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稻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doc
32页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容许,请勿外传!核准通过,归档资料未经容许,请勿外传!可行性研究报告水稻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项目-7-12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 31.1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与建设工期 3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1.3效益分析 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8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 113.1自然概况 113.2社会经济状况 123.3环境条件 133.4项目区基本设施条件 13第四章 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分析 144.1水资源需求分析 144.2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状况 14第五章 规划设计 155.1 指引思想 155.2 选基原则 155.3 建设规模与原则 155.3.1 建设规模 155.3.2 建设原则 165.4 灌区规划布局 16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186.1项目建设重要内容与投资估算 186.2资金筹措 196.3投资估算根据 19第七章 效益分析 257.1 经济效益 257.2社会效益 257.3 生态效益 26第八章 项目运营管理 278.1 项目建设管理 278.2 项目运营管理 27第九章 环境影响与评价 299.1 环境现状分析 299.2 项目实行对环境的影响 29第十章 结论和建议 3010.1 结论 3010.2 建议 30第一章 项目概要1.1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与建设工期1.1.1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实行地点为尚志市XX镇XX村。
XX村位于尚志市XX镇西部,距尚志市2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50''北纬45°5'45'';滨绥铁路、301国道和铺道在XX村附近穿过,交通便利;XX村总面积11679亩,其中,林地面积8874亩,耕地面积2745万亩(旱田1465亩,水田1280亩);筹划租赁邻村水田3720亩,统一种植管理,形成原则的水稻良种生产基地5000亩1.1.2项目建设规模1.1.2.1水稻良种生产田建设:改造建设优质水稻良种生产基地5000亩,其中改造中低产田360亩,年产优质水稻良种275万公斤;整修灌水渠4000米,土方量8400立方米;整修U形渠2200米,土方量940立方米;修建农田路10公里;购买整地等农用机械设备12台(套)1.1.2.2育苗设施建设:建设育苗塑料大棚3万平方米,购买育苗钵体盘1万个,可觉得4500亩水田提供秧苗1.1.2.3良种检查生产设施建设:改建种子检查检测室160平方米,购买有关仪器设备28台(套);修建库房600平方米,购买种子烘干精选设备等3台(套)1.1.2.4人员培训:培养种子质检员2名;培训参与良种繁育生产农户300人次1.1.2.5生产技术规程设计:建立科学的耕作制度,提高机械作业能力,对耕地进行深耕、深翻,实现三年深翻一次,机耕整地作业面积达到100%,积极示范推广机械插秧作业面积,机械插秧面积达到30%,机械收获面积达到65%;改良土壤,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机械灭茬还田或桔杆还田,增长土壤腐殖质,提高地温,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质。
1.1.3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一年,即3月至3月,做到逐渐建设,逐渐收益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共需总投资416万元,其中申请项目资金291万元,项目建设单位可自筹资金125万元1.3效益分析1.3.1项目完毕后,可以建设形成先进的、规范的、机械化限度较高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每年提供水稻良种275万公斤,实现产值825万元;项目实行区水稻良种平均产量比改造前提高13%,每年增产水稻良种32万公斤,增收96万元;项目完毕后可觉得80万亩水田提供优良品种,辐射五常、尚志、方正、延寿和阿城等 1.3.2项目实行区域农田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将日趋良好1.3.3通过农村产业构造调节,改善了农业生产构造,逐渐引导农民由老式的农业生产向机械化优质高效农业、环境和谐型生态农业和市场化生产转变1.3.4实行集约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运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信息奉献率,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持续性增长1.3.5逐渐引领改善水稻优良品种生产模式,整和市场,提高水稻生产良种化率,为水稻优质、稳产、高产奠定基本,也为我市水稻产业化发展提供必备的物质基本,逐渐实现以农产品产业化链条带动增进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以生产发展为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规范我市第二积温带的水稻品种,变化目前水稻品种良莠不齐的局面近几年来,我市水田面积稳定在550万亩以上,优质米的生产面积也逐年扩大,但是水稻品种却良莠不齐,我市水稻品种将近240多种,仅第二积温区就有水稻品种近160多种,不仅有部分非优质米品种仍在种植,并且部分品种品性退化,在抗病性和商品性方面体现不好,在浮现重大生物性灾害时,产量损失严重,因此,规范水稻品种,努力扩大优质米种植面积对稳定水稻产量非常重要,同步由于不同水稻品种在商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稻米色泽、粒型等外观以及整洁度的差别不利于水稻的产业化发展,也制约了优质水稻实现统一品牌、统一米质供应市场的步伐项目实行后,在XX村建设优质水稻良种生产基地,可觉得近80万亩的第二积温带的水稻生产区提供优质价廉的水稻良种,为逐渐实现水稻生产产业化奠定基本2.1.2以种植品种统一,配合良法栽培,增进我市水稻生产逐渐实现产业化发展农业部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等文献中进一步论述了新时期粮食产业发展的特点,突出改善基本条件,提高粮食品质,加快科技进步,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加工转化能力,全面增强国内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农产品提质增值的基本出路在于产业化,统一品种、统一栽培管理、统一销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而其中统