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后、70后、80后母亲育儿观念.doc
11页60后、70后、80后母亲育儿观念有何不同 十年时间,是整整一个时代的距离作为母亲,一个时代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而对于孩子的教育,从对传统思想的固守,到对新思想涌动的追随,十年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一个新时代轰隆隆来临,一切又在以惊人的态势向前飞速发展着处在社会多元的氛围里,回首顾盼,60后,70后,80后的母亲们,十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60后母亲 关键词:传统 辛苦严格温饱 这一代人是传统的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统一的,所以在育儿过程中,绝大部分人也都被这种传统思想影响着 ● 听60后妈妈讲过去的事情 那个年代的人,家里孩子多,事情也就多,公公婆婆,帮了这家帮不了那家 那个时候家里穷,应该说整个社会都不富裕,个人的营养跟不上,孩子满月后就马上上班了养孩子、上班,再加上营养不良,弄得自己整一个黄脸婆家里经济条件不富裕,根本请不起保姆,什么活都得自己干白天还要上班,所有的家务活基本上都要挤到晚上或休息天来做,真正能休息的时间很少 孩子小的时候,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已经很不错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也很淡薄,一方面我们自身没有很多知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当时的大环境造成的。
那时,大家都在为着吃饱饭、穿暖衣而奔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去想着怎样培养孩子的事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培训班之类的教学场所,家教也没有流行所以,即使我们想培养孩子,也没有那个环境 那时在家长眼里,长辈永远是长辈,孩子永远是孩子,有些事孩子根本不会懂,没必要跟他说!我们那时候一直摆着一副家长的威严,孩子跟我们说个话都有点害怕,心里有些什么事也不愿跟我们说,我们也不会主动跟他交流,所以,孩子现在的性格也有点内向 那个年代的母亲,思想传统,对儿女管教比较严格比如有好吃的应该先给老人;有客人来家吃饭小孩不能上桌;出门和进门都必须和爸爸妈妈打招呼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现在的工作、学习和做人其实都还是有好处的毕竟,这个社会无论怎样发展,都是需要有一些规矩和规则的,传统中的美德是不会、也不能被屏气的!70后母亲 关键词:交流 自由 快乐 尊重 这一代人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作为母亲,通过自身的人生体验,会更多的在比较中,为孩子的教育方式注入新鲜的东西 ● 听70后母亲说育儿新思想 我从小就觉得跟妈妈在一起不自由,羞于跟妈妈交流,也不想让她知道我的心事所以,我现在极其注意自己的每一个举动和对女儿说的每一句话。
我从来不打击她,因为怕伤害她从来不拿别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也很少关注她学习上面的事情我对她没有要求,所以她没有压力,很快乐 我的女儿有绝对的自由,我让她自己选择喜欢做的事情,让她尽情地玩每个人都想要快乐,我自己没能很好的体验,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孩子快乐每一天 我其实想得很简单,我就成为孩子的朋友,想做一个非常温柔,非常理解,能给孩子非常宽松快乐的成长空间的母亲,我和他应该是平等的,他可以和我一起讨论任何问题 我的母亲是个很善良很朴实的人,但是她不理解我我小时侯喜欢唱歌,每次上完音乐课回到家里,都兴冲冲地唱给妈妈听,可是她们老开玩笑似地说我唱歌跑调,那时侯她们不会意识到幼小的孩子自尊心其实是很强的,我从此不再唱歌了现在,我对儿子就不这样,一件事情哪怕他真的做得不好,我也会鼓励他继续努力 我爸爸妈妈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他们看不惯我老是以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说话我的观点是:打骂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我的儿子,从小到大就没有被打的恐惧感,如果他做错了,我们就会开一个小型讨论会,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直到辩论出谁对谁错,这个时候,他基本上也就心服口服了 70后的母亲和上一代比,因为自身的人生经历,她们更懂得如何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更广阔的更自由的空间;她们把自己当作孩子的玩伴,成为他诉说心事的益友;她们重视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不给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做选择。
