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大合唱_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ppt
33页黄河大合唱,----改编自《船夫曲》,魏钢焰,姓名:魏钢焰 (原名)魏开诚 作家 山西繁峙人 1922年生于太原 ,1995年2月因心脏病病逝于西安《船夫曲》写于1961年,是一篇情文并茂,诗意浓烈的抒情作品本文《黄河大合唱》节选改编自《船夫曲》作者:,光未然,(1913~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现老河口市) 著作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等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人 1905年6月13日生于澳门一贫苦渔民家庭,自幼酷爱音乐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同志作了“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的题词冼星海的主要代表作有: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数百首创作背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1938年秋冬,光未然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冼星海谱写成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的创作经过,1938年冬,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酝酿长诗《黄河吟》),1939年1月,抵达延安后(在冼星海同志 的建议下改为歌词),1939年3月26日,冼 星 海 抱 病 (开 始 谱 曲),1939年4月13日,1941年,抗敌演剧三队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演),冼星海在苏联 增加一个序曲,,,,,,冼星海指挥黄河大合唱,什么是大合唱:,是大型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从内容上看,各个乐章间有内在的联系,但每个乐章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演唱形式上看,它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作品简介,作品共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 男女混声合唱 第二乐章: 《黄河颂》 男声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第四乐章:《黄水谣》 女声二部合唱及混声合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二重唱及合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 女声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混声合唱,黄河上的船夫,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抗战时期的黄河难民,抗战时期的黄河难民,,抗战时期,黄河沿岸的百姓家破人亡,何等凄凉,,,黄泛区,记录日军暴行震撼国人的残忍照片,国民党官兵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现场,八路军渡黄河,八路军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白求恩大夫率领医疗队东渡黄河,东渡黄河, 开赴抗日前线,坚贞不屈的中国军人,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轮唱,(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词)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疑问,(一)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太行山 刀山火海 目光闪闪 神情严峻 淡淡清香 旋转奔流 炯炯(jiŏng)的目光 鼓槌(chuí) 冲出闸(zhá)门 黄河之水天上来 死寂 利落 丫杈 精悍 焦灼 迫不及待 刚毅 田埂(gěng),(二)快速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或默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4、全班交流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1、课文写了两方面的内容;2、分别是:A 演出的情景;B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第一部分:1-3自然段,第二部分:4-9自然段,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1、标出课文段落,理清文章层次,并概括大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一)学习第一部分:1-3段,1、想一想这一部分内容写了什么? 答:课文以歌词引出《黄河大合唱》,引出“我”对1941年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情景的回忆 2、这部分内容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 答:通过引用歌词引出下文 3、你读懂了什么? A“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愤怒的情绪、坚定的节奏,有力地表现了游击健儿的英勇气概,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B(略),(二)第二部分:4-9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 说说这是怎样一支合唱队 勾画能体现合唱队伍的庞大词语和句子,这样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说说你还读懂了哪些内容? 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概括段意2、学习第5自然段 自读第5自然段,说说这段写了什么?为什么说这个乐队很奇特?找出相关语句,做上记号,全班交流从这个奇特的乐队你感受到了什么?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队员们的满腔热情3、学习6-9自然段: 自学要求: 认真品读课文内容,分别找出写演出和作者的联想与想象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找出描写演出成员动作的语句或词语,想一想这些词句能不能调换,为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魅力,积累好词佳句。
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概括4-9自然段的大意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要求: 学生自由读第10、11段,说说在这一部分作者作了那些细节描写?分别做上记号 请找出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和作者联想、想象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想一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概括10-11自然段的大意全班交流,解决问题学习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学习小结:,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既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______ __ 和抗日军民的_________ , 热情激昂地颂扬了————————————演唱《黄河大合唱》的情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磅礴气势,昂扬斗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1、再次朗读《黄河大合唱》,结合课文谈体会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哪些写的是演出的情景,哪些写的是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 3、背诵6、7、8自然段2、体会文章的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联想、想象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 “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五、拓展延伸,1、阅读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故事2、 朗读《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朗诵词或歌词,开展一次朗诵比赛。
