组合自己的画面,描绘图案,设计成有一番风味的波洛克画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进行素材的积累在绘画中每一个幼儿都可以积聚起自身的一套标记体系,这个标记体系根植于幼儿的记忆里,符号们可以准备被提取出来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一本图画书,让他们随时随地作画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下来后,幼儿们的精神世界也会越来越丰富六)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多元化当前审美已趋向多元化,教师的评价也应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个性、情感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更加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个性化语言和创造性表达评价需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与美术学科的特点,提出具体、明确、便于把握的目标,才能有利于正确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也才能制订客观评价标准比如:1.课堂展示让他们互相审视和交流,引导幼儿观赏表现型、创造性强的作品,在表现力相对较弱的画上找亮点,让他们在欣赏对比的过程中去发现美、辨析美、评价美2.给创造幼儿表现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绘画比赛,增强信心,激发学习主动性3.定期展示课后定期选出富有创意的作业在教室、走廊中展出或者每学期举办一次画展幼儿在相互欣赏、相互竞争、相互评价的过程中,丰富他们的想象,树立创新的信心。

      此外,对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幼儿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评价形式上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可以采用自主式评价,如共评、自评、他评等形式,使幼儿在评价过程中学会相互学习三、结语从教育的角度认识、聆听美术,以促进幼儿美术的发展为前提,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明确学习目标,根据目标组织美术课堂活动教学,坚持不断体验、学习、感受;其次,教师应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强的视觉形象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指引进行学习和思考,让幼儿有个人自由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空间;最后,注重美术课程与幼儿生活方方面面的结合,让幼儿发散思维,使其通过观察生活的小细节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本领人的审美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仅靠美术课堂就能完成的,它是通过在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在审美实践、审美鉴赏中潜移默化提升的Reference:[1]郅庭瑾,袁振国.为思维而教(第1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王成全.试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念、过程和主要方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3).[3]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9).[4]李莉.立足生本教育 构建灵动课堂[J].现代教育,2012(8).责任编辑  李海涛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