一品种是实现农产品产业化的基本在统一品种的基本上,进行科学栽培和管理、科学防治生物灾害,减少化学农药和肥料的施用量,可以增进优质绿色食品的发展2.1.3可以使项目实行区的农民实现稳定持续增收运用项目实行区良好的基本条件,发展水稻良种生产,可以使项目实行区水稻良种平均产量比改造前提高13%,每年增产水稻良种32万公斤,增收96万元;繁育水稻良种的收入是种植商品水稻收入的1.5~2倍;项目完毕后可觉得80万亩水田提供优良品种,辐射五常、尚志、方正、延寿和阿城等,也增进了这些地方水稻商品性的提高,增长优质米种植面积,也就相应增长了从事水稻种植的农户的收入通过农村产业构造调节,改善了农业生产构造,实行集约化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土地运用率和产出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信息奉献率,逐渐引导农民由老式的农业生产向机械化优质高效农业、环境和谐型生态农业和市场化生产转变,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持续性增长同步项目实行区域农田的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将日趋良好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项目区的土壤条件适合种植水稻。
项目区地形重要是草塘洼地和沼泽水泡改造建设的水田该项目区共有三个土壤类型,即洼旬土、泥炭土、塔头土,耕层厚度平均30厘米,自然肥力一般,全磷含量在0.13,全氮含量在1.0,腐植酸12.3,全钾含量1.9,适合种植水稻该区位于我省中南部温暖湿润农业气候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风大而干燥,夏季温热多雨,雨量集中,冬季漫长而寒冷无霜期140天左右,不小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2700℃左右,日照时数在278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3℃年均降雨量650~70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000毫米左右2.2.2项目区有丰富的水资源项目区水资源充足,地表水有蚂蚁河,蚂蚁河在尚志市内长度为152.9公里,流域面积37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0亿以上立方米XX村处在蚂蚁河左岸附近,水量丰富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3~20米单井出水量100吨/小时2.2.3具有一定的基本条件,技术有保障尚志市XX镇XX村拥有1亿元资产,历经,投资786万余元,人工填坑造田,造出方条田格局、基本设施完善、高产稳产稻田1280余亩;项目实行依托尚志市XX镇XX村组建的水稻高新技术开发研究所进行,研究所既有种子质检室,化验室和测土施肥配方室,是全省村级独家三证齐全的原良种繁育基地。
哈尔滨XX水稻高薪技术开发研究所位于尚志市XX镇XX村,成立于,注册资金500万元,既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是村集体所有的股份制公司重要技术依托为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和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并聘任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茂生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金学泳、金正勋、邱太权三位专家及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12位专家为技术总指引重要进行水稻良种实验和繁育目前实验的品种有263个,推广繁育的品种有22个,是哈尔滨地区重要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2.2.4项目区经济管理模式为大面积实行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XX村始终保持着集体所有制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模式,管理经验比较丰富,目前村级固定资产已达亿元,村民经济收入较高,对集体经济模式承认限度很高在技术部门的指引下,在村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可以按照统一的技术规程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这就为大面积实行土地集约化生产提供了保证,可以实现项目预期的建设和实行效果2.2.5项目区农户有丰富的水稻生产经验本地种植水稻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多数农户均有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大棚育秧、旱育稀植、超稀植等水稻先进的种植技术已经普遍掌握。
3月开始,哈尔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尚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将对本地农民进行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水稻优化施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第三章 项目区概况3.1自然概况3.1.1地理位置XX村位于尚志市XX镇西部,距尚志市2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50''北纬45°5'45''滨绥铁路、301国道和铺道在附近穿过3.1.1水文气象年平均气温2.5℃,最低气温-41℃,最高气温35.1℃,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5月10日左右,终日为9月22日左右,全年≥10℃的活动积温为2300℃~2600℃,平均年日照为2513小时近年平均无霜期为119天年平均降水量675毫米,近年平均径流深为200毫米重要自然灾害为春旱,洪涝、早霜,历年均有不同限度的影响农业生产3.1.2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属张广才岭西麓浅山区,地形、地貌呈多样变化,紧靠蚂蚁河,是蚂蚁河沿岸的土地,地势高程一般海拔208米上下,301国道南为山坡岗地,301国道以北为蚂蚁河沿岸,土壤瘠薄,高下不平项目区内土壤种类一是岗地白浆土,土层厚度20厘米,表土有机质含量为2%~3%;二是河川地沙土壤,土层厚度在30~50厘米之间;三是暗棕壤,土层10~45厘米,重要分布在山上宜林地带;四是草甸土,分布在缓坡灌木丛林地带。
3.1.3水资源重要河流为蚂蚁河,该河发源于张广才岭西麓,在尚志市内长度为152.9公里,流域面积3764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0亿以上立方米XX村处在蚂蚁河左岸附近,水量丰富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在3~20米单井出水量100吨/小时3.1.4耕地种类、数量项目区耕地总面积2745亩,其中旱田1465亩,水田1280亩,林地面积8874亩,总面积11679亩3.2社会经济状况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