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花令_拟古决绝词鉴赏.ppt
9页•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公元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词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整首词里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强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里分量足够重的话,那么无论他以后经历了哪些变故,初见的一刹那,永远是清晰难以忘怀的而这个初见,一下子就将我们拽回到初恋的美好记忆中去了 “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相离相弃又将我们从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拽到了残酷的现实当中•“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则可以读出词人深深地自责与悔恨•“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太真外传》载,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后明皇从四川返回长安时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勾起了他对杨贵妃的思恋,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也不生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全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丈夫抛弃的幽怨之情词情哀怨凄婉,屈曲缠绵秋风悲画扇”即是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骊山”之语暗指原来浓情蜜意的时刻,“夜雨霖铃”写像唐玄宗和杨贵妃那样的亲密爱人也最终肠断马嵬坡,“比翼连枝”出自《长恨歌》诗句,写曾经的爱情誓言已成为遥远的过去。
而这“闺怨”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闺怨”只是一种假托故有人认为此篇别有隐情,词人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与朋友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于在春《清词百首》:“题目写明:模仿古代的《决绝词》,那是女方恨男方薄情,断绝关系的坚决表态这里用汉成帝女官班婕妤和唐玄宗妃子杨玉环的典故来拟写古词虽说意在‘决绝’,还是一腔怨情,这就更加深婉动人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决绝意谓决裂,指男女情变,断绝关系唐元稹曾用乐府歌行体,摹拟一女子的口吻,作《古决绝词》容若此作题为‘拟古决绝词柬友’,也以女子的声口出之其意是用男女间的爱情为喻,说明交友之道也应该始终如一,生死不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