80后母亲 关键词:独生子女 时尚 高学历 未知 作为中国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第一代人,她们是被呵护、被溺爱着长大的一代,作为年轻的母亲,可能在别人眼里还依然摆脱不了身为孩子的影子,而对于育儿的问题,她们或许又有着更为时尚的见解 ● 看80后母亲时尚育儿 科学胜过经验参加去年某育婴师培训时,陈太太才刚刚结婚,正在为生孩子做准备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两人对家务事都不擅长,更不要说带孩子这么复杂的工作了于是她抽空报了这个培训班,和其他计划将来成为职业育婴师的学员不同的是,她只是想学会做一个合格妈妈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合格父母育婴培训班参与者,九成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儿童心理咨询与潜能发展师证书班也有不少妈妈学员相对于父母代代传承的育儿经验,80后一代人可能会有不少源自科学的育儿知识,网络、专业杂志、父母培训班、月嫂这些都是他们丰富而科学的育儿知识的来源只是80后们在理论水平上能达到一定高度,可在父母眼里,更多的不过是眼高手低吧 投资情商胜过智商在孩子才一岁半的时候,陆先生就给自己孩子报了个班,这个班不是学钢琴,也不是学围棋,而是让孩子玩游戏实行全英文外教,两、三个孩子一起上,一节40分钟的课价格在150元左右,上课的孩子还真不少。
根据陆先生的说法,这叫情商投资他小时候,父母重视的自然是学习成绩,对于个人性格发展和社交能力是不太在意的而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以及情商远比考试成绩和智商来得重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学会合群,善于融入群体,社交能力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 点评:情商,对于陆先生的父母这一辈来说,这个词似乎有点陌生那时让孩子吃好、学好,这就是他们的心愿可是如今,关于孩子的各种培训都多了起来,情商、潜能、思维训练……可谓花样繁多据沪上一家早教中心的人介绍,他们的培训对象除了薪资丰厚的中产阶层和部分外籍人士,有不少是年轻人,他们更舍得为孩子做情商方面的投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希5个月的时候,希希妈就开始在育儿博客网上连载“希希的精彩生活”了,希希妈觉得,对自己来说,育儿博客的写作过程也是年轻父母不断成长的过程在网上,提出的问题总是会得到其他热心父母的解答孩子生病了,孩子要买新衣服了,要上幼儿园了……总会有过来人指点,网络都能轻易地拉近距离而对希希妈这样的全职妈妈来说,育儿网络交流更是让她和社会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 点评:网络改变生活,网络自然也随之改变人们的育儿理念相对于通过书信、或者面对面交流育儿经验的父母那代人,现在的“80后”有了更便捷的条件,经验不多没关系,可以虚心求教。
而这也是育儿博客、育儿网站人数激增的原因所在吧 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母亲,大都对子女父母这一角色转换缺乏心理准备,表现在生活中便是自己还没照顾好,又要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和60后70后的妈妈们比,他们中更多的人有着高等学历,通过各种媒介,接受着更多新思想的冲击,她们的育儿观念更为时尚新媒体、专业书籍、长辈传授经验,成为独生妈妈们育儿的三大法宝中国母亲网) 【相关阅读】60、70、80后母亲有何不同 社会每过10年总有一番新景象,不同年代,母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变,但个性却大不一样了60、70、80后的母亲各有千秋,带小孩也各有一手究竟她们有何不同?10年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60后母亲 宠爱度:★★★★ 严厉度:★★★★★ 坚忍度:★★★★★ 关键词:传统 辛勤 严格代沟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母亲,经历过文革、下乡、插队、饥饿,是领着粮票、布票长大的一代她们当中很多都有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经历,因此她们深深懂得劳动的辛苦;她们读书的机会相比现在的人少,很早出来打工养家,因此更懂得节俭;她们从小接受父辈严厉的教育,因此她们更看重道德礼仪当这一代人为人母亲时,这些烙在她们身上的精神特质也影响着她们教育孩子的方式。
60后母亲养育的孩子,现一般都长大成人了当她们回忆起10多年来培育孩子的历程,传统、辛苦、严格、代沟成了她们的关键词 60后母亲是成长环境最为艰苦的一代,因此她们特别能吃苦,尤其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她们总是任劳任怨,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给孩子最好的同时她们又非常严格,为了要孩子听话不闯祸,打骂也总是少不了的,教育相对缺乏技巧性,无厘头和离经叛道在她们眼中是难以接受的 这一代的母亲大多忙于生计,追求温饱是最重要的,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当年也不流行家教、培训班之类的课外,这也造就了60后母亲带大的孩子能拥有更多玩乐的自由,但是60后母亲跟孩子的心灵沟通比较少,隔膜比较严重孩子生于上世纪80年代,接触的东西跟母亲当年已经大不相同,他们的观念也与父辈产生了很大差异,孩子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因此,亲子关系往往比较薄弱,代沟问题也比较严重 一位60后母亲——陈女士,回想起养育小女儿的情景时,深有感触地说:“女儿小的时候是家里最艰难的时候,我和她爸爸每天轮流骑着自行车送她上学,然后又匆匆忙忙赶回单位上班当时我的工作是公交车售票员,有时还得抱着小女儿跟车上班既要顾着生计,又要忙着照顾孩子,没能像现在的母亲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陈女士教育女儿的方式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她从小给女儿讲道理,教育女儿要用功读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并且要懂得感恩在陈女士看来,如今女儿的乖巧懂事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70后母亲 宠爱度:★★★★ 严厉度:★★★ 坚韧度:★★★★ 关键词:有主见 素质教育 尊重交流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母亲,是迎着改革开放春风长大的一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物质开始丰富,国内外交流变得频繁,她们所接收的信息比起上一代人,要显得新潮、开放和精彩得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70后母亲,现在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她们当中很多既是孩子的母亲,也是职场上的佼佼者给孩子提供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尊重孩子的意愿,重视与孩子的交流,关注孩子的素质培养,是这一代母亲的共识 现执教于景贤中学的陈老师,作为70后母亲,她教育儿子讲究八个字——“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别于现在很多家庭提倡的“民主化”教育,陈老师对儿子是相对“集中”的,因为她认为,儿子的意愿虽然需要尊重,但孩子年纪尚小,过于民主,过于任其张扬个性未必是好事谈起她们这一代70后母亲,陈老师认为,相较于60后母亲,她们的生计压力没那么大,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而且文化素质也有所提高,母亲们都更加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孩子的学习教育往往是家庭的一大重心。
虽然陈老师的儿子没有参加很多课外培训班,但是陈老师表示,她也会尽己所能为儿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毕竟面对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作为家长都会为孩子的将来有所担忧 80后母亲 宠爱度:★★★★★ 严厉度:★★★★ 坚韧度:★★★ 关键词:独生 高学历 时尚早教 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第一批独生子女,不知不觉也已有为人父母的了吃着麦当劳、看着美剧、玩着网游长大的这一代80后母亲,是各时代母亲中的弄潮儿她们学历高、思想独立、关注时尚、早教意识强,她们喜欢在网上一起分享育儿心得,喜欢带着孩子四处旅行,喜欢给孩子报读各式各样的少儿培训班,不求成绩但求能让孩子玩得开心 同时,80后组建的一般是“421家庭”,家里头会有4个老人一起照顾孩子,这也为80后母亲减轻了不少负担 教育一幼的朱老师从事幼儿园教育多年,接触过各个年代的母亲从她和其他幼儿园老师观察80后母亲的情况来看,朱老师认为,80后母亲个性相对鲜明,她们尝试去尊重孩子,胎教和早教意识强烈同时,很多80后母亲自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