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扬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旗帜.doc
6页高扬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旗帜高扬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旗帜编者按:以资源约束促转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 途径近年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逐渐步入国家资源战略的核心,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 利用成为国土资源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国土资源部 在全国开展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创建活动,涌现出一大批节约集约利用国 土资源的先进典型这里选登的是其中部分代表,希望这些典型经验能给读者以启示国土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 根本性的地位贯彻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强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缓解经济发展资源约束、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的基本国策;2008 年 1 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 ;党的十七 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党的十七届 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更明确提出“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 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和“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
中央领导对国土资 源节约集约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人均少,质量总体不高,禀赋并不好 “十二 五”期间,我国将面临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战略转型期,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面临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任务,在资源 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同时,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又在持续增长,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始 终面临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和两难局面如果不能尽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 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我们将难以为继,甚至是无以为继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一系列重要精神,加快促进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经国务院纠风办批准,国土资源部于 2010 年 6 月 25 日正式启动了国土资源 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各地的积极响应,各项工作进展 良好,有效凝聚了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的共识,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 社会舆论氛围通过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质 量和效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做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需要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为主线,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只有这 样,才能使有限的国土资源承载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做出更大贡献 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把有限土地资源让给高新技术产业把有限土地资源让给高新技术产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 抓手,采取以土地供应计划为先导、以明确项目入区门槛为标准、以土地利用全程监管为 手段等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开发区通过制定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管理办法》 , 建立项目入区评估和联审机制,明确工业项目投资密度不低于 1000 万美元/公顷的入区标 准,制定建设容积率、建筑密度低限和绿化率高限等规划控制指标目前,开发区在不到 20 平方公里的实际建成区上,创造了 2000 多亿元的产值、 3200 亿元的销售收入和 174 亿元的税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 94.97%, 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万元 GDP 能耗为 0.16 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国家级开发 区和北京市的平均水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显著同时,形成了以星网工业园为代表 的吸引外资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典范。
近三年来,星网工业园年平均 工业总产值达到 1300 亿元,2009 年平均每公顷年产值达到 14.12 亿元、年纳税额达 2800 万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和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和 利用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开发区科学发展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集约用地促转型升级集约用地促转型升级江苏省昆山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主线,以点、线、 面相结合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为指导,积极开展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 工作昆山市不断刷新亩均投资强度“纪录” ,提高工业用地项目准入门槛2010 年投 资强度标准为综合保税区要达到 70 万美元/亩,三个开发区要达到 60 万美元/亩,其他外 资项目要达到 50 万美元/亩在推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昆山市找到了保发展与 促集约的结合点,形成了集约用地的“八个度” 即企业投资要有强度、配套用地要有限度、 地上建筑要有高度、土地开发要有进度、村庄整理要有深度、产业转移要有梯度、盘活存 量要有力度、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创新六个机制打造六个区,即创新土地供给机制,打造集约用地的示范区;创新 共同责任机制,打造保护资源的试验区;创新全程监管机制,打造依法用地的模范区;创 新政策富民机制,打造保权让利的和谐区;创新资源配置机制,打造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打造高效服务的样板区。
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节约用地助推又好又快发展节约用地助推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坚持土地用途管制,着力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走出 了一条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统揽,立足存量抓挖潜、节约集约促发展的路子重节约促集约,在发展方向上走节地型道路该区把节约集约用地上升为政府行 为,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并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 强化舆论宣传,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节约集约用地方向挖存量拓空间,在节地方式上寻求有效突破该区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推进 城镇建设用地增容扩能、提高开发区用地强度,坚持用创新的手段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变 被动节约为主动挖潜在城区范围内,积极推进成片区规模改造,进行封闭运作、整体搬 迁、滚动开发,城市环境大大改善,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控增量挤“水分” ,在用地标准上形成倒逼机制采取 “双严双控”的办法严 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制,严格控制投资强度与容积率指标,建立了“项目入 园论证制度” ,按产业分为鼓励类、允许类、禁止类、淘汰类四类,作为土地供应的依据重考核严监管,在机制建设上明确目标导向。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各镇街道、 工业园土地的集约利用状况,从利用强度、利用结构、投入产出、资源消耗四个方面进行 调查、评价,并进行综合考核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让节约集约成施政让节约集约成施政““风向标风向标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探索实施将节约集约用地、节能减 排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考核体系,并把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果作为 市、县政府领导干部实绩分析的重要依据,促使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挥棒”发生了可喜的 转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科学发展成为党政领导施政中的自觉行动和“风向标” 如何让领导干部考核这根“指挥棒”发挥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导向作用 2005 年,浙江省就开始试点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2008 年, 省政府进一步强调把节约集约用地考核纳入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市、 县政府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同年,省政府提出实施“365”节约集约用 地计划,更加明确要求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组织保障体系,强化集约用地目标考核浙江省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选择了土地利用强度、用地弹性、经济增长耗地和土地 利用管理绩效四个层次 17 个单项指标。
每年二季度对 11 个市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进 行测算与分析,省委组织部将评价结果直接纳入地市党政领导干部班子实绩分析评价报告, 并于今年将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在党政领导班子实绩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中从发展性指标, 调整为约束性指标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科学发展的制度取向越来 越明晰,成效越来越明显浙江省土地投入产出水平不断提高,2002 年至 2009 年全省单 位建设用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二、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分别增加 11.6%和 13.5% 经济增长对土地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土地利用配置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规划带间用地结构 趋同现象进一步改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工作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落实工作的“助推器” 、 施政的“风向标”和干部考核的“指挥棒” 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节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土地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促进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铁西区努力做活土地资源这篇“文章” ,通过创新机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促进了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2007 年被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 振兴东北办授予“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 。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中,针对当时铁西老区与开发区所处区域不同,铁西区提出了 优化用地结构,推进“东搬西建”发展思路将东部铁西老区企业搬迁到西部开发区,规 划建设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在东部区域发展商贸等第三产业实现了一举五得:节约了大 量土地资源、促进了土地资源增值、解决了老工业基地改造资金问题、优化了二、三产业 结构、保留了工业文化遗址铁西区先后建设了 10 余个工业园区,总面积达 90 公顷其中,铸锻工业园节约 土地 2 平方公里以上与此同时,在园区内部大力建设标准化厂房,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 房 25 个,建筑面积约 30 平方米近 3 年来,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共节约 土地 400 亩,单位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 20%在铁西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区里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向企业、向产业延伸, 做大做强一大批优势企业,发展千亿产业集群,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水平通过重组整合,先后形成了沈阳远大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6 家产值过百亿企业;土地产出强度平均每公顷超过 1.5 亿元,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阳城县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积极 开展创建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活动,显化了土地资源共享的价值,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和 方式,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规划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引导项目用地 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占用耕地比例规定和占用好地和劣地上下浮 动 20%的地价调节办法,使新建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大大减少合理利用土地,规范土地市场该县实施的滨河东路“城中村”改造工程,节余 土地 220 亩,收缴出让金近 2.5 亿元,提高了容积率,最大限度地节约集约利用了土地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阳城电厂,设计用地 3168 亩,经多次调研节约用地 1600 亩缓解煤矿重组后用地紧张的局面,该县将原有 77 座煤矿整合为 29 座,整合后由 于产能扩大,生产建设急需用地,对此该县出台了《关于开展煤矿土地置换试点工作的实 施意见》 ,为煤矿生产建设用地提供了用地保障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近 3 年,共开发整理土地 12473.52 亩,增加耕地 7969.7 亩本版稿件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办公室提供建设现代化田园城市建设现代化田园城